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文 | 巨潮WAVE,作者 | 謝澤鋒

如果不是沖刺科創闆上市,“中國第一芯”恐怕已經被人們遺忘。

喊着“拳打微軟,腳踢AMD”的願望,龍芯在21世紀初的群情激昂中,被推上了“民族英雄”的位置。

然而由于缺少産業生态的支援,又遭到“漢芯造假”風波的株連,在強大的“Wintel”聯盟(微軟+英特爾)面前,龍芯很快敗下陣來。中國電腦晶片和作業系統一樣,隻能在襁褓中艱難成長。

批評之聲撲面而來,連帶着“騙取國家科研經費”的質疑,龍芯躊躇不前。隻能躲在鎂光燈之外,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走過了20載風雨,随着龍芯從通用晶片轉向行業晶片,經受住市場洗禮的龍芯中科公司即将在科創闆再度亮相。

中興華為事件,讓國人再次感受到“缺芯之痛”。但目前,全球晶片格局仍被歐美日韓把控,英特爾、AMD更加強大,微軟、谷歌把持着作業系統,ARM和X86(英特爾)幾乎壟斷着晶片底層架構。

龍芯和一衆民族晶片企業,隻能在夾縫中撬開一絲光亮。

01 外國技術中國殼?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産CPU企業中,龍芯走在了前列。

“中國殼,外國芯”,一直是大陸電子産品不得不面對的窘境。

2003年,留美博士陳進買來一批摩托羅拉晶片,他讓民工用砂紙将晶片上的logo打磨掉,再重新印上漢芯的logo,“漢芯一号”便橫空出世。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陳進展示“漢芯一号”

據稱,靠着偷天換日的騙術,陳進堂而皇之地騙取了國家11億元的科研經費。2006年東窗事發後,陳進攜巨款潛逃美國。然而至今,并未有任何相關責任人因漢芯造假案受到法律追究。

無獨有偶,2021年,武漢弘芯爆出“千億騙局”,為實作所謂的宏偉計劃,弘芯甚至招攬到了業界泰鬥蔣尚義。

然而這家号稱投資1280億元,進軍14nm/7nm晶片制造的企業,竟然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而且,其創始團隊竟以大專居多,最早的創始人竟然隻有國小文憑。

全民激憤、恥辱難當的背後,更多的是國人對晶片自主的急切渴求,以及晶片技術被卡脖子的不甘。2006年,遭受“漢芯造假”事件牽連的龍芯,遠離了媒體和輿論的目光,開始潛心修行。

如今全球晶片産業暗流湧動,中興、華為事件痛徹心扉之餘,讓國人再度切身感受到“缺芯之痛”。一批批晶片企業開始奮力追趕,龍芯也在此時重新出現在公衆視野中。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國産CPU企業中,龍芯走在了前列。2021年,龍芯拿出了“自主晶片+自主指令+自主作業系統”三大殺手锏,分别對應新一代3A5000/3C5000L晶片、LoongArch 自主指令集、資訊行業的Loongnix以及工控類的LoongOS作業系統。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尤其是自主指令方面,龍芯擺脫了此前依靠MIPS授權的路徑,在X86和ARM架構之外,研發出獨立于歐美的自主LoongArch指令集。而反觀國内CPU企業,多為ARM和X86授權。

可以說,龍芯中科是目前國内CPU企業中自主程度最高的企業之一。是以也得到了軍政及央企國企客戶的青睐,發展勢頭也最好。

但即便有三大自主技術加持,龍芯仍不能高枕無憂。

首先面臨的就是有關MIPS技術的專利訴訟。盡管由谷歌母公司董事會主席John Hennessy創辦的MIPS,在和ARM、X86競争中,已經成為曆史。

但由于MIPS授權較為便宜,且獨立于英特爾和ARM,成為當年龍芯主要專利購買對象。不過,MIPS指令集授權争議十分複雜,MIPS公司後來被幾經轉賣。目前,芯聯芯拿下了MIPS在國内的永久獨家商業經營權,龍芯則是國内MIPS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雙方是以産生了争議。

目前,雙方的專利訴訟仍在進行中,這也是證監會在注冊階段關注的焦點問題。要知道,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龍芯中科銷售收入中,基于MIPS技術的産品比例高達80%左右。一旦專利仲裁不利于龍芯,将對公司經營産生較大影響。

02 生态之殇

龍芯最大的差距并不在于技術名額,而是未能與産業鍊對接、建立與之相比對的生态系統。

“中國晶片産業的問題在于軟體、生态缺乏,不在技術和産品。”和“Wintel”聯盟正面交鋒20年,龍芯創始人胡偉武深有體會,沒有軟體、整機廠商的支援,單打獨鬥隻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Wintel 聯盟和AA體系打造的晶片生态,在全球四處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尤其是在制霸PC時代的Wintel聯盟中,微軟研發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新系統,迫使使用者更新硬體,英特爾則适時更新硬體,讓微軟的系統和軟體運作更流暢。雙方默契配合,并竭盡所能地通過壟斷攫取利潤。

英特爾仰仗強大的X86生态,在全球通用CPU市場瓜分了八成市場,AMD追趕勢頭明顯,而其他廠商合計市場佔有率不超過1%。

與國外晶片相比,龍芯最大的差距并不在于技術名額,而是未能與産業鍊對接、建立與之相比對的生态系統。

經測試,龍芯最新一代桌面CPU 3A5000,性能已經和AMD第一代銳龍、Intel 6代酷睿不相上下,性能方面和世界巨頭保持着3年左右的差距。

但更嚴峻的是生态體系的缺失,龍芯此前使用MIPS指令集,隻能安裝linux系統,無法安裝windows,很難打開C端消費市場。2021年,龍芯使用自主LoongArch指令集,linux系統也要重新進行調整,很多linux軟體無法直接安裝,需要再度優化和适配。

