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邵丹,碩士,畢業于東北大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尊重人格、尊重差異”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種方法創設公平、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如沐春風般的環境裡自由快樂地成長。

親愛的同學們,請和北塔國小的邵丹老師一起走進中國傳統文化,來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雨水。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一般從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

氣候特點

(一)雪漸少,雨漸多

雨水節氣氣溫回暖,降雨量逐漸增加;降水形式上,雪漸漸少了,春風春雨開始增多。

(二)倒春寒

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回升,可如遇強寒潮侵襲,一夜之間氣溫可降至0℃以下,這種氣象人們稱之為“倒春寒”。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曆書》中說:“鬥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之後,氣溫回升,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杜甫詩雲:“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随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節氣習俗

(一)占稻色

占稻色是流行于華南稻作地區的習俗,就是通過爆炒糯谷米花來占蔔這年稻谷的成色,爆出的糯米花多則成色足。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二)接壽

雨水節,女婿要去給嶽父嶽母送節。送節的禮品通常是兩把藤椅,上面纏着4米長的紅帶,稱為“接壽”,意思是祝嶽父嶽母長命百歲。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節氣農事

(一)灌溉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一些幹旱地區,主要通過春季蓄水來保一季的農作物收成,而淮河以南地區則要搞好田間清溝瀝水,以防春雨過多,導緻濕寒爛根。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二)農耕

農諺說“雨水有雨莊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寶”。雨水節氣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長,需要抓緊做好選種、耕種、施肥等春耕春播工作。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節氣養生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一)保護脾胃

雨水節氣後,寒濕之邪最易困着脾髒,養脾的重點在于保持肝氣調和順暢。飲食需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比例。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二)飲食少油膩

春季萬物生發之始,陽氣過盛,常出現皮膚敏感、口舌幹燥,嘴唇幹裂等現象,故應少食油膩之物,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三)食粥

孫思邈《千金月令》中提到“正月宜食粥”,粥以米為主,以水為輔,具有補脾潤胃、除濁氣的功效。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關于節氣的詩歌

雨水是春天的眼淚,二月時節,杏花為引,煙雨江南,如詩如畫,一起來品讀與雨水節氣有關的唯美古詩詞。

(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決勝煙柳滿皇都。”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二)《春遊湖》宋代 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三)《滁州西澗》唐代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鹂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四)《臨安春雨初霁》宋代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五)《漁歌子》唐代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

春雨悄悄來臨,滋潤着萬物。氣溫逐漸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多,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看到一片春回大地的景色。

關于節氣的諺語

關于雨水節氣的諺語很多,特别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流傳着很多諺語: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

雨水落了雨,二月落不歇。

雨水明,夏至晴。

暖雨水,冷驚蟄,暖春分。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早雨天晴,晚雨難晴。

傳承傳統文化,北塔國小帶你領略雨水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