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陽:父子接力隻為守護民族文化

用腳丈量土地 用筆書寫文化 用愛诠釋故鄉

父子接力隻為守護民族文化

合陽:父子接力隻為守護民族文化

一人一車,平原溝壑見證了他對民俗文化的深沉厚愛;一紙一筆,千萬書稿抒寫着他對非遺保護的堅守和初心;子承父業,世紀接力勾畫出合陽民俗的文化寶庫……

他是渭南市非遺保護貢獻獎獲得者史耀增。

他是渭南市最美非遺工作者史沛鴻。

他們是父子、是同僚、是忘年交。前不久,在渭南市2022元宵節文藝惠民演出啟動儀式上,他們身披绶帶,攜手走向舞台中央,在潮水般的掌聲下領到了對他們意義非凡的全市最美非遺工作者以及非遺保護貢獻獎。

熱愛變成事業 一腔孤勇紮根鄉土

伊尹故裡,詩經合陽,這樣一方水土,在77歲老黨員史耀增的眼裡不僅是養育自己成長的伊甸園,更是寄托了畢生理想與熱愛的彼岸。

史耀增曾是村裡民兵營的副營長,平日裡帶着大夥一起在工地上打壩。他寫了28次入黨申請書和心得報告後,終于得到了組織的準許,于1972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不久後調入合陽縣文化館工作。

在别人眼裡這本是個“一張報紙一杯茶,每天到點下班”的閑職,但在史耀增眼中,合陽縣有着極為豐富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民間藝術是黃土地的饋贈,更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在這樣的關頭,保護和記錄合陽縣文化成了曆史交給自己的使命,這種使命感發自内心深處。

于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史耀增便紮根合陽民間,數十年如一日,無數次隻身騎着一輛自行車往返于合陽的山山水水,踏遍了合陽每一個村莊,用百餘本筆記記錄了每一個村莊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民俗風情。

就這樣,借助着14年農民生活的基礎和淳樸的鄉間情誼,他說着合陽話,記錄着合陽事,感受着合陽情。數十年間,他用雙腳丈量這片黃土地,用熱愛收藏黃土地上的珍貴文化财富。

偉大出自平凡 義無反顧行走征途

在挖掘民俗文化時,史耀增發現合陽跳戲、東雷上鑼鼓,合陽提線木偶戲這些民俗文化面臨失傳的境地。

眼看這些文化瑰寶陷入困境,史耀增心急如焚,害怕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會慢慢消失,同時,他深知保護的前提是要弄清楚民俗文化的現狀。收拾整理相關資料的過程是艱辛的,如大海撈針,但史耀增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合陽民俗挖掘、整理和傳承的漫漫“長征路”。

從1998年第一本《走近古莘》開始,史耀增已經自費出版了十六七本地方文化專著,還無償指導、修改合陽20餘人撰寫出版的文化書籍,為全縣十多個村莊指導編輯出版了村史村志。對于前來探尋合陽文化的全國各地專家學者、院校教授、學生,他更是毫無保留,傾盡所能地将合陽民俗文化、地方風情傳向祖國各地。

在史耀增的努力下,東雷上鑼鼓、合陽面花、合陽紙塑窗花等一批展現合陽地方特色,卻瀕臨失傳的傳統民俗文化重新煥發生機。他還數十次自費參加全國學術讨論會,并承擔國家文化課題調研,先後撰寫《渭北農民的陽剛之美》《也說東雷上鑼鼓的“蠻”》等論文30餘篇,發表了300餘篇文化散文,讓合陽傳統文化魅力逐漸顯現。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他用雙腳丈量這片黃土地,用熱愛收藏黃土地上的珍貴文化,為今天的合陽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

薪火永傳承 勇擔使命闊步前行

史耀增對民俗文化的執着,也影響了在合陽縣文旅局工作的兒子史沛鴻。多年來,工作于基層的他,也跟随着父親的腳步踏遍了合陽縣每一個鄉間角落。

為了使合陽民俗文化更具有時代氣息,重新煥發生命力,史沛鴻博采衆長,在緻力于地方民俗文化挖掘調查整理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影像捕捉民俗之美,并進行了大量宣傳創新。

他不僅拍攝了萬餘幅民俗事象圖檔,組織申報十多項民間藝術為省市級非遺保護項目,還曾擔任大型畫冊《合陽記憶》副主編,《陝西省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叢書·合陽文物》主編,有數百幅民俗圖檔發表于《渭南日報》《神州民俗》《民間》《合陽面花》等報紙書刊,讓合陽豐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民俗事象得到尊重與禮贊。

史耀增和史沛鴻父子倆,畢生都傾注在對故土的熱愛和對民間文化、民間藝術的熱愛,他們就像一棵樹,将根深深地紮進黃土地,吮吸着大地的精華,奉獻着自己的綠蔭。

薪火傳無盡,春從臘底生。他們父子倆還将繼續接力,數十年如一日在傳承民俗文化、固守民族根脈的征途上闊步前行。(來源:渭南日報 記者 賈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