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最近上線一新劇,成了話題C位,收視寵兒。
不愧是她,入獄後也沒停止影響力。

她是2017年轟動全球的「紐約假名媛詐騙案」主角,安娜·索羅金。
安娜把上流階層的富豪們耍的團團轉,華爾街精英、頂級建築師、富二代...
甚至還波及到了國内的一名收藏家黃勖夫,幫她訂了機票和酒店卻不給錢,還采訪過他。
她甚至在監獄裡也不忘打造自己社交皇後的履曆,忙着給自己寫自傳。
戲是根據一篇關于她的真實報道改編。
有趣的是,那些被安娜騙過的名流富豪們提供的證詞,折射出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名利場亂象。
在安娜面前,那些「拼單假名媛」們都顯得太過國小生。
先别急着否定安娜。
這部戲呈現出來的安娜,要比僅僅給她蓋棺定論成一個「騙子」更值得玩味。
上流社會眼中的安娜
現實中安娜長相毫無魅力,即便每次出庭時都精心裝扮,維持自己的「名媛」作風。
但誰在乎。
你可以說是安娜入戲很深,至死虛榮。
可上流們卻很吃這一套。
真實的安娜是個身無分文的騙子。
而片中的記者薇薇安去采訪那些富人們的時候,大家的共同認知是——安娜似乎天生就是富人。
在時尚界工作的男人瓦爾是這樣評價安娜的:
她似乎天生就有好品位。
知道在什麼場合做什麼樣的事情。
怎樣挑選紅酒,去哪家餐廳吃飯,穿什麼樣的衣服。
她從來不會發抖。
而且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行為處事頗有态度。
在瓦爾看來,安娜本身就是上流社會。
而她似乎有洞察上流人士内心的本事,可以精準販賣不同的夢想和情緒。
當然,上流人士也沒那麼好騙。
安娜必須要拿出一副比上流人士還要更加強大的氣場,更刻薄的心态,才能讓人信服。
在她的塑造下,她是安娜·德爾維,也是家族的繼承人。
但是父親為了讓她自食其力,給她設定了過了25歲才能拿到的6000萬歐元信托基金。
她有錢,對錢毫無保留。
紐約的富人也很少像她那樣,每次給服務員小費都是一百。
有閑階級自古以來最看重的品位,她甚至比他們更信手拈來。
比如,一番犀利獨到的點評,就令真名媛調轉方向,買下一副價值50萬美元的作品。
她态度刻薄,有着超強的氣場,能輕易震懾住頑固派的心神。
上流社會階級固若金湯,想要在其中行走需要的是人脈和引薦。
當她拿到人脈這張入場券後,就開始兜售自己偉大的商業計劃。
她網絡到了一個完美的顧問團,這裡有頂尖建築師、收藏家,還有首屈一指的地産大亨。
為了實作這個偉大的計劃,她需要融資4000萬美元。
這時,她叩響了華爾街投資顧問艾倫的大門。
前幾次他都是拒絕,直到安娜瞅準了他的弱點——他有個不學無術,隻想闖出名堂的女兒。
拿下艾倫後,一切變得順理成章。
艾倫甚至為她做擔保,借了20萬額度的美金擔保。
在他看來,這就是個賺錢的生意,即便現在沒賺到錢,以後也能賺到很多錢。
好死不死的是,安娜在這個時候拉着閨蜜們去摩洛哥度假。
她的卡都刷不了錢了,朋友瑞秋隻好拿了公司的卡去刷了六萬美元。
如果她像往常一樣,騙的是富人,那麼六萬元對富人來說頂多丢了就丢了。
但瑞秋本身是個喜歡蹭吃蹭喝的職場小白領,六萬元足以讓她破産。
瑞秋還把她的故事寫進了《名利場》,安娜終于進了監獄,被判處4-12年的有期徒刑。
其實這時她的融資也隻差最後一步,銀行需要去德國找她的父親和信托基金去核實資産。
但這怎麼可能是真的。
畢竟上流最在意的其實還是家世,沒有家世的安娜,什麼都不是。
她是騙子,還是野心勃勃的夢想家?
報道安娜的記者薇薇安,她在最後跑到安娜的老家去核實。
結果發現安娜确實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的品位氣場,都是在觸摸到美國夢後的自我包裝。
她花大量的時間看時尚雜志,了解時尚,牆上花花綠綠的拼圖昭示了她的野心。
她有種魔力,可以讓同學争相恐後博取她的關注。
而她的身邊人都承擔不了她的野心。
甚至連安娜都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真實家庭,她在自殺失敗後躺在病床上,還在臆想自己的家世:
自己的爸爸是黑幫,自己忍受不了家暴才逃離...
結果她沒有受到家暴,也沒那麼多委屈。
安娜的進化,用記者薇薇安的話來說,更像是資本主義造成的異化。
而那些被她騙到的人,身上也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弱點。
男朋友泰森是中産階級,正在創業,結果吹噓的力量大過實操。
被她騙過40萬的女富豪諾拉,本身很傲慢,看不起人,甚至被騙了都不想報警。
在時尚界工作的瓦爾喜歡以品位來區分好壞。
一言以蔽之,她洞穿了上流社會社交的浮華。
沒有誰在意這個人本質是誰,她們隻在意這個人的家世,身上的Logo,能夠給對方帶來什麼。
這部戲很有意思的一點是,凡是和她打交道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被她迷住。
因為他們在她身上看到了野心勃勃的自己。
懷着孕到處奔波,企圖制造獨一無二的真實報道的記者瑞秋。
從平民小子熬到中層,娶了大亨女兒的律師,依然在富人場所覺得自己渾身難受。
以及為了夢想暗自蓄力的大廳客服。
而安娜,就是那個差點打破階級天花闆的野心少女。
也是他們眼中戲谑權貴的戰士,聰明人。
她比那個Tinder詐騙王還不同,對方是靠包裝上流人士的模樣養,本質還是鑽了女性對愛情的幻想,很容易受到暗示。
而安娜是真的想打破階級固化,哪怕她和男友在一起,談到的更多還是夢想。
這樣一個根骨清奇,不戀愛腦的女騙子,最後隻能被更無情的資本打敗。
與其說是虛榮異化了安娜,不如說她是資本主義使人異化的化身。
她的欲望太過強烈,甚至說服了自己。
甚至更改了自己散發出的氣息,她虛僞、刻薄挑剔,比上流人更像是上流人。
有誰會在自身難保的時候,坐在監獄裡依然挑剔别人的身材。
她出庭前每次都要為自己的造型浪費大把時間,甚至惹得辯護律師發火。
她幻想出名,也真的如她所願,自己的故事被網飛花32萬美元買掉。
而片子中的那個故事看起來更浮華,更加精緻。
說到底,這又是一場資本勝出的遊戲。
隻要你洞察到人性的實質,你就可以永遠把握住風向,騙過大多數人。
安娜的故事,可太符合這個世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