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局勢風雲突變 制裁大棒揮向“北溪-2”歐洲天然氣市場能否頂得住?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蘭素英 張淩霄 每經編輯:蘭素英

繼德國宣布中止德俄之間的“北溪-2”(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後,美國于中原標準時間2月24日淩晨加強制裁俄羅斯,宣布對“北溪-2”公司及其管理人員實施新的制裁。美國總統拜登當天還表示自己正在白宮監控局勢,并将在24日上午與七國集團(G7)上司人舉行會議,還将宣布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采取的進一步措施。

“北溪-2”是一條縱貫歐洲西北部的能源大動脈,全場約1200公裡,耗資近100億歐元,跨越波羅的海直接連接配接德國與俄羅斯兩國本土。

随着美歐的制裁“大棒”落下,24日淩晨,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講話,宣布在烏克蘭頓巴斯地區展開“特别軍事行動”。據報道,目前俄軍已登陸烏克蘭馬裡烏波爾和敖德薩。同一天,繼宣布全境将進入戰時狀态和關閉全境領空後,烏克蘭方面宣布與俄羅斯斷交。

俄烏局勢的不斷升溫,讓命運多舛的“北溪-2”項目的未來更是平添許多不确定性。同時,市場對俄羅斯途經烏克蘭流向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可能中斷的擔憂也日趨增長,歐洲能源價格亦應聲大漲。截至發稿,被視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标”的荷蘭TTF基準天然氣期貨價格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漲超19%至106.1歐元/兆瓦時,日内漲幅一度達到41%。

俄烏局勢更新背景下,歐洲的能源安全是否面臨威脅?天然氣價格是否将“一飛沖天”?美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是否可解歐洲的能源之“渴”?

俄烏局勢風雲突變 制裁大棒揮向“北溪-2”歐洲天然氣市場能否頂得住?
英國柴郡拍攝的美國CF工業公司的一家工廠 (圖檔來源:新華社喬恩·休珀 攝)

“大棒”落下

中原標準時間2月24日淩晨,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将制裁修建聯通俄羅斯與德國天然氣輸送的北溪2号管線公司、瑞士企業Nord Stream 2 AG,作為對俄羅斯在烏克蘭行動的第一批制裁的另一部分。Nord Stream 2 AG的母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而在前一日,德國已宣布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認證程式。

“北溪-2”是一條由俄羅斯烏斯季盧加出發,經波羅的海直通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市的海底天然氣管道,是2011年開通的線路“北溪-1”的平行線,兩條線路的輸送能力都是550億立方米/年。該管道為俄羅斯與德國等部分歐洲國家合作的産物,于2015年6月簽署修建協定,但此後受到來自以烏克蘭為代表的歐洲内部、美國等多方的阻撓,直到2018年9月方正式動工,期間停工1年,于2021年9月建設完工,但完工一直處于閑置狀态,等待德國和歐盟的認證。

如果“北溪-1”和“北溪-2”同時運作,俄羅斯每年經波羅的海輸送至歐洲的天然氣将翻倍至1110億立方米,可滿足歐盟國家約1/4的天然氣需求。而且,華創證券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北溪-2”還具有極強的經濟性,由于輸氣距離與途徑陸地相比縮短約2000公裡,“北溪-2”通氣後可将歐洲天然氣整體進口價格降低約13%,每年為歐洲節省約80億歐元進口成本。

然而,随着美國和德國的制裁“大棒”落下,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必将受到重創。

歐洲的危機

據報道,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來源國,約占歐盟進口量的40%。同時,歐盟也是俄羅斯最大出口市場。資料顯示,2019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為2369億立方米,其中對歐出口量為1926億立方米,占比高達81%。

國際能源署2020年的報告稱,歐洲能源需求依然旺盛,未來5年歐洲天然氣進口将增長10%以上。而歐洲天然氣庫存高頻資料顯示,目前庫存水準依舊難改下降趨勢,處于曆年低位。目前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主要有8條,其中輸往德國的亞馬爾-歐洲管道于2021年末改變了流向,另外3條途經烏克蘭的管道受目前烏東局勢影響也變得不穩定。

知名大宗商品資料提供商Kpler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如果俄烏事态更新,俄羅斯決定關閉途經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歐洲中心地區每天将損失35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供應,若“北溪-1”天然氣管道也将受到影響,那麼該地區每天的天然氣供應還可能面臨1.66億立方米的損失。作為對比,2021年前11個月,歐盟合計消費天然氣3633億立方米,日消耗量約合10.8億立方米。

在這種局勢下,市場擔憂美德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以及可能由此導緻的俄羅斯切斷途經烏克蘭流向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都将加重歐洲的天然氣危機,以及歐洲天然氣價格持續處于高位。在美國宣布對“北溪-2”項目的制裁後,歐洲TTF基準荷蘭天然氣近月期貨價格在周三收盤時的漲幅達到9.602%,報87.45歐元/千瓦時。

Gazprom此前曾預計,2022年其确定合同的天然氣出口平均價格将為每1000立方米296美元,然而,如今歐洲現貨市場上的價格已經高達每1000立方米約900美元。

