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作者:從遠處看經濟

說到江西,你能想到什麼?“天下第33福地”還是中國藥都?

不熟悉江西的人,或許不知道江西是一個有着深厚的曆史沉澱的地方,但實際上的江西,卻是一個神奇而又富饒的地方,江西樟樹更是中華酒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如果要說江西的酒文化,那就不得不提到江西名酒——四特酒。

雖然比起白酒,江西人喝米酒會更多一些,但依舊有不少老酒友曾經為江西的四特酒魂牽夢萦。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曾經被譽為“江西酒王”的四特酒,如今的境遇似乎并不怎麼樂觀。

從紅遍大江南北到失去省内市場,四特酒的一手好牌,到底為何打得稀爛?

四特酒的由來

四特酒的前身是“婁源隆”商号,經曆了合并、解體之後婁源隆終于成就了獨特的釀造工藝,生産出了兼具南北風味的白酒。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那時候雖然酒質明顯優于街上的其它白酒,但卻沒有明顯的辨別。

為了和市場上其它的白酒進行區分,便在酒壇上貼了四個“特”字,以表示酒質更為優異,這也是四特酒命名的由來。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紅極一時

早期,由于四特酒酒質優異又很有特點,周邊的各大酒家開始瘋狂購入,到了1959年時四特酒的産量就達到了100餘噸,與此同時,釀酒師還在不斷地改進釀造工藝。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到了1988年,四特酒還憑借自己“三型具備猶不靠”的特點,成為了正式得到國家認可的獨立香型特香型。

不過四特酒還是在90年代的時候深陷市場泥淖,好在那時的四特酒即使調轉了發展政策,在白酒發展的“黃金十年”乘風而起,一直到了2012年,才做到了巅峰。

巅峰時期的四特酒憑借一己之力,就占據了江西白酒市場的半壁江山,妥妥扛起了贛酒振興的大旗!

現狀慘淡

曾經紅極一時的四特酒如今又如何了呢?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說起來四特酒如今的地位有些尴尬——明明曾經是江西家喻戶曉的名酒,可現在當地人都很少喝。

昔日風光不再,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方面四特酒骨子裡就很低調,即使是在大紅的時候,也幾乎沒有怎麼做宣傳,到了如今,宣傳就更少了。

另一方面就是四特過于忽略低端線了,四特酒的低端産品如今酒質并不穩定,而且假酒肆虐,市場監管實在做得不到位,口碑也被搞“臭”了不少。

雖然高端線水準保持得不錯,可價格也很“漂亮”。

四特酒如今的模樣實在是令人感到唏噓,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卻因為宣傳跟不上、也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導緻在省内都沒有了份額。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可見成就一款好酒,酒本身的實力要夠硬,宣傳也是絕對不能少的,少了任何“一條腿”,這條路都注定走不下去。

其實也不光是四特酒,在偌大的中國白酒圈中,類似的白酒比比皆是,從河南的宋河糧液到張弓,再從山東的秦池到孔府家,不管曾經多麼輝煌,如今無一不是落了一個慘淡下場。

就連得天獨厚的貴州好酒也沒能逃過這樣的命運,木台厚道酒就是如此。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最初在茅台鎮問世的時候,吸引了大批“慕馮小甯名而來”的醬友,愛喝醬酒的酒友對馮小甯一定不會陌生——茅台老廠長李興發之徒,如今的“茅台八仙”之一。

醬友對出自于馮老之手的木台厚道酒的熱愛,足以讓他們不辭辛苦驅車前去,那時的木台厚道酒簡直稱得上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江西“酒王”一度隕落,曾占當地白酒半壁江山,如今本地人都不喝

時至今日,雖然它的酒質越來越好,可馮老依舊對宣傳這件事嗤之以鼻,是以當木台厚道酒火到貴州之後,便也止步與此了。

到了省外,木台厚道酒實在是沒名氣到“拿不出手”,可目前看來,馮老也并沒有改變的想法的意思,實在隻能說一句可惜!

好酒想要走得長、走得遠,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恐怕才是最大的阻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