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多少人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四句寫出美妙境界,真是神來之筆

在近期的古詩詞分享中,詩巷總會時不時提到李白,誰讓他那麼出名、那麼受人膜拜呢?是以李白被拿來作例子、或與其他詩人作對比,這可得賴他自己。玩笑打住,我們言歸正傳。

李白是所有詩人中最有名氣的一位,這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而每當人們提到李白的時候,也不由從心底生起無限敬仰之意。

其實,人們喜歡李白,并不僅是處于他作品本身的用詞、手法等,而更在于能夠從他的作品中汲取到我們内心深處所渴望的東西;是以,李白詩之風格與氣質是其中最為寶貴的東西,也是最能濡養人心的營養。

有多少人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四句寫出美妙境界,真是神來之筆

提了那麼多次李白,不讀一次李白之作還真有點兒說不過去。是以詩巷在本期,就特意選了李白的一首名作過來與大家一起分享。這首詩應該人人能夠倒背如流,它不僅有閑适浪漫之風,還有疏狂唯美之意,可謂完美诠釋了人們崇拜李白的原因。

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 ·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

時節正值秋天,李白的朋友被貶官,他們在嶽州與李白相遇,故而三人相約去遊覽洞庭湖。在看到風景宜人的洞庭之秋後,李白有感而發,寫下這首詩味綿長的《遊洞庭湖五首》,這是其中的一首。

詩在開篇處首先以景語奪人眼球:南湖秋水夜無煙;洞庭湖是大陸有名的風景名勝,它面積廣闊,浩渺、澄淨之煙波是其最引人入勝的特點之一。是以作者寫洞庭湖,就首先抓住了洞庭湖的煙水來下筆,在切題的同時,也将他眼中的洞庭秋意呈現出來。

從寫作布局而言,首句所起到的作用乃為:切題、點地點、點時間。

那麼在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是什麼樣子的呢?是“無煙”的。是以在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浮現在我們腦海裡的是洞庭湖波平浪靜、空曠悠遠的畫面。這個畫面也很好地塑造出了全詩的氛圍,奠定了它的情感色彩。

有多少人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四句寫出美妙境界,真是神來之筆

李白向來浪漫灑脫,“詩仙”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他總會将思想跳轉出塵世之外,去表達他“仙”的一面,接下來的承句就很好地展現了這一點:耐可乘流直上天;面對靜谧迷人的洞庭秋水,李白又開始幻想了,他很想變成一個神仙,乘流直上雲天去遨遊。但是,畢竟他又身在凡世,是以不得不道出“耐可乘流直上天?”這樣的真實心境。

而從表面看來,作者隻是簡單地訴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其實細細品來我們就會發現,李白之是以有此心境,主要還是因為洞庭秋水太美。那漫無邊際的湖水與青天相接,形成水天合一的美妙景觀,催生了李白的這句“耐可乘流直上天”的感想。

寫詩如作畫,每一個物象都有它出場的順序,而每一個物象也都有它在畫中所起的或主或次的作用。前兩句勾勒架構、聊抒感想,後兩句則進行具體補充,充分表達情感:且就洞庭賒月色,将船買酒白雲邊;美好的夜晚,美好的風景,有月色才叫醉人。而作者筆下的洞庭湖也恰恰是在月色的籠罩下所呈現出來的樣子,隻不過作者在第三句中才将“月色”這一物象點出來,看似有點兒晚,其實剛剛好。因為這樣的安排不僅解釋了首句之意境,還給轉句帶來“升華”“點燃”的效果。

有多少人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四句寫出美妙境界,真是神來之筆

不能乘流上天,作者索性說,那就不妨在這洞庭湖上賒一些月色,去白雲邊的酒家買些酒來一醉方休。“上天”展現的是李白的氣質,而這裡“的買酒”也是李白的氣質,二者一前一後,将李白獨特的個性展現得淋漓盡緻。

後面兩句是這首詩的精華所在,它将秋水、月色、船兒、人物、酒家、白雲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動、優美而又富有逸趣的畫面感。這樣的畫面,任誰讀了都會煩惱盡消,心情平靜,可以說,整個人的身心皆能得到洗滌。

大自然之景皆無價,也本不用去賒,而李白此處偏用“賒”,就間接地将洞庭湖拟人化,反而顯得頗有玩味之處。洞庭湖在這裡變成了月色的主人,而從主人這裡“賒”月色,也正好展現了客人的彬彬有禮形象;是以說,這一轉句真是“絕了”。

前有賒,後有“買”,賒月色去買酒,在虛構中雜以現實,二者完美融合,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恬淡、美妙的世界,也看到一個不羁形骸、自由浪漫的詩人。在脈絡方面,後兩句之間用“賒”“買”二字将内容緊密銜接起來,使得脈絡展現得尤為流暢清晰;故而,此非好句,尚無好句!

有多少人喜歡李白的這首詩?四句寫出美妙境界,真是神來之筆

利鎖名缰何以束,寸心隻在水雲間;各位看官,都說李白的這首《遊洞庭》是獨一無二的好詩,當讀完此詩後,你是否同意這一觀點呢?歡迎留言暢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