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作者:黃小黃走陝西

去年11月,在一次探訪辋峪的過程中,我無意間在王維手植千年銀杏所在的白家坪村不遠處,發現了辋峪一條支溝——“褚家河溝”,山溝綿延六七公裡,溝裡有一條狹窄的公路,通往一個叫“滲金廟村”的村子。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過了滲金廟村之後,這條公路分為3股,分别通往不同的方向,其中,有一條可翻越山梁通往辋峪西邊的岱峪口。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這條路線,有人說曾是從西安去往安康的古老的“興安古道”的一段。“興安”,便是安康的舊稱。

興安古道大緻路線為:藍田縣小寨鎮——岱峪口百神洞村——十回場村——滲金廟村——兩河橋村——分為兩支,一支通往葛牌鎮,一支通往玉川、紅門寺——分别翻越秦嶺梁至柞水,沿河而下去往安康。

盡管我沒有弄清楚古道從滲金廟村到兩河橋村怎麼走,但是從百神洞村、十回場村到滲金廟這段路錯不了,應該就是過去古道的路線。

既是為了探訪古老的“興安古道”,也是為了感受一下從辋峪穿越到岱峪的風光,我決定要實地走一趟。

2022年2月24日,陽光燦爛,氣溫最高至13℃,我從西安城區出發去往藍田。

一如既往,我是坐公交去的。去之前,我早就設計好了路線,充分利用藍田縣的鄉鎮班車:先乘坐“藍田——滲金廟村”的班車到滲金廟村,再從滲金廟村走到百神洞村,從這裡再搭“藍田——小寨鎮”的班車回藍田縣城,再搭車回西安城區。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即:從藍田坐車至滲金廟村——走路到百神洞村——坐車回藍田縣城。

兩端搭車,中途從辋峪到岱峪關鍵性的徒步路段隻有約5公裡,一兩個小時便可以走完,不會太累。

1.滲金廟村

滲金廟村雖然隻是褚家河溝裡的一個村子,但是從縣城到這個村裡通了小巴車,每天兩趟,我搭乘的是上午10點從藍田縣城發車的那一趟。發車地點在藍田縣城一個叫“三岔路口”的公交站附近。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很快車就進入辋峪口,穿過辋川鎮,過王維隐居的白家坪村,從褚家河橋橫跨辋河,進入褚家河溝。沿褚家河而上,沿途經過褚家河、棗園、桑園幾個小村,它們都屬于滲金廟村下轄的村民小組。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約40來分鐘,車到終點,即滲金廟村村委會所在地——滲金廟村三組。這裡,也便是公路分為3條的地方,一條通往馬池村,一條通往三合村,一條則是我要走的通往百神洞村的公路。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通往百神洞村的公路從村後的一座山上走,一開始坡度便很陡。爬到一定高度,站在公路上可以俯瞰滲金廟村的全景,這個小村建在山窩窩裡的一處稍微寬闊些的平地上,約莫二十多人戶。最中心是個廣場,村民們的房屋環繞廣場而建。廣場一邊還有一座名叫“禅華寺”的小寺。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去年第一次來時,我還對滲金廟村這個名字比較好奇,詢問村裡唯一一家小商店的老闆,她告訴我,傳說這個村子過去曾經産金子,後來金子都滲入到了地底下,便有了這個名字——“滲金廟村”。但是這個說法,我覺得不一定準确,畢竟,村名裡面還有個“廟”呢,應該和“廟”的關系更緊密一些吧。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2、鄧家嶺村

從滲金廟村沿着公路盤山而行,一路上看不到一戶人家,但人家的痕迹又無處不在,這裡海拔已在800以上,但周邊的山頭好多都被開墾了,種的也是樹木,白皮松、核桃樹、闆栗樹之類的。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一些山坡上還積着雪,一道道的,更把被開墾的山地階梯般的輪廓凸顯出來。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路邊有嶄新的太陽能路燈。這條路,即便是晚上都可以行車。隻是道路較窄,山體又是松散的砂岩質地,路旁多見從坡上滑下來的小沙堆。如果是雨季,走這條路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想象中,翻越這道橫在辋峪與岱峪間的山梁應該不會很容易,沒想到,僅走了1公裡,我就登上了公路的制高點,這裡是一個兩山間的垭口,垭口處延伸着一個四五十戶人家的村子,叫“鄧家嶺村”,海拔為900米。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鄧家嶺村雖高居山上,卻并沒有山村的落後窮困面貌,村民們一色的新樓房,有些人家門口還停着小車。要想看到過去的老房,反而很不容易。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沿着公路穿村而過,走完這道垭口,公路就開始下坡。即将下坡處有一戶人家,有一個大大的院子,幾個村民坐在院裡曬太陽,我跑過去和他們聊天,打聽“興安古道”的舊事。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村民們告訴我,這條公路修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約十幾年前硬化通車。在此之前,是一條隻有1米來寬的山路。

