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據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大陸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即便是相關生育政策的鼓勵下,仍然有很多的年輕家庭不願生育。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不得不說,随着時代的變遷,時下年輕人的生育觀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與此同時,他們對于生育意義的探讨,也變得更加深入。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此前,一位清華女博士在某談話節目中對于自我生育觀的表述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在視訊中,清華女博士提出一個自認為“膚淺”的認知,她說,“一個人發展得越好,他就越不想要生孩子。”“人生實在是太有趣,有太多的事可以去做,我更願意把輔導孩子學習的時間拿來自己學習,進而實作自我的成長。”

女博士的這番“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的言論很快就遭到了部分網友的“指責”。有網友說,“你那麼好的基因不生孩子,那就是浪費!你對不起父母甚至是國家的精心培養,你隻顧着自己享福就是自私!”

也有網友表示,“如果年輕人都隻顧着自己,都不去生孩子,那麼整個國家和社會就會走向滅亡,這也太沒有公德心了。虧她還是清華的博士生呢,這麼多年的書看來都白讀了!”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但是其實,在談話的後半部分,女博士除了談及投資自我以外,她更多地表達的是對于教育的擔憂。她表示自己不會生孩子,這主要是因為她本人的時間和精力不足夠親自陪伴孩子長大,而如果把孩子交給保姆或者父母幫忙帶,這在她看來是不負責任的。

同時,女博士也認為,“想要把一個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實在是太難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網友指責其自私的言論實在有失偏頗,對于下一代的教育焦慮以及對于生育抱有的謹慎态度或許才是女博士生育信心不足的主因。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并非真的自私,教育焦慮問題該被正視

當代年輕人對于生育的态度更加謹慎,這使得他們很容易被貼上“為了自己享受生活而不願意辛苦生育的自私鬼”标簽。但是其實,除了生育會對原有生活造成的影響和改變以外,有更多的年輕家庭真正“恐育”的原因則是“不敢”或者“沒信心”承擔教育之責。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比如說,對于80、90年代的父母而言,他們對于孩子的成長訴求關注甚少,這也使得他們無法及時給予孩子渴望的愛的回報。是以當90後們長大後,在面對生育問題時,他們更加地慎重,更為擔心自己無法成為合格的家長。

對于下一代教育的焦慮使得年輕家庭很容易出現“逃避心理”,因為對教育的不可控性的消極預判,他們甯願選擇組建“風險較大”的丁克家庭,也不肯輕易地嘗試為另一個生命負責。

從這方面來看,與其說不生育的年輕人自私,不如說他們更看重教育的影響和價值。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年輕人該如何恰當調整自身的生育觀?

一個小生命的出生自然會增加家庭日常開銷,原有的家庭模式也會是以而發生改變。但是其實,這也是夫妻倆進入人生新階段的标志,生育不僅會帶來生活壓力,同時也會為生活增色不少。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年輕的夫妻如果僅僅因為害怕承受經濟壓力而不敢生育,那倒不如早點做好消費計劃、教育規劃,适當儲蓄,在自己能力範圍内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訴求滿足,這要比膽怯而留下人生遺憾更劃得來。

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健康、樂觀、開心快樂的人并不容易,為人父母有這方面的教育焦慮情有可原。

也就是說,這種擔心不能為孩子負責的教育焦慮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沒有人是天生的完美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這其實也是成就自我的一種方式。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正确纾解内心的教育焦慮,擺脫預判所帶來的心理恐懼,保持不斷學習的教育姿态,想要成為合格家長的初心還是很有可能被成功實作的。

每個個體都有生育的基本權利,生與不生都是個人選擇。但是如果“恐育”是一種盲目跟風的話,那麼一直在跟随别人的人生節奏來過自己人生的人肯定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的。生與不生究竟是否是人生的圓滿或者缺陷,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有沒有“想明白”。

清華女博士談生育觀,直言生孩子不如投資自己,網友:“太自私”

不生育并不意味着“為人自私”,不生育也不意味着“人生有遺憾”,但是如果隻是因為被放大了的“恐懼”“焦慮”而止步不前的話,這樣的人生選擇勢必會以空留遺憾而收場。個體的人生價值并不可以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為人父母和實作自我其實并不沖突。

淩晨媽媽來叨叨:

人生是一場從生到死的體驗,怎樣過好這一生是個體的人生選擇。生與不生并不能決定生命價值的高低,但是勇敢面對生活的态度或許要比膽怯退縮更有益于人生價值的探索。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