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壓裂”是一種天然氣采掘方法,把鑽頭先豎着往下打,打到一定程度再在水準方向上打開來,這樣,帶着天然氣的液體就從地裡被采掘出來。

在二十一世紀前十年的後期,美國興起頁岩氣技術,這種技術帶來經濟利好的同時包孕着問題。美國記者伊麗莎·格裡斯沃爾德曆時七年,寫成《壓裂的底層》一書,講述因為頁岩氣開采造成的環境破壞導緻一個阿巴拉契亞家庭瀕臨崩潰的故事,展現了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永恒沖突,同時揭示了美國底層群眾在資本與政府的縫隙間飽受傾軋的困境。

該書曾榮獲新聞界至高榮譽普利策獎,是一部出類拔萃的紀實作品,評論家稱之為“一本富有價值、令人不安的書”。

今年年初,《壓裂的底層》由新經典文化引進推出。2月18日,曆史學家羅新、社會學家嚴飛和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三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嘉賓相聚北京Page One五道口店,共同解讀這本普利策獎佳作。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壓裂的底層》新書分享會現場

書寫弱勢群體,傾聽少數者的聲音

美國南部的阿巴拉契亞地區,是著名的鏽帶之一,早年曾經流行伐木業和采煤業。雖然這裡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資源開采的紅利卻進了大企業的口袋,以緻許多人一直在貧困中掙紮,且長期以來一直遭受歧視。

大約十年前,壓裂開采技術在此地掀起了一陣“天然氣熱潮”,大量的資金是以湧入阿巴拉契亞。本書的主人公斯泰茜是一名單身母親,她努力工作,以撫養兩個孩子。為了能過上更好的日子,她将土地出租給天然氣公司。很快,附近建起了鑽探場地。然而好景不長,斯泰茜家的動物開始死亡,神秘的疾病開始折磨她的孩子。她尋求天然氣公司的幫助,公司代表卻堅稱一切正常。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無奈之下,斯泰茜開始起訴天然氣公司和環保部門。斯泰茜聘請了律師史密斯夫婦,調查水和空氣中是否存在污染。史密斯夫婦爬梳了海量檔案,抽絲剝繭,終于找到了被隐藏的證據。不顧既得利益者的反對,斯泰茜和史密斯夫婦頑強地在法庭上起訴,并揭露數百年來賴以生存的土地所遭受的破壞。

在與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鬥争的過程中,斯泰茜和她的孩子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土地,還耗費了一生中大量的時間。他們是被迫為美國能源事業獻出生命的那類人。

《紐約客》資深撰稿人執筆,曆時七年成書

本書作者伊麗莎·格裡斯沃爾德是一名記者、詩人。作為《紐約客》資深撰稿人,她深切地關心着全世界底層人民的命運,曾在亞洲和非洲的貧困地區長期駐紮,例如戰火紛飛的阿富汗。由她翻譯的阿富汗民間詩歌集《我是世界的乞丐:當代阿富汗短蛇詩》,獲得了美國筆會的詩歌翻譯獎。

這一次,她将關注的重心轉移到美國南部阿巴拉契亞地區馬塞勒斯頁岩之上的貧困家庭。為了寫作這本書,作者追蹤本案長達七年,查閱了大量的法律文書、曆史文獻、工程檔案、醫學報告、學術論文;走訪了書中的每一位重要人物,傾聽他們的故事。作者著書态度嚴謹,全書資料翔實,内容環環相扣,首尾呼應,堪稱典範。

《下沉年代》作者喬治·帕克予以高度評價:“伊麗莎·格裡斯沃爾德的《壓裂的底層》揭露了壓裂開采背後人們付出的慘痛代價,但它的意義遠不止于此。這是一個道德上複雜且寫作精巧的故事……它關乎家庭,關乎我們所有人都在使用的資源。它試圖告訴我們,是什麼将一個社群和一個國家捆綁在一起,又将其割裂。作者的奉獻精神和敏銳的同情心在每一頁上熠熠生輝。”

