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國際拍賣行愛上中國?

文/陳玉琪

房産、股票、藝術品,是公認的三大投資領域。

然而,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因疫情罩上陰霾,股市反複動蕩,“房住不炒”成基調,藝術品市場卻大放異彩。随着國内富豪人群快速擴張,收藏市場悄然東移: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NFT藝術成為新潮流,年輕藏家跑步進場。

買氣十足的中國市場吸引了一衆國際拍賣行紛紛漂洋過海,深挖這塊“富礦”。

西風東漸

倫敦春拍曆來被視為世界藝術品交易的風向标。今年,這場大考迎來些許變化。

時隔兩年,因疫情原因暫停的佳士得上海拍賣将于3月1日回歸。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上海晚間拍賣”主管莊俊介紹,本次拍賣首次采用上海、倫敦兩大拍場聯拍的形式,将由上海晚拍打響頭炮,倫敦拍賣接力,香港、紐約拍賣大廳支援,以此四區域輻射全球藏家,真正實作全球關聯。

據介紹,上海晚間拍賣由三大拍品領銜,包括畢加索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的作品《睡夢中的女子(瑪麗·特雷斯·沃爾特)》、巴斯奇亞于黃金年代創作的《上司者》以及趙無極晚期浪漫佳作《皇宮酒店之夜》。

莊俊評價,此次上海晚拍拍賣體量不大,約20件拍品展現了多元與包容,兼顧資深藏家、千禧乃至更年輕一代的收藏趣味。

Artprice資料顯示,2021年,當代藝術作品總成交額達27億美元,與2020年相比增長超過一倍。率先從疫情中複蘇的當代藝術,已經成為業内“藍海”。

“當代藝術作為全球性的語言與表達形式,吸引着跨越國界、年齡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藏家的關注與興趣。”莊俊表示。

尤其是西方現當代藝術品,西風東漸成為亞洲藝術市場的近年走向。2021年,中國市場(含港澳台)在12個月内售出10億件當代作品,占全球成交量的四成。

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國際拍賣行愛上中國?

圖檔來源:Artprice《2021當代藝術市場報告》

其中,最為搶眼的當屬黑人塗鴉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這位27歲就離世的黑人天才畫家,是美國“塗鴉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全球藝術市場的超級巨星。

一年45幅畫作上拍,其中10件超千萬美元成交,成交總額接近4億美元,福布斯甚至将2021年冠以“巴斯奇亞年”。

這股巴斯奇亞熱潮也順理成章地火到了中國。

2021年6月,由周傑倫客席策展的當代藝術晚拍“周傑倫x蘇富比”專場将巴斯奇亞在亞洲的影響力推到了新的熱潮。11月,佳士得策劃舉辦的巴斯奇亞最大規模的個展“Radiance”登陸上海。

此次佳士得上海拍賣,巴斯奇亞油畫巨作将首次亮相中國内地拍場。

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國際拍賣行愛上中國?

尚· 米榭· 巴斯奇亞《上司者》

估價:RMB 80,000,000 - 120,000,000

圖檔來源:佳士得

這幅名為《上司者》的畫作創作于1982年。這是巴斯奇亞的黃金創作年代,在這一時期,他首次舉辦個展,作品很快被搶購一空,還結識了已成名的安迪·沃霍爾,兩人一拍即合。

據介紹,《上司者》的作品靈感來自巴斯奇亞的意大利摩德納之旅。藝術家以充滿活力的筆觸、豐富的紋理層次和多層次彩繪和重繪圖案,展示了巴斯奇亞在其藝術職業生涯重要時期所特有的自信和成熟。

在巴斯奇亞作品拍賣紀錄前十名中,1982年的畫作占據半數,包括最出名的那件由日本藝術藏家前澤友作以1.1億美元的高價購得的《無題》。

西方不亮東方亮

過去兩年,全球經濟因疫情罩上陰霾,藝術品市場卻大放異彩。

Artprice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斬獲約69億美元的總銷售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3%。