和馬路比起來,山路雖然狹窄,卻已是山裡的大道,過去,居住在大山深處的葛牌鎮、玉川、紅門寺的人們要出山,都是走的這條道。

他們從山裡把木頭、木炭、山貨等肩挑背駝扛出山,到山外的小寨鎮、焦岱鎮上交易,換取糧食、布匹等生活物資後再背回山裡去。

蜿蜒的山路上,從早到晚,行路人和經商者的騾馬川流不息,直到辋峪裡那條藍葛路修通後,這條山道才漸漸少人行走,冷清下來。

鄧家嶺村也屬于滲金廟村,被編為“四組”。但奇怪的是,村子名為鄧家嶺,卻沒有一戶姓鄧的人家。80多歲的黃大爺說,大約在一兩百年前,這裡的确住着一戶姓鄧的人家,是一個大戶,住在這棟房子背倚的山頂之上,古道從他們腳下而過。也許是因為住得高,也許是因為勢力大,每有路人行至此處,都要對着他們的房子跪拜磕頭,遂得名“鄧千歲”。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就是這座山頭

但後來,鄧姓人家竟然漸漸敗落以緻不知所終了。隻留下了“鄧千歲”的傳說和“鄧家嶺”這個地名。

而今,鄧家嶺居住的人家有黃、胡、張、馬、張、宋等姓氏,都是一兩百年前從外地或山外逃災荒過來的。80多歲的黃大爺說他們祖上來自山西大槐樹,60來歲的胡大叔說他們老家在白鹿原上的“孟村”。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一座小廟的功德碑上,

刻着胡、黃、宋、馬、張姓捐資人姓名

3、鴿鹁岔口村

過鄧家嶺後,公路盤旋而下,站在山口,可以看見公路順着山岔岔彎彎曲曲地往山外延伸,走出這山,就是山外的一馬平川,是富庶的小寨、焦岱和白鹿原了。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道路在山腰環繞,離溝底較遠。溝底處,零零落落還有幾棟房屋,傍着很小的溪流而居。鄧家嶺到滲金廟那邊,也有一條小溪溝,隻是那邊的水會彙流至褚家河,流入辋河。而這邊的水,會彙流至岱峪河。鄧家嶺,雖然不太高,也算是一處分水嶺了。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行約兩三百米,過鄧家嶺最後一戶人家,前面進入藍田縣小寨鎮十回場村的地界。山谷裡漸漸呈現層次分明的風景,低處溪流兩側的坡地,原來可能是村民們種糧食、蔬菜的地方,現在全種着白皮松,成片成片綠油油的。高處的山地則落光了葉子,仍是一片蕭瑟。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從鄧家嶺下來又走了1公裡,再次進入一個二十多戶人家的村子,這裡叫“鴿鹁岔口村”,是十回場村的村民小組。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之是以有這個怪名字,是因為它剛好扼守在一條名叫“鴿鹁岔”的山溝的出口處。溝裡還有一個叫“鴿鹁岔”的大村,有五六十戶人家,同樣通了公路。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遠處是通往鴿鹁岔口村的道路

藍田這邊的秦嶺大山裡,真的到處都住着人,可能因為這裡的山多是土石山,可以開墾。

一個村民在溪流裡洗衣服,她告訴我,國家已經免費給他們接通了自來水,但因為她家住得高,水有時上不去,她便來“大河”裡洗衣服了。而她口中的“大河”,實則隻是淺淺的一條啊,但是水特别清澈。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4、十回場村與百神洞村

從鴿鹁岔口再往前走1.5公裡,就到“十回場村”了,而從十回場村翻過黃土嶺涵洞,便出了這條山溝,到了岱峪口的“百神洞村”了。而今,鴿鹁岔口、十回場村、百神洞村等都合為一個大村,叫“十回場村”,村委會設在原來的百神洞村。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十回場村之是以叫這個名字,有一個千年之久的傳說。傳唐時,在十回場村北一座山上有一座“桐花寺”,桐花寺住着幾個會妖法的邪惡和尚,他們奸淫擄掠,危害百姓。朝廷派兵前來收服,連打九場敗仗,到第十場,才戰勝了這些妖和尚,還村民安甯。是以這個村,就得名“十回場村”了。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桐花寺

百神洞村已經在溪流彙入岱峪河的山口處,離岱峪口不遠,屬于“岱川”範圍了,地勢比較平坦,依山傍水,風景優美。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俯瞰百神洞村

早在唐時,這裡已是王公貴族們修建别墅的地方,傳唐玄宗第十一女晉國公主曾和驸馬在這附近建有别苑。百神洞村後一座山上開鑿有10個洞窟,傳為唐代開國将領殷開山主持開鑿,洞内過去供奉100尊神像,名為“百神洞”,這也是“百神洞村”名字的由來。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從藍田縣城開往小寨鎮的班車,終點便在百神洞村,二十分鐘一趟。從這裡,我坐上班車返程,結束了“滲金廟村——百神洞村”的穿越之旅。
秦嶺辋峪與岱峪之間,有條5公裡的密道,傳說曾是通安康的古道
總結行程:個人感覺從滲金廟到百神洞這5公裡沿途風景比較平淡,曾經的興安古道也被公路取代,已經找不到古道痕迹,隻留下一些傳說。優點是全程公路,自駕、摩旅、公交+徒步都可行。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曆那些山河與歲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