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cnBeta
去年12月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一直在緩慢地給它的儀器通電,并展開它的遮陽闆,現在正在對準它的鏡子,準備投入使用。在幾個月内,這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太空望遠鏡将把目光投向星星。天文學家們希望JWST所看到的将改變我們了解宇宙的方式,就像幾十年前哈勃太空望遠鏡所做的那樣。
JWST所提供的一個誘人的能力是哈勃所不能提供的,那就是有機會直接對圍繞遙遠恒星運作的行星進行成像,也許可以探測到生命的迹象。近年來,遠端探測生物特征的可能性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最近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這種化學物質可能是由微生物生命體創造的。

同樣,遙感專家提出,植物生命用光合作用擷取能量,可以在紅外波段被探測到,因為葉綠素吸收可見光,但在紅外中顯示得很亮,這将使覆寫着葉子的行星具有明顯的"紅色邊緣"。根據到達望遠鏡鏡頭的光波長所儲存的資訊,一個遙遠星球的單像素照片就可能包含足夠的資訊來告訴我們那裡是否有生物生命。
最近在ArXiv上有預印本的一篇論文研究了使用JWST搜尋系外行星大氣中的工業污染物可能性。該論文特别關注氯氟烴(CFC),在地球上,氯氟烴作為制冷劑和清潔劑被工業化生産。氯氟化碳在20世紀80年代在地球的臭氧層中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空洞。如果在銀河系的其他地方發現這些 具有較長大氣停留時間的強效溫室氣體制劑,幾乎可以肯定是一個工業化文明的結果。
JWST的CFC發現能力有一些限制。如果一顆行星的恒星太亮,它将淹沒信号。是以,該望遠鏡将通過觀察M級恒星獲得最大的成功,這些恒星是昏暗的、壽命長的紅矮星。附近的一個例子是TRAPPIST-1,這是一顆40光年外的紅矮星,有幾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在其宜居區内運作。JWST将能夠看到TRAPPIST-1行星上的CFC,因為昏暗的恒星不會像明亮的恒星,如我們的太陽(G型恒星)那樣淹沒CFC信号。
不幸的是,M級恒星通常不利于生命的存在,因為當它們年輕的時候,它們是不穩定的,會發出強大的太陽耀斑,可能會滅絕附近行星上任何新生的生命。然而,随着年齡的增長,它們确實傾向于平靜下來,是以在附近行星上孕育出文明并非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