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在消費者普遍偏愛大車的美國市場,SUV和皮卡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導,轎車和MPV類别加到一起的銷量,還不到整體市場的四分之一。即便如此,在去年一整年裡,各車企在美國依然售出了360萬輛轎車和MPV。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如上表,和緊湊車領跑的中國轎車市場不同,美國轎車市場體量最大的是中型車,即便是在去年遭遇11%的下滑,依然比緊湊級市場要高一頭,而在這種宏觀格局的背後,也自然有着迥異于中國轎車市場的微觀生态。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深入到各個級别的具體車型,看看在逐漸萎縮的轎車市場,還有哪些車型依然受到美國消費者的青睐。

微型車:整個市場年銷量6.5萬輛,三款車型三足鼎立

在美國這個年銷1500萬輛的市場中,微型車去年一年的銷量隻有6.5萬輛,足以看出美國人對微型車有多麼冷淡。因為細分市場體量太小,雖然上規模的車型隻有3款,每款車年銷量也隻有2萬輛左右。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其實大陸的微型車市場,在前些年也已經大幅萎縮,直到近兩年類似五菱宏光MINI、歐拉黑貓、奇瑞小螞蟻等電動微車興起,這個級别才重新崛起。但是這個變局并沒有發生在美國市場。

考慮到美國的新能源車相對滞後的節奏,電動微車在美國也并非全然沒有興起的可能,有朝一日中國車企如果能把電動微車帶到美國,或許還能在大洋彼岸掀起一股新的微車浪潮。

小型車:被日、韓車型壟斷,美系、歐系打醬油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2021年美國小型車市場的銷量為19.8萬輛,在整體市場的存在感依然很弱,但已相當于微型車市場的三倍。中國市場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小型車體量隻有微型車的一半,但銷量規模達到43.2萬輛,還是比美國市場要大得多。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領跑美國小型車市場的,是曾經被引入中國、但因銷量不佳而退出的起亞秀爾,這款車型獨特的方正造型頗受美國人喜愛,不過受限于細分市場的規模,去年也僅售出7.5萬輛。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位列第二的日産Versa,其實就是中國市場已經停産的日産陽光,這款日産的低端轎車,在美國市場一直保持着一定的銷量規模,換代之後的造型,已經頗有小軒逸的氣質,如果日産能把這一代車型重新引入中國,或許還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排名第三的起亞Rio、第四的現代Accent,在國内都沒什麼知名度,不過位列第五的,卻是有着平民超跑之稱的本田飛度,這款中國小型車市場的代表車型,去年全年在美國僅售出不到9千輛,僅相當于中國市場一個月的水準。

緊湊車:思域、卡羅拉領跑,美國品牌幾乎全部出局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美國的緊湊車市場,前三名被日系三強的思域、卡羅拉和美版軒逸(Sentra)占據,其中思域和卡羅拉為這個級别的第一陣營,月均銷量超過2萬輛,細分市場的份額超過兩成,遠超位列3名的日産Sentra(美版軒逸)。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排在第4、5名的,分别是現代伊蘭特和起亞Forte這兩款韓系車,它們的銷量均超過10萬輛,月均銷量在1萬輛左右,而在Top 5之後,位列第6的大衆Jetta(美版速騰),銷量規模直掉至6萬輛出頭,僅相當于Sentra、伊蘭特、Forte等車型的一半,而這已經是大衆在美國市場銷量最高的轎車,至于經典的兩廂車高爾夫,去年全年僅售出9253輛,位列17名。

整體來看,緊湊級轎車市場日系品牌占據了近7成的份額,韓系份額超過2成,而整個歐系品牌在這個細分市場隻有1成左右的份額,美國本土品牌已經幾乎被完全擠出這個領域。

中大型車:日韓份額超7成,美系靠Model 3挽回些許顔面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美國的中型車市場規模為135.7萬輛,和中國同級别市場的249.9萬輛差距明顯,但是中國市場中型車排名第一的特斯拉Model 3,去年售出27.3萬輛,卻不及美國中型車冠軍凱美瑞,後者在美國市場的銷量,達到了31.4萬輛。

凱美瑞在美國中型車的份額達到23.1%,如果一款中型車要在中國市場取得相同的份額,它的年銷量就需要達到57萬輛。通過這個對比,足以看出美國消費者對凱美瑞的喜愛有多深。

