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至20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时至雨水节气,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大陆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可谓是“万物争光辉”。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节气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之习俗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雨水正处在数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归。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1

拉保保

拉保保是四川地区古往有之的汉族民俗文化。拉保保即父母给孩子认干爹干妈的意思。现今这一川西独特的汉族民俗在广汉确定了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保保节”。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2

撞拜寄

撞拜寄就是找干爹,是为了让子女顺利、健康地成长。“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这一习俗,而城市里一般是朋友或同事相互

“拜寄”子女,只在过年过节时大家走到一起聚聚。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3

接寿

接寿习俗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04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之历史渊源

雨水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在《逸周书》中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述。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之春日养生

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所以此时同学们应注意“春捂”,防止感冒生病。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雨水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象征着新春伊始,万物复苏。冬日的寒冷正悄悄离开,春日之风貌正盛,就像我们的人生一般,只要我们不畏挫折艰险,努力奋斗,定会收获成功!

END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点分享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点收藏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

点点赞

雨水 | 忽闻雨水来,万物争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