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研發制造這塊領域一直是中國的短闆,原因在于中國的汽車發展比世界晚了幾十年,結果就造成了汽車行業上中國始終落後于世界水準。不過根據工信部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産銷量已經突破了350萬輛,連續7年全球第一,可謂是給國人掙足了臉面。

中國新能源汽車為什麼能有如此大的發展勢頭呢?當然還是國家的政策指向,在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國家大力扶持,政策支援。敏銳的企業家們紛紛嗅到了這塊大蛋糕的味道,都想率先進去搶占一份名額。
這也造成了許多公司前仆後繼地進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制造上,使中國在短短的幾年時間,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像小米、百度這些跨領域研發制造的企業都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而蔚來、小鵬、理想這些國産造車的新勢力更是加速推動了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現如今發展已不僅僅是局限在國内,國外市場也在一步步打開。
不過,就在今年冬奧會期間,各場館之間的交通運輸工具卻變成了氫能源汽車,在一千多輛氫能源汽車當中,豐田的車标尤為顯眼,車輛來來往往中,就屬豐田車最多了。
大家紛紛不解,既然國産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此迅速,為何國家卻偏愛豐田氫能源汽車呢。原來,國家之是以偏愛日本的氫能源,有着更深一層的含義。早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國家就已經将氫能源規劃成了未來的潛力産業之一。
衆所周知,我們現在用的煤炭、石油等資源,在未來終将會有用盡的那一天,是以,為了未來的發展,也為了給子孫們造福,世界開始着手研發新能源取代舊能源,來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國在這一方面更是加大投入,根據大陸相關省市公布的資料來看,1000座加氫站将會在2035年徹底建成,甚至還要推廣超過5.4萬輛的氫燃料車。
面對如此巨大的政策支援,衆多企業家們怎能不心動呢,誰率先進入這塊領域,誰就搶得了先機。如上汽、吉利、福田等品牌就已經開始加大對氫能源領域汽車的研發投入。國家的政策就如社會發展的導航标,随着國家政策的扶持,大陸氫能源汽車在國際上必定占有一席之位。
編輯點評:
國家并非偏愛日本氫能,而是想借此鞭策國内汽車企業,讓其更加迅速地發展壯大,這才是國家冬奧會上選用豐田氫能的深意。
不過話又說回來,氫能雖是國家早已制定好未來取代舊能源的一種資源,但現在由于技術的限制,氫能源的開發和制造成本都相當高,不管是用在何地都不劃算。企業家們要想研發氫能源汽車,首先就得解決成本上的難題,作為一種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們接受,本身就需要一段時間,如果成本效益不高,那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将受到嚴重阻礙。
不過相信憑借國家政策的扶持,未來氫能源一定可以作為大陸主要能源的替代品。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