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手機被預裝軟體了嗎?記者探訪發現…

你是不是也有被智能手機自帶出廠軟體困擾的經曆?新買來記憶體 64G 的手機,系統預裝軟體就已占用 16G,沒用多長時間記憶體就滿了,隻能重複删删減減。針對這一問題,近日,工信部釋出《關于進一步規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行為的通告》(下稱《通告》)的征求意見稿,其中談到,生産企業應確定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預置應用軟體均可解除安裝,并提供安全便捷的解除安裝方式供使用者選擇。

你的手機被預裝軟體了嗎?記者探訪發現…

△銷售的手機都已預裝了軟體

工信部拟出重拳:手機預裝軟體必須可以解除安裝

許多消費者在拿到新手機後,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手機還沒開始裝應用,記憶體就已被用掉一半;桌面程式好幾頁,沒幾款是有用的;針對同一個功能,已經預裝了好幾款性能相同的軟體 …… 不僅解除安裝不了,還浪費背景運作的流量。你的手機是否也被預裝了呢?手機預裝軟體泛濫你還能忍受嗎?

針對這一問題,近日,工信部釋出《關于進一步規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體預置行為的通告》(下稱《通告》)的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提出,移動智能終端預置應用軟體(App)應遵循依法合規、使用者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則,按誰預置、誰負責的要求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依法維護使用者知情權、選擇權,保障使用者合法權益。生産企業應確定除基本功能軟體外的預置應用軟體均可解除安裝,并提供安全便捷的解除安裝方式供使用者選擇。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征求意見稿列出了基本功能軟體範圍,一是作業系統基本元件:系統設定、檔案管理;二是保證智能終端硬體正常運作的應用:多媒體攝錄;三是基本通信應用:接打電話、收發短信、通信錄、浏覽器;四是應用軟體下載下傳通道:應用商店。

征求意見稿要求生産企業完善移動智能終端權限管理機制,提升作業系統安全性,采取技術措施預防在産品流通環節發生置換作業系統或安裝應用軟體的行為。

記者探訪:預裝軟體已成行業約定俗成的 " 默契 "

2 月 23 日,現代快報記者前往南京某數位商城進行了探訪,發現數款安卓系統的品牌手機,基本都預裝了軟體。

當然,各個品牌的手機預裝的軟體數量并不相同。以其中一款智能手機為例,預裝的軟體數量有 20 多個。除了征求意見稿中包含的基本功能軟體外,還預裝了影音娛樂、社交通訊、新聞閱讀、拍攝美化等各類軟體。不僅如此,有的手機中,同一性能的軟體,甚至已經預裝了 2-3 款。

見記者對手機預約軟體不太感興趣,銷售人員立馬表示," 現在手機或多或少都會預裝軟體,但是它們大多數可以删掉,你要是不喜歡,直接删除就可以了。"

你的手機被預裝軟體了嗎?記者探訪發現…

△遊戲中心無法解除安裝

這些軟體真的可以删除嗎?記者進行了嘗試。與手機品牌無關的第三方軟體,基本上都可以通過解除安裝的方式進行删除,但是仍有很多系統自帶的軟體,是無法進行解除安裝的。這些系統自帶的軟體,并不會占用太大的記憶體,例如玩機技巧、閱讀等 App 大小隻有幾百 K,最大也不會超過 200 兆。而不能解除安裝的玩機技巧、閱讀等 App,明顯就在工信部《通告》的基本功能軟體範圍外,它們既不屬于作業系統基本元件,也不是保證智能終端硬體正常運作的應用,更不是基本通信應用,更談不上是應用軟體的下載下傳通道了。

消費者:預裝軟體帶來不太美好的使用感

雖然軟體 " 個頭 " 不大,但它們确實存在,并且給使用者帶來了不太美好的使用體驗。

" 每次拿到新手機,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安裝不用的預裝軟體,并關閉軟體的彈窗推送。"網友 "@憨厚大國 " 分享了自己對于新手機的感受。網友 "@陽光灑落肩頭上 " 也有着相同的苦惱, " 我最煩桌面上的小紅點了,跳出一個關閉一個。" 有的網友提出建議," 預裝也可以,但是數量要有數,且不要老是推送廣告。"

此前,有手機廠商還順勢推出了所謂 " 三零手機 ",就是 " 零廣告,零推送,零預裝 "。但是,手機預裝市場其實一塊 " 大蛋糕 ",通過預裝廠商也可額外獲利。是以,在僅僅堅持了 6 個月的時間,該廠商就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删除了所有關于 " 三零手機 " 的消息。這個動作被數位圈的人發現後,在短時間内迅速引起争議,就在衆人都在猜測的時候,手機品牌團隊正式宣布終止 " 三零手機 " 的政策,聲稱:将在堅持以使用者體驗優先的前提下,保持與行業一緻的營運政策。

消協: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商家應進行說明告知

手機是必需品,但手機預裝軟體卻大可不必。其實早在 2012 年 6 月,工信部就曾釋出過通知,要求手機生産企業不得安裝未向使用者明示并經使用者同意擅自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資訊洩露的軟體。然而在真正的操作實踐中,卻一直未得到重視。

2015 年,來自上海消保委的一份測試結果顯示,兩品牌手機各自預裝了 40 餘款不可解除安裝的預裝軟體。對此,上海消保委提起公益訴訟,将兩家公司告上法庭。這也是國内首例被受理的消費維權公益訴訟。

南京市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曹炜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機,都需要一些基礎的預置應用,才能正常運作。不過,對于手機内置軟體應用,生産企業很難将應用軟體的内容直覺地寫在産品包裝上。消費者隻有開機了之後,才能進行操作。曹炜認為,如果生産企業可以在産品說明書或者開機界面上,提前對手機内的預置應用軟體,尤其是非必要的軟體進行說明,這樣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此外,生産企業應當對非必要的軟體設定 " 一鍵删除 " 功能,以此來保障消費者的使用權。

同時,曹炜指出,如果消費者發現,生産企業安裝的預置應用軟體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但卻無法删除的話,可以通過提起訴訟的方式來維權。

來源:現代快報

責編:李華錫

稽核:王龍龍

複核:王岑予

留言爆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