俄羅斯前總統、現任俄羅斯安全委員會副主席的梅德韋傑夫此前甚至在推特上表示,(德國暫停“北溪-2”項目認證)料将導緻歐洲天然氣價格飙升至每千立方米2000歐元。“歐洲人很快就要為每1000立方米天然氣支付2000歐元!”他說。

Kpler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果俄羅斯輸入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量進一步減少,歐洲天然氣價格可能将一直位于70歐元/千瓦時以上。

那命途多舛的“北溪-2”項目真的要就此廢棄了嗎?Rystad Energy在發給每經記者的報告中分析稱,如若真的放棄“北溪-2”管道的營運,德國将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Rystad Energy 表示,鑒于去年德國的天然氣進口有大約57%都來自俄羅斯,德國不太可能輕易做出棄用該管道的決定。按原計劃,“北溪-2”開始營運後,俄羅斯輸往德國的天然氣量将增加一倍。

經濟博弈

從表面來看,目前俄烏的升溫局勢是地緣政治博弈的結果,但實際上這背後還隐藏着經濟利益的争奪。

資料顯示,2021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儲備量處于5年來的最低水準。Rystad Energy認為,鑒于非洲的天然氣出口正在下降,并且歐洲提高國内天然氣生産能力的可能性較小,是以歐洲地區可能不得不轉向采購液化天然氣(LNG),來保障其天然氣供應。

而與此同時,由于國内LNG産能增長迅速及LNG液化裝置建設的不斷提速,美國一直緻力于開拓海外市場。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資訊,截至2021年11月,美國LNG液化能力約為95億立方英尺(約合2.69億立方米)/天,峰值時可達116億立方英尺(約合3.28億立方米)/天。資料顯示,美國2022年的産能預計将達到約1億噸,同比增長2成左右。

此外,預計到2022年末,美國将擁有由44套裝置組成的7個LNG生産設施,整體液化能力将提升至114億立方英尺(約合3.23億立方米)/天,峰值能力為139億立方英尺(約合3.94億立方米)/天。屆時美國将超越澳洲與卡達,擁有全球最大的LNG出口能力。

于美國而言,為新增産能尋找買家是當務之急。歐洲對于美國LNG出口就具有高度的戰略價值,而擁有豐富天然氣資源的俄羅斯則是美國在該地區最主要的競争對手。美國希望通過加大對歐洲出口LNG來增強與該地區在能源上的關系。美國能源資訊署資料顯示,2022年1月,美國向歐洲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幾乎比去年11月翻了一倍。

然而全球石油化工資訊服務商ICIS的美國區LNG編輯Ruth Liao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盡管美國增加了運往歐洲的LNG輪船,但是歐洲的LNG進口能力受基礎設施條件限制,對天然氣供應量的彌補作用仍有限。

Kpler進階LNG分析師Laura Page也向記者解釋稱,歐洲主要天然氣消費國如德國并未在LNG進口上做充分投資,是以部分天然氣再氣化項目并未落地,其再氣化能力短時間内也無法提高。從1月的LNG進口量情況來看,西班牙是唯一一個提高了LNG進口量的歐洲國家。

惠譽自然資源和能源項目進階總監馬林申科(Dmitry Marinchenko)告訴每經記者,在未來至少3-5年内,歐洲作為一個整體,特别是德國,還将繼續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鑒于全球缺乏備用液化天然氣生産能力,俄羅斯的地位還無法立刻被取代。

事實上,從全球LNG市場重要出口國卡達的能源部長Saad al-Kaabi近日的一番最新表态也能看出俄羅斯天然氣對歐洲的重要性。他表示,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導緻天然氣供應中斷,卡達或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能力用LNG取代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

但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馬林申科認為,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很有可能偏向依賴LNG資源,包括美國LNG,但與此同時,也将加快能源轉型的步伐。

俄羅斯的退路

如若制裁真的随着俄烏局勢加重,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受到影響,那俄羅斯天然氣的出口格局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事實上,東歐、亞洲地區對于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近期正在增長。

2022年年初,Gazprom先後與土耳其BOTAS以及中石油簽訂新的長期協定,根據新合約,Gazprom每年将向BOTAS提供最多57.5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時将向中石油提供480億立方米天然氣。根據往年資料與新合約資訊,預計2022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将向土耳其出口最少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向中國出口至少480億立方米天然氣,合計約800億立方米,較2021年幾乎翻倍。

此外,部分東歐國家也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議定了新協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買家中,中國是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量增長最為明顯的國家之一。

海關統計資料顯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2021年國内天然氣消費量達3670億立方米,而國内天然氣産量隻有2060億立方米,進口依存度達到約44%,當年共進口天然氣1699億立方米,同比增加近20%。市場調查公司DTN Markets進階市場分析師Troy Vincent認為,因中國與俄羅斯管道基礎設施完善,俄羅斯受到制裁的背景下,中國可能會以更優惠的價格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天然氣。

在今年俄羅斯天氣出口市場動蕩的背景下,中國天然氣市場也受到了影響。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近一個月天然氣指數已上漲9.65%,今年以來已上漲42.83%。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占明也認為,“雖然近年大陸國内天然氣産量保持穩定增長,但消費量增長更為迅速,國内供需失衡持續擴大,大陸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持續上升。海外天然氣的緊張必然對大陸天然氣的保供産生不利的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