在上述數字背後,是高度活躍的亞洲市場與跑步進場的年輕藏家。

此前,富藝斯中國區域總監張文嘉透露,倫敦和紐約以前是西方當代作品的藏家的首選送拍城市,但2021年,一些藏家會特地要求放在中國香港。

佳士得中國區主席楊媛草在全球線上記者釋出會上介紹:“2021年下半年,中國内地客戶購買總額超越中國香港,成為亞太區第一大收藏群體。”佳士得提供的資料顯示,2021年,亞洲買家購買總額達16.8億美元,與疫情前相比增長117%,全球網上拍賣成交總額中近四成由亞洲買家貢獻。而亞洲買家中,有三分之一為千禧新世代。

中國市場“買氣”高漲,推動着各大拍賣行擁抱這一變化。

自疫情發生以來,各大拍賣行都加速網拍程序:2020年7月,佳士得春拍第一次在全球4個拍場同步拍賣;富藝斯與保利三度聯合,推出雙城拍賣,采用直播的方式,同時接受來自中國香港及北京現場藏家、電話席以及網絡競投出價。

“為赢得中國内地市場,我們采用了量身定制的亞洲本土政策。”莊俊介紹,佳士得是首個推出全面功能微信小程式的拍賣行,也于2021年春季成為首個進駐小紅書的國際拍賣行,還參加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上海能否取代北京?

一直以來,北京都是中國内地藝術拍賣市場的核心。

根據中拍協釋出的《2020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北京占據了全國近四分之三的市場額,盈利面為11.87%;上海成交額僅占全國9.8%,但盈利面是北京的三倍有餘。

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國際拍賣行愛上中國?

圖檔來源:中拍協《2020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

為打造更加國際化的藝術品交易中心,上海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文物臨時進境“6月×N”制度在上海自貿區試行;推出《文物拍賣領軍企業扶持計劃》;每年藝術展覽超過200場;進博會首設文物藝術品展區……

莊俊表示,選擇上海,一方面是因為佳士得在1994年便在上海設立代表處,與上海緣分頗深,同時也是首家在中國内地獲得獨立營運牌照的國際藝術品拍賣行,另一方面也有政策利好的因素。

除了佳士得,一系列舉措吸引着不少拍賣行把目光投向上海,例如匡時拍賣業務已整體從北京調整至上海,廣州華藝國際成立上海分公司。

此外,自2021年起,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政府簽署的《社會文物管理綜合改革試點合作協定》正式實施。合作協定提出,支援外資拍賣企業拍賣境外征集的1949年以後去世的部分外國藝術家作品。

莊俊分析,這意味着畢加索、達利、夏加爾等名家在1949年前所創作的畫作,有望在中國境内進行拍賣了。

此次上海拍賣,畢加索作于20世紀30年代的《睡夢中的女子(瑪麗·特雷斯·沃爾特)》就在拍品之列。

亞洲買家貢獻近四成成交額,國際拍賣行愛上中國?

巴布羅·畢加索《睡夢中的女子(瑪麗·特雷斯·沃爾特)》

估價:RMB 26,000,000 - 33,000,000

據介紹,20世紀30年代被稱為畢加索藝術生涯的蛻變時期,經常出現的“牛肉怪”和情人瑪麗·特雷斯的形象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1937年,畢加索接受西班牙共和國委托,創作不朽名作《格爾尼卡》,享譽世界。

《睡夢中的女子(瑪麗·特雷斯·沃爾特)》同樣作于1937年,是畢加索以情人瑪麗·特雷斯為原型而作。該作來源于畢加索的孫女馬妮娜·畢加索的珍藏,是第一次出現在拍場上。

畫中主角瑪麗·特雷斯的頭枕在手上,一條簡潔的弧線刻畫出她閉上的眼睛,她的頭部宛如一彎新月,熠熠生輝。

從作品題材來看,畢加索以情人瑪麗·特雷斯為原型進行創作的人物肖像始終被市場和藏家熱捧。在畢加索前十件拍賣價格最高的作品中,以瑪麗·特雷斯為原型的畫作共有三幅,其中兩件以過億美元成交。

楊媛草表示:“現今上海已成為全球藝術市場令人興奮的重要坐标之一,此次倫敦、上海兩地聯拍的創新形式,顯示了疫情之下佳士得對于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和信心。”

(編輯:李丹 校對:彭玉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