天天看點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元代袁桷行書《一菴首座詩帖》卷紙本,縱31.5cm,橫89.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菴”為元朝僧人釋壽甯的号。釋壽甯字無為,永嘉人,時任靜安寺(在今上海市)住持。袁桷此帖,用筆主要得益于隋唐人寫經,極具法度,結字又有晉宋間人風緻,潇灑中更具不俗之态。受米芾影響,運筆如刷,但并不鋒芒畢露。學晉唐人使之較宋元一般書家有高古之意,但又完全是自己風格而無按模脫墼之嫌。确實是從晉唐中來的。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有一種字,不露鋒芒,卻十分耐看!

袁桷(1266—1327)元代學官、書院山長。字伯長,号清容居士。慶元鄞縣(今屬浙江)人。始從戴表元學,後師事王應麟,以能文名。

元代學官、書院山長。字伯長,号清容居士。慶元鄞縣(今屬浙江)人。始從戴表元學,後師事王應麟,以能文名。20歲以茂才異等舉為麗澤書院山長。大德元年(1297),薦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時初建南郊祭社,進郊祀十議,多被采納。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代遺書,以作日後編三史的史料。

喜蓄典籍,繼承曾祖父袁韶、祖父袁似道、父袁洪三世之業,廣藏書卷。有藏書樓“清容居”,藏書之富,元朝以來甲于浙東。又搜書萬卷,編有《袁氏新舊書目》。卒後,保管不當,被仆人竊去或轉賣者頗多,或為婢妾所毀者過半。曾作有《定海縣學藏書記》《袁氏新舊書目·序》,是研究藏書史的重要文獻。又因朝廷議修宋遼金三史,其孫袁曮将遺存數千卷全部上呈。

在朝20餘年,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文章博碩,詩亦俊逸。工書法,存世書迹有《同日分塗帖》、《舊歲北歸帖》、《跋黃庭堅松風閣詩帖》等。對音樂亦有造詣,著有《琴述》。另著有《易說》《春秋說》《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等10餘種。《延祐四明志》考核精審,為宋元四明六志之一。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