即使性能上實作追趕,但在生态不夠完善,巨頭們已經紮好籬笆的情況下,扭轉消費者的選擇,是十分困難的。在京東平台上,和動辄幾十萬銷量的筆記本品牌相比,龍芯産品的銷量和評論都是寥寥無幾。

B端市場也不容樂觀,全球伺服器晶片基本市場被英特爾壟斷,其市占率高達91%,AMD則為8%。對通用處理器的過度依賴已經成為大陸資訊産業發展的一大軟肋。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CPU是硬體和軟體的結合,蘋果就是基于其強大的生态體系,俘獲了龐大的擁趸,轉而自研晶片。CUP生态更是産業上下遊互動的産物,生态壁壘一旦建立便是長期且穩定牢固的。

“缺芯少魂”,讓中國CPU晶片産業踟蹰不前。胡偉武就直言,如果中國沒有自主生态體系,相當于沒有核心競争力,将永遠是在别人主導的體系裡打工。

近十年來,龍芯矢志不渝地推進産業聯盟。2011年,龍芯與曙光合作,推出了基于龍芯處理器的“龍騰伺服器”,随後和銳捷網絡、東軟集團、浪潮、同方等企業,聯合開發龍芯網絡交換機、防火牆、高性能伺服器、安全計算機、工控類等産品。

1月13日,龍芯中科召開首屆LoongArch生态創新大會,并與航天科工七〇六所、中國電子旗下麒麟軟體、聯想、同方、 統信軟體、阿裡龍蜥作業系統等多家合作夥伴,釋出了基于LoongArch自主指令集的産品或解決方案。

“龍芯一定要自己做生态,扮演的角色應該是英特爾、谷歌的角色。”胡偉武指出,争取到2035年,龍芯要與其他兩個架構實作三足鼎立,形成屬于中國自己的生态體系。

通過産業生态協同,在C端不暢的情況下,金融、通信、教育、交通、教育、軍工等領域的資訊化,已成為龍芯最主要的業績貢獻來源。

03 制高點産生高利潤

軍政及企事業機關依舊是中科龍芯主要發力點。

2013年,“棱鏡門”事件爆發後,資訊安全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中興和華為遭受美國封殺,讓晶片和作業系統等核心軟硬體的自主可控呼聲再次高漲。

作為國産CPU領頭羊,龍芯迎來了資訊安全的東風。2018年至2020年,公司資訊化晶片銷量分别為8.22萬顆、48.19萬顆、158.71萬顆,呈現大幅增長态勢。目前,龍芯中科芯出貨量達到百萬片級别,胡偉武預計2022年龍芯将會穩定在幾百萬片。

根據招股書資料,龍芯中科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7.75億元,同比增長約13%;歸母淨利潤1.19億元,同比增長886.62%。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公司預計2021年營業收入約11.5億元至12.5億元,同比增長6.2%-15.5%;歸母淨利潤約1.22 億元至1.62億元,同比增長69.3%-126.4%。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近四年來,公司收入結構逐漸從工控類為主轉向資訊化為主,但為打開桌面、伺服器等商用領域,不惜以價換量。2018年至2020年,銷售均價分别為608.61元/顆、526.90元/顆、498.20元/顆,降幅明顯。

目前公司主要依賴B端大客戶,2018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戶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别為75.19%、67.92%、70.24%、71.19%,軍政及企事業機關依舊是中科龍芯主要發力點。

從對标英特爾、AMD的大幹快上,到一度沉寂,再到中國晶片企業的群體式追趕,龍芯中科是大陸晶片産業發展曆程的一個縮影。

不得不承認的是,晶片産業尤其特有的發展規律。PC時代,做晶片的英特爾比做整機賺錢,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晶片不如做整機(蘋果)賺錢。依靠極緻的産品體驗和獨特的生态系統,蘋果成為全球科技典範,亦登頂為全球市值最大及最賺錢的企業。

其背後的商業邏輯是,誰能占據産業制高點,誰就能引領産業潮流,進而攫取巨額利潤。

和英特爾、AMD相比,國産CPU企業仍然十分弱小。英特爾、AMD營收分别是龍芯中科的401倍、83倍,利潤是龍芯的764倍、122倍。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

龍芯和世界巨頭的差距,就像一個深不見底的鴻溝,橫亘在中國CPU企業面前。隻有正視差距,找對突破口,才能在“活下來”的基礎上實作“活得好”。妄圖一夜間抹平差距的思維,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04 寫在最後

前有“漢芯造假”事件,後有武漢弘芯“千億騙局”,中國在造芯的艱難曆程中,既有壯志未酬的不甘,也有許多波折,甚至是不願再提及的恥辱。

龍芯即将上市,是國産CPU 20年成長取得的結晶。在大國博弈的時局下,龍芯是對民族晶片的一次提振,但更多的應該是反思。

走過20載市場化曆練,龍芯才真正讀懂了晶片行業的發展脈絡。而如今,欲速則不達的商業規律和急速飛馳的中國速度,又迎來了曆史性碰撞。

穩紮穩打潛心修煉和中國速度的利益誘惑,如何取舍,就像一個沒有最佳答案的命題,擺在了更多中國晶片企業的面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