30萬輛這一檔由凱美瑞獨占,而本田雅閣則成為中型車市場年銷20萬輛級别的獨苗,再往後看,第三名的Model 3和第四名的日産天籁,都已經是10萬輛出頭的級别。這4款車在整個中型車市場的份額,已經超過了一半。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和緊湊級市場相似,緊随日系三強之後的,就是兩款韓系車——現代索納塔和起亞K5,這兩款車型在中國市場非常慘淡,但它們在美國市場依然保持着可觀的銷量規模。而在緊湊級市場還能依靠Jetta擠入第六的大衆,在中型車市場已經在十名開外,美版帕薩特去年全年僅售出2.4萬輛,位列中型車排行榜第12名。

除了特斯拉Model 3之外,傳統陣營豪華品牌在中型車市場最暢銷的是寶馬3系和雷克薩斯ES,但去年銷量都不足5萬輛,而在中國市場,這兩款車的銷量都超過了10萬輛。可見除了日、韓系的少數中型車之外,豪華品牌的轎車陣容在美國也已經式微。

值得一提的是,新興豪華品牌捷尼賽斯的G70,去年在美國售出10718輛,規模雖然不大,但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已經算是小有成就。

中大型車:道奇Charger獨占三分之一市場,豐田亞洲龍銷量不及2萬輛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在以行政級轎車為主的中大型車市場,在美國領跑的是一台頗具美式運動氣質的車型——道奇Charger,去年售出7.8萬輛,幾乎相當于其後2-5名4款車型的銷量之和,獨占中型車市場35.3%的份額。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去年在中國分别售出17萬和14萬輛的寶馬5系和奔馳E級,在美國中大型車市場雖然位列2、3名,全年銷量卻隻有2萬多輛,奧迪的A6/S6的銷量更是不足1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凱美瑞去年在美國的銷量達30餘萬輛,比它高半級的亞洲龍卻隻售出1.9萬輛,同樣來自豐田品牌的兩款車,遇到了完全不同的命運。

凱迪拉克CT5在美國被歸到了中大型級别,它和沃爾沃的90系、林肯大陸、捷豹XF等豪華品牌行政級轎車,全年銷量都不足1萬輛,和中國市場同級别車型的規模相差甚遠。

大型豪華車:奔馳S級地位無人能撼,CT6代美系品牌打醬油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和全球其它各大區域市場一緻,在美國的大型豪華車這個市場,奔馳S級依然是絕對的領頭羊,去年全年售出1.4萬輛,幾乎相當于寶馬7系的兩倍,不過保時捷純電動車Taycan增勢明顯,已經超越Panamera,成為同級别僅次于奔馳S級的車型。

這個細分市場中,美系豪華品牌隻有凱迪拉克CT6勉強能算的進去,但全年173台的銷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捷尼賽斯的G90卻售出了1821輛,已經逼近奧迪A8。

平價跑車:挑戰者、野馬、科邁羅領跑,捍衛美式跑車尊嚴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雖然各級别的正常轎車市場,美國的規模都比中國小很多,但在跑車這個細分市場,在美國市場的體量還是遠大于中國,背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挑戰者、野馬、科邁羅這三款美式肌肉跑車,還擁有相當規模的擁趸。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回頭看整個美國的轎車市場,除了特斯拉Model 3之外,美系品牌銷量最高的轎車,就是道奇Charger、挑戰者和福特野馬,這也是美系品牌在燃油轎車市場最後的輝煌。

MPV:車型少但規模不小,賽那反超大捷龍成最暢銷MPV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和各價位、各級别多達數十款MPV車型的中國市場不同,美國MPV市場具有一定規模的 車型隻有5款,車型數量極少,但全年銷量規模達到了31萬輛,已經超過了中大型轎車市場的規模。

換代之後的豐田賽那,在美國增勢迅猛,2021年售出10.8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1.5倍,這也讓它成功反超經典的克萊斯勒大捷龍,登頂美國MPV市場,而本田奧德賽則位列大捷龍之後,排名第三。

日韓系吃肉、歐系喝湯,美系隻能聞味道?|美國轎車市場全面解析

起亞嘉華去年在美國的增長也非常強勁,但2.5萬輛的銷量僅相當于同級對手賽那的四分之一,去年賽那和嘉華都正式登陸中國市場,中國也成為兩款車型新的戰場。

總結

以上就是美國各級别轎車市場和MPV市場的現狀,通過具體車型的銷量,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中美兩國轎車市場的差異,其中有很多在中國炙手可熱,卻在美國默默無聞的車型,同時也不乏處境相反的例子。

相比正在逐漸萎縮的轎車市場,美國的SUV和皮卡市場要更加熱鬧和精彩,這兩個類别的市場,就留到下一篇文章再解讀吧。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