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邵丹,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利用多种方法创设公平、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如沐春风般的环境里自由快乐地成长。

亲爱的同学们,请和北塔小学的邵丹老师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来了解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气候特点

(一)雪渐少,雨渐多

雨水节气气温回暖,降雨量逐渐增加;降水形式上,雪渐渐少了,春风春雨开始增多。

(二)倒春寒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可如遇强寒潮侵袭,一夜之间气温可降至0℃以下,这种气象人们称之为“倒春寒”。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历书》中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之后,气温回升,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节气习俗

(一)占稻色

占稻色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成色,爆出的糯米花多则成色足。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二)接寿

雨水节,女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4米长的红带,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节气农事

(一)灌溉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些干旱地区,主要通过春季蓄水来保一季的农作物收成,而淮河以南地区则要搞好田间清沟沥水,以防春雨过多,导致湿寒烂根。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二)农耕

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需要抓紧做好选种、耕种、施肥等春耕春播工作。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节气养生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一)保护脾胃

雨水节气后,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养脾的重点在于保持肝气调和顺畅。饮食需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比例。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二)饮食少油腻

春季万物生发之始,阳气过盛,常出现皮肤敏感、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少食油腻之物,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三)食粥

孙思邈《千金月令》中提到“正月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具有补脾润胃、除浊气的功效。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关于节气的诗歌

雨水是春天的眼泪,二月时节,杏花为引,烟雨江南,如诗如画,一起来品读与雨水节气有关的唯美古诗词。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二)《春游湖》宋代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三)《滁州西涧》唐代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四)《临安春雨初霁》宋代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五)《渔歌子》唐代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

春雨悄悄来临,滋润着万物。气温逐渐回升,降雨量逐渐增多,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够看到一片春回大地的景色。

关于节气的谚语

关于雨水节气的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流传着很多谚语: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雨水落了雨,二月落不歇。

雨水明,夏至晴。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

传承传统文化,北塔小学带你领略雨水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