普利策獲獎作品,羅新、嚴飛、劉蘇裡鼎力推薦

《壓裂的底層》出版後引發關注,亞馬遜、Goodreads好評如潮,受到BBC、《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等20多家媒體盛情推薦,入選GQ“21世紀50本最佳文學新聞類書籍”,榮膺新聞界至高榮譽普利策非虛構獎。這本書也得到了美國多位非虛構領域的知名作家的盛贊。

活動中,曆史學家羅新、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展開了激烈的讨論。三位嘉賓對書名中的雙關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曆史學家羅新

曆史學家羅新特别關注到作者伊麗莎·格裡斯沃爾德的背景。格裡斯沃爾德出身于聖公會主教家庭,畢業于普林斯頓大學,在美國屬于真正的上層社會。而她卻花費七年時間和極大的精力來書寫弱勢群體,是難以想象的驚人之舉。

羅新這樣談及格裡斯沃爾德筆下為繁榮發展付出犧牲的人:“這些人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因為他們付出這個代價我們才能夠輕易地為我們的電腦充電、為我們的手機充電。城市用電的便宜,很大程度上跟這些地區做出的犧牲有關系。”羅新在談論本書寫作的意義時說:“作者把很小衆的這些人報道出來。因為即使在同樣的采礦區,絕大多數人甚至都是歡迎采礦的,他們在采礦中得到好處,很多人得到非常優厚的報酬,他們是很高興的。隻有少數的人受到傷害。怎麼對待受到傷害的少數人,這才是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肯定了本書的文獻價值:“在作者長達七年的記錄和寫作過程中,美國經曆了奧巴馬時代到特朗普時代的變遷,這真的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嚴飛描摹了特朗普時代美國夢崩塌的場景:“後工業化時代的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标志,當時的榮光到現在已經變成了荒涼,反映物質世界的崩潰和社會秩序的崩塌,就連蝙蝠俠也沒有辦法拯救這些不斷下沉或者美國夢正在破碎的人們。故事主人公斯泰茜覺得憑着自己的善良和不懈的努力,最後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她曾經認為自己是和父輩不同的,而現在斯泰茜和她的父輩一樣,沒有辦法往上走。

“在特朗普上台之後,像斯泰茜一樣之前覺得自己勤奮工作可以實作美國夢的一幫人發現自己距離美國夢非常遙遠,進而導緻美國進入深度分裂。如本書所述,在深度分裂的美國社會之下,可以看到人和人之間的理念也已經背道而馳。”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

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在閱讀此書後盛贊:“這本書是非常好的書,比《下沉年代》寫得好。”他坦言自己已經到了波瀾不驚的年紀,卻依然被這本書深深打動。“要說發生的故事,談不上驚天動地。可就是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們認識了美國社會,就像解剖一隻麻雀。”

在分析悲劇的根源時,他指出,在譴責資本壓迫的同時,我們不應忘記和睦鎮與繁榮鎮兩百年來的邊緣地位與持續的貧窮。兩個小鎮所遇到的問題,不僅僅發生在美國,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重演。“《壓裂的底層》所書寫的,是自有現代化以來的一個非常普遍的故事。在步入現代的過程中,在由開發帶來的繁榮,以及這個繁榮背後的代價之間,我們到底應該選哪個?盡管繁榮讓我們付出一部分代價,我們不可避免地還要走向這個繁榮。”

揭露壓裂開采背後的慘痛代價,這部作品斬獲普利策獎

活動現場嘉賓與讀者合影

談到本書的主旨,劉蘇裡說:“作者讓人欽佩的地方,跟書中主角斯泰茜的立場很接近,就是她對發展與代價的兩難處境的呈現——要現代化的繁榮和富裕,還是田園牧歌般的生活樣式(多半意味着清貧)?我認為這一點是了解本書的關鍵所在。”

南都記者 黃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