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最近上线一新剧,成了话题C位,收视宠儿。
不愧是她,入狱后也没停止影响力。

她是2017年轰动全球的「纽约假名媛诈骗案」主角,安娜·索罗金。
安娜把上流阶层的富豪们耍的团团转,华尔街精英、顶级建筑师、富二代...
甚至还波及到了国内的一名收藏家黄勖夫,帮她订了机票和酒店却不给钱,还采访过他。
她甚至在监狱里也不忘打造自己社交皇后的履历,忙着给自己写自传。
戏是根据一篇关于她的真实报道改编。
有趣的是,那些被安娜骗过的名流富豪们提供的证词,折射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名利场乱象。
在安娜面前,那些「拼单假名媛」们都显得太过小学生。
先别急着否定安娜。
这部戏呈现出来的安娜,要比仅仅给她盖棺定论成一个「骗子」更值得玩味。
上流社会眼中的安娜
现实中安娜长相毫无魅力,即便每次出庭时都精心装扮,维持自己的「名媛」作风。
但谁在乎。
你可以说是安娜入戏很深,至死虚荣。
可上流们却很吃这一套。
真实的安娜是个身无分文的骗子。
而片中的记者薇薇安去采访那些富人们的时候,大家的共同认知是——安娜似乎天生就是富人。
在时尚界工作的男人瓦尔是这样评价安娜的:
她似乎天生就有好品位。
知道在什么场合做什么样的事情。
怎样挑选红酒,去哪家餐厅吃饭,穿什么样的衣服。
她从来不会发抖。
而且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行为处事颇有态度。
在瓦尔看来,安娜本身就是上流社会。
而她似乎有洞察上流人士内心的本事,可以精准贩卖不同的梦想和情绪。
当然,上流人士也没那么好骗。
安娜必须要拿出一副比上流人士还要更加强大的气场,更刻薄的心态,才能让人信服。
在她的塑造下,她是安娜·德尔维,也是家族的继承人。
但是父亲为了让她自食其力,给她设定了过了25岁才能拿到的6000万欧元信托基金。
她有钱,对钱毫无保留。
纽约的富人也很少像她那样,每次给服务员小费都是一百。
有闲阶级自古以来最看重的品位,她甚至比他们更信手拈来。
比如,一番犀利独到的点评,就令真名媛调转方向,买下一副价值50万美元的作品。
她态度刻薄,有着超强的气场,能轻易震慑住顽固派的心神。
上流社会阶级固若金汤,想要在其中行走需要的是人脉和引荐。
当她拿到人脉这张入场券后,就开始兜售自己伟大的商业计划。
她网络到了一个完美的顾问团,这里有顶尖建筑师、收藏家,还有首屈一指的地产大亨。
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她需要融资4000万美元。
这时,她叩响了华尔街投资顾问艾伦的大门。
前几次他都是拒绝,直到安娜瞅准了他的弱点——他有个不学无术,只想闯出名堂的女儿。
拿下艾伦后,一切变得顺理成章。
艾伦甚至为她做担保,借了20万额度的美金担保。
在他看来,这就是个赚钱的生意,即便现在没赚到钱,以后也能赚到很多钱。
好死不死的是,安娜在这个时候拉着闺蜜们去摩洛哥度假。
她的卡都刷不了钱了,朋友瑞秋只好拿了公司的卡去刷了六万美元。
如果她像往常一样,骗的是富人,那么六万元对富人来说顶多丢了就丢了。
但瑞秋本身是个喜欢蹭吃蹭喝的职场小白领,六万元足以让她破产。
瑞秋还把她的故事写进了《名利场》,安娜终于进了监狱,被判处4-12年的有期徒刑。
其实这时她的融资也只差最后一步,银行需要去德国找她的父亲和信托基金去核实资产。
但这怎么可能是真的。
毕竟上流最在意的其实还是家世,没有家世的安娜,什么都不是。
她是骗子,还是野心勃勃的梦想家?
报道安娜的记者薇薇安,她在最后跑到安娜的老家去核实。
结果发现安娜确实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她的品位气场,都是在触摸到美国梦后的自我包装。
她花大量的时间看时尚杂志,了解时尚,墙上花花绿绿的拼图昭示了她的野心。
她有种魔力,可以让同学争相恐后博取她的关注。
而她的身边人都承担不了她的野心。
甚至连安娜都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真实家庭,她在自杀失败后躺在病床上,还在臆想自己的家世:
自己的爸爸是黑帮,自己忍受不了家暴才逃离...
结果她没有受到家暴,也没那么多委屈。
安娜的进化,用记者薇薇安的话来说,更像是资本主义造成的异化。
而那些被她骗到的人,身上也多多少少有自己的弱点。
男朋友泰森是中产阶级,正在创业,结果吹嘘的力量大过实操。
被她骗过40万的女富豪诺拉,本身很傲慢,看不起人,甚至被骗了都不想报警。
在时尚界工作的瓦尔喜欢以品位来区分好坏。
一言以蔽之,她洞穿了上流社会社交的浮华。
没有谁在意这个人本质是谁,她们只在意这个人的家世,身上的Logo,能够给对方带来什么。
这部戏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凡是和她打交道的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她迷住。
因为他们在她身上看到了野心勃勃的自己。
怀着孕到处奔波,企图制造独一无二的真实报道的记者瑞秋。
从平民小子熬到中层,娶了大亨女儿的律师,依然在富人场所觉得自己浑身难受。
以及为了梦想暗自蓄力的大厅客服。
而安娜,就是那个差点打破阶级天花板的野心少女。
也是他们眼中戏谑权贵的战士,聪明人。
她比那个Tinder诈骗王还不同,对方是靠包装上流人士的模样养,本质还是钻了女性对爱情的幻想,很容易受到暗示。
而安娜是真的想打破阶级固化,哪怕她和男友在一起,谈到的更多还是梦想。
这样一个根骨清奇,不恋爱脑的女骗子,最后只能被更无情的资本打败。
与其说是虚荣异化了安娜,不如说她是资本主义使人异化的化身。
她的欲望太过强烈,甚至说服了自己。
甚至更改了自己散发出的气息,她虚伪、刻薄挑剔,比上流人更像是上流人。
有谁会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坐在监狱里依然挑剔别人的身材。
她出庭前每次都要为自己的造型浪费大把时间,甚至惹得辩护律师发火。
她幻想出名,也真的如她所愿,自己的故事被网飞花32万美元买掉。
而片子中的那个故事看起来更浮华,更加精致。
说到底,这又是一场资本胜出的游戏。
只要你洞察到人性的实质,你就可以永远把握住风向,骗过大多数人。
安娜的故事,可太符合这个世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