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剛開始大陸消費者不買新能源車,更多是因為續航短,充電慢,但來到2022年,超500km續航一抓一大把,另外随着超充樁普及和換電模式開始大規模發展,這一系列的新動作都号稱能“徹底解決續航/充電焦慮”,瞬間成為了潛在消費者的讨論熱點。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想想也是,新能源車主最擔心不就是續航不夠長嗎?現在續航标稱500km,算上環境因素,滿打滿算350km也是足夠日常出行需求;而充電時間,也因有快充/超充等技術出現大大縮短。最後,少不了還有蔚來帶頭搞起的換電模式,今年年頭作為電池龍頭大佬,甯德時代也宣布入局換電。那麼問題來了,長續航/超充樁/換電模式,這些看似都能解決“電車焦慮”的方法,它們到底誰走得更遠?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起初,大陸純電車大多數續航裡程都在300km以内,而在實際的續航裡程也就200km出頭,加之充電設施的不完善,導緻消費者聽到純電車都嗤之以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少車企都從電池入手,也就是加大電池容量,這确實是比較直接粗暴的方法。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近兩年,随着普遍的純電車續航裡程提高到500km以上,加之選擇越來越豐富,純電車的銷量創下新高。但随之而來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純電車數量上來了,但充電樁沒跟上,這又導緻繼續航焦慮之後,充電體驗極差的問題。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起初,大陸充電樁多數以慢充為主,畢竟當時能實作快充的車型不多,但後來因新能源車數量的激增,以及快充車型的加入,慢充顯然不能吞下這麼龐大的市場佔有率,畢竟慢充充滿,最快也要6-7個小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後續快/超充電樁出現了。如果說快/超充電樁有向傳統車加油時間看齊,實屬有點誇張,但比起慢充,确實快了一倍之多的充電時間。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但另一方面,以蔚來率先推出的換電模式,也得到了不少車主和車迷的擁戴。相比快/超充電,換電的最大優勢是補能效率。現在,不少車企都在尋找多賽道發展,是以換電模式就成為了第三條賽道。 簡單總結上面的,初期增加車輛續航降低補能頻次,中期開發快/超充技術縮短充電時間,後期發展換電模式提高補能效率,這是大陸新能源車發展一步步催生出來解決續航焦慮、充電焦慮的三種辦法。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雖然電池增容是最立竿見影的辦法,但想要增加續航并不是簡單多加兩塊電池就能解決的。依靠堆砌電池數量提高續航,會導緻車重加大、電池成本急劇提升、車内空間布局被占用、熱管理易失控、整車效率低下等負面效果。是以電動車續航的增加,從根本上來說,是電池能量密度的增加,讓相同重量、體積的電池包可以儲存更多的電能。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例如,矽負極材料是目前锂電池提高能量密度的一大風口,現在廣汽埃安AION LX PLUS千裡版和蔚來ET7在電池上都采用了矽負極材料的大容量電池包。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矽負極材料在反複充放電後,材料結構就會變得松散,導緻容量衰減和循環壽命降低的問題。同時相較于價格便宜的石墨電極(石墨價格約3-7萬元/噸,而矽負極價格為10-30萬元/噸不等),矽負極的使用還會帶來顯著的成本增加。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比起電池增容,快/超充電樁這技術的落地是需要環境協同完成,提高充電功率,讓電動車的充電過程進一步向傳統車加油時間看齊,是目前電動車開發的熱點。不過缺點也有,以超充樁為例,800V電壓平台的發展不僅需要電池充電倍率、車載高壓用電器等汽車本身的技術進步,還需要充電樁的落地支援,乃至電網來對充電設施進行适配。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除了快/超充之外,換電也是電動車快捷補能方式之一。相比800V高壓充電的補能方式,換電可以在10分鐘内實作能源補充,效率更高。但要現實锂電池包統一,以及換電站遍地都是的日子,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甚至要比續航突破1000km、超充技術普及還要艱難。換電标準統一的背後,是底盤、換電技術、電池通訊協定、電池包标準的統一,這顯然是個複雜的大工程。短期内,換電仍将是少數電動車車主才能享受到的服務。

長續航/超充/換電,誰走得更遠?

如果說,目前三種方法誰能走得更長遠,小編認為可以說各有千秋,因為每種補能方式都是按照時下新能源車的發展推出。有些人認為,續航雖然顯著增加,但卻由于充電問題仍沒有走出市外通勤的舒适區。再往後想,換電站儲存的電池有限,車多了也來不及更換,即便是超充樁同樣也會産生來不及充電的問題。也許目前,我們還看不準誰能走得更長遠,但在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的前提下,這三線并進未嘗不可。 (圖檔來源網絡,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