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旭集團:科技冬奧的“河北力量”

東旭集團:科技冬奧的“河北力量”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中,運動員們近距離地感受到了技術創新支撐下的冬奧魅力,體會到了冬奧會背後的科技力量。“科技冬奧”願景的達成,離不開京冀兩地科技力量的協力創新。據河北省科技廳廳長龍奮傑介紹,河北省制定實施《科技冬奧 智慧崇禮行動計劃》設立了科技冬奧專項,支援項目100餘項,有46個項目成果保障了賽會運作。河北企業、河北技術,為本屆冬奧會的精彩紛呈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新型顯示光彩奪目

新型顯示與內建電路并稱“一屏一芯”,在高端制造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大陸曾長期面臨“缺芯少屏”難題,二者均是進口商品中的大戶。但在本屆冬奧會,以LED為代表的新型顯示技術卻異常奪目,令人耳目一新——這背後飽含着河北光電顯示企業的努力。

借助過硬的LED顯示技術,鳥巢中央一萬多平米的地面時而如聖潔剔透的冰面,時而化作松軟潔白的雪道;夢幻般的冰立方、冰瀑布、冰晶五環,以及“雪花”形主火炬台,也都充盈着LED技術。在這些顯示産品的背後,是京東方、利亞德、洲明科技等多家中國顯示企業。其中京東方是大陸顯示産業的龍頭,進入河北十餘載,已成為固安新型顯示産業基地的核心企業。

傳統的LED地屏具有畫面顆粒大、色彩清晰度低、畫面呆滞等問題。為了完美實作開閉幕式導演組的創意,京東方采用多個8K+級分辨率的畫面融合技術,可對每個顯示畫面進行像素點級的光學校正,能呈現出100000:1對比度、3840Hz重新整理率以及29900x15096分辨率的超高清絢麗畫面。

去年末,京東方釋出技術品牌α-MLED,整合MiniLED、MicroLED相關技術,代表了京東方開創的玻璃基新型LED顯示系統及解決方案,相關産品基于玻璃背闆主動驅動技術,可以把極緻的畫質帶到商顯、會議、演出、體育賽事、電競等多種場景中。

産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上下遊企業的共同努力。2018年,《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釋出,将新型顯示列為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實施,明确提出做大做強新型顯示産業,并前瞻性地着眼于補鍊強鍊,特别指出支援東旭集團“攻克玻璃基闆裝備關鍵技術,推進裝備國産化程序 ”——這一政策從産業鍊上遊為新型顯示産業近年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補鍊強鍊,東旭上遊穩根基

創辦于石家莊的東旭集團是京東方玻璃基闆等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該公司紮根産業鍊上遊二十五年,在河北、安徽、福建、四川等地與京東方等下遊企業組成産業叢集,現已發展成為大陸新型顯示産業核心材料國産化的龍頭企業。

玻璃基闆屬于高端電子玻璃,是顯示産業上遊的核心原材料,曾高度依賴進口,制約着大陸新型顯示行業供應鍊的穩定。2010年,東旭集團從這一核心顯示材料源頭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成功自主研發了全套液晶玻璃基闆生産技術:不僅降低了下遊企業的生産成本,更保障了大陸顯示産業的供應鍊安全。相關技術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近年來東旭集團圍繞玻璃基闆不斷創新,兩度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并在國内率先量産下線了可用于高端液晶顯示的LTPS玻璃基闆、可用于新型柔性顯示産業的OLED載闆以及可用于高端手機、車載顯示的蓋闆玻璃,相關産品亦可用于冬奧會開閉幕式采用的高清LED和MiniLED。

值得一提的是,MiniLED被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京東方等國内一線顯示廠商正發力于此。玻璃基闆可代替PCB用作MiniLED的背闆,對于推進MiniLED産業向前發展,具有戰略性支撐作用。

河北省“十四五”規劃明确要求,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儲能氫能、新型顯示、現代通信等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做大做強新型顯示産業,加快高端液晶面闆、柔性面闆等技術研發,支援新型顯示材料、光學薄膜等核心配套産業叢集化發展。”目前,東旭集團的産品對新型顯示的主流産業方向實作全覆寫,作為國内龍頭、全球第四的玻璃基闆生産商和全球第三的蓋闆玻璃生産商,将在産業鍊上遊持續推動大陸新型顯示産業的穩健發展。

創新發展支援“科技冬奧”

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設立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專項面向北京冬奧會的實際需求,圍繞辦賽、參賽、觀賽、安全、示範5大闆塊部署科研任務,河北省也基于此做了大量工作,更讓東旭集團這樣的本土綜合性創新企業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間。

據了解,該公司近年積極響應國家保障供應鍊安全和雙碳目标的政策,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搶占行業制高點,發展成為集半導體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前沿新材料等産業為一體的綜合型實業集團。

東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嘉麟傑是本屆冬奧會從業人員、技術官員、志願者制服的面料供應商,同時還提供了國際奧組委、中國代表團和國家隊長袖針織衫的保暖針織面料。

該公司的抓絨面料保暖率比同類産品高30%-50%,并攻關解決了印花污點、花型不穩定、印花确定裁剪定位等難點,充分滿足了冬奧會服裝對印花異常嚴苛的要求;此外,嘉麟傑在面料的開發環節還采用了再生紗線。

“綠色辦奧”居北京冬奧會“四個辦奧”理念之首。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範工程,為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世界級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也保障了奧運史上首次所有場館100%使用綠色電力。就在張北,東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旭藍天于2017年建成投産了80MW光伏電站,每年光伏發電量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0.97萬噸。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将建構綠色清潔能源生産供應體系,加快建設冀北清潔能源基地,推動張家口市建設成為國家可再生能源示範區和氫能示範城市。東旭藍天擁有專業的新能源發電運維管理團隊和新能源後市場服務能力,除光伏電站外,還可以為風電項目提供包括前期規劃、風電EPC建設及風場運維等多項服務。目前,該公司在當地運維了200MW風電站。

張家口山地多,冬季寒冷,為氫燃料電池客車提供了用武之地。據統計,本屆冬奧會的賽事交通服務用車中,氫燃料電池客車超過千輛,其中,張家口賽區核心區冬奧保障車輛全部采用氫燃料電池客車。這個冬天,東旭集團旗下申龍客車的兩款車型也運作在這裡。

基于新一代體積小、功率密度高的國産化電堆,申龍客車擁有強勁的動力,可應對山地等複雜條件;低溫性能方面,支援零下30℃低溫自啟動和零下40℃氫氣存儲,可在15分鐘内加滿氫;通過氫、電安全性綜合管理、互鎖控制技術、CAN網絡控制等技術,申龍客車實作了整車的智能化,并保障了安全性。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曾表示,在商用車領域推動氫能燃料電池應用,對于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申龍客車在這一領域布局較早,早在2006年便啟動了相關技術研究,并于當年推出首款樣車;目前的産品可覆寫8-12米車型,并在北京、上海、張家口等地實作批量營運。該公司同時擁有燃料電池貨車整車生産資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