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

——《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文丨王儉

我作為老編劇,又是雜技的老觀衆,對雜技界層出不窮的作品,尤其近來時興的雜技劇頗為關注,可看多了,也就有審美疲勞了。雖然在日益豐富的雜技劇中不乏優質劇目,但難免參差不齊,存在一些缺憾。諸如“劇”與“技”兩層皮被生拉硬拽的組裝拼湊,又或者隻是概念化地突出思想性,簡單化地強加戲劇性,反而放大了雜技不擅于叙事、抒情和人物塑造的短闆,甚至割裂了雜技本體的特殊性。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當我聽說湖南雜技又推新作時,其實一開始對其的期望并不高。即便它被冠之以“新雜技劇場”的名頭,我覺得那也不過是換了個名稱的營銷噱頭而已。不過,出于對他們之前的《夢之旅》、《加油吧,少年》等劇目有着很好的印象,便禮節性地接受了觀劇的誠邀。不料不看則已,一看驚喜,這部新作令我眼前一亮,它在衆多的獻禮作品中,以新穎的視角、鮮明的個性和另類的表達脫穎而出,可謂異軍突起,巧奪高地。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該作品是為慶祝建黨百年而創演的命題之作,在沒有直撲主題、直白宣教的情況下卻照樣直抒胸臆、直抵人心,在沒有完整的情節鍊條下卻也能做到絲絲入扣,引人入勝,為什麼能這樣?因為它将濃烈的紅色主題融進了湧動的青春熱血之中,将厚重的思想高度與技巧難度有機的嫁接。它産生的震撼感并未依賴戲劇張力,而是通過情緒和肢體在特定情境中的碰撞、揉合、宣洩,迸發出洶湧的浪濤,掀動觀衆在觀演過程中漸而醞釀的心潮,利用雜技與生俱來的觀賞性,充分調動觀衆的想象力,以至豐富作品更加深遠的意蘊。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該作品以“青春”為硬核,以“創造”為主脈,以雜技為載體,以舞蹈為輔助,相得益彰。它穿越時空,連結今昔,既寓意中國革命先驅的風華正茂,又象征我黨曆經滄桑,青春永駐,更能觸發年輕觀衆對自身的感悟。舞台上充滿了生命的律動、激情的澎湃、活力的四射,既诠釋了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可歌可泣的光輝歲月,也展現了新時代的春風浩蕩,奮鬥者的創造偉力。它通過意象性的渲染,寓言式的架構,以及詩化的演繹,拓寬了雜技藝術縱橫馳騁的舞台疆界,也擴充了觀賞的審美空間。它雖然構不成司空見慣的“劇”,但是借助表演和觀演的同頻共振,一起營造出更具感染力的“場效應”,這或許就是在“劇”之後加了“場”的用心所在吧?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這部作品正因為突破束縛,跳出窠臼,才有所超越,脫穎而出。如果一味地跟風紮堆,東倒西歪,反而使雜技藝術陷入窘境。湖南省演藝集團作為出品方力推此作,頗具膽識和擔當,可敬可佩。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創演主體,彰顯了銳意創新的勇氣和攀登高峰的實力,可圈可點。這也得益于湖南文藝界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以及潇湘大地“敢為人先、兼收并蓄”的薪火相傳,還有全國雜技界同仁不懈探索積累的經驗。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當然,該作品還有待打磨、提高,比如:在其它藝術手段的介入中,要盡最大可能強化雜技元素的側重點。還須整理碎片,聚沙為塔,使得這個“場”擁有明晰的主軸、遞進的層次和紛呈的變化。還要提升技巧“驚、奇、險”的亮點,并且與立意的焦點和情緒的沸點融會貫通。

劇評丨王儉:雜技還有另外一種呈現——《青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觀後感

新時代對舞台藝術有了更高的要求,我期待所喜愛的雜技,乃至各門類的舞台藝術,從創意到市場,能有各種路徑和多樣呈現。說到底,廣大觀衆喜聞樂見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佳作,因為我們的服務對象隻有一個名字——人民群衆!

(本文作者系著名劇作家,原空政電視藝術中心編導室主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