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臨安春雨初霁》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曆2月18日至20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時至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忽冷忽熱,乍暖還寒。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降雨量級多以小雨或毛毛細雨為主。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适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進入雨水節氣,大陸北方地區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可謂是“萬物争光輝”。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節氣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之習俗

古代将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雨水相關民俗主要有“補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1

拉保保

拉保保是四川地區古往有之的漢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給孩子認幹爹幹媽的意思。現今這一川西獨特的漢族民俗在廣漢确定了一個全民參與的節日“保保節”。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2

撞拜寄

撞拜寄就是找幹爹,是為了讓子女順利、健康地成長。“撞拜寄”現在一般隻在農村還保留這一習俗,而城市裡一般是朋友或同僚互相

“拜寄”子女,隻在過年過節時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3

接壽

接壽習俗意思是祝嶽父嶽母長命百歲。送節的另外一個典型禮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鍋炖了豬腳和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給嶽父嶽母送去。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04

回娘屋

雨水節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帶的另一項風俗。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之曆史淵源

雨水的涵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元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在《逸周書》中有雨水節後“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述。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之春日養生

雨水節氣,北方陰寒未盡,氣溫變化大,雖然不像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于人體皮膚腠理已變得相對疏松,對風寒之邪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是以此時同學們應注意“春捂”,防止感冒生病。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雨水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象征着新春伊始,萬物複蘇。冬日的寒冷正悄悄離開,春日之風貌正盛,就像我們的人生一般,隻要我們不畏挫折艱險,努力奮鬥,定會收獲成功!

END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點分享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點收藏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

點點贊

雨水 | 忽聞雨水來,萬物争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