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天鋼鐵董事長:一開始我的夢想隻是成為一名合同制勞工....

作者:左右财經

十九年前,原江蘇武進鋼鐵集團裝置落後,産品積壓,人心渙散,曾經的榮耀和輝煌已經在一片憂郁、悲觀的目光中失去光澤,是重生還是等待破産?在電光火石的一刻,董才平邁進了風雨飄搖中的企業,開始用一個又一個的“不可思議”締造出一次新生,一段傳說……

中天鋼鐵董事長:一開始我的夢想隻是成為一名合同制勞工....

從農民工向廠長邁進

1982年冬季,又一個清冷的深夜,武進鎖廠偌大的廠區裡隻有鎖頭工廠中的房間亮着燈,昏黃的燈光下,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正在埋頭專注地切割着鐵鎖,從晚上11點一直到清晨7點。19歲的他這個時候隻有一個終身的奮鬥目标:從農民工轉成合同制勞工,在奔牛娶個老婆,廠裡能分一間20平方米的婚房。

“夢想因為實作太快,是以在不斷嬗變。當别人眼中的天方夜譚一一實作,我知道自己始終成竹在胸。”董才平此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當過兵。“商場如戰場,我喜歡硝煙彌漫、跌宕起伏的市場。人家不行,你行,那才是檢驗一個人真正實力的時候。”

除了是一個敢于挑戰的人,董才平還是個善于規劃的人。他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做事都要先規劃一番。當他還是一名“士兵”的時候,其人生目标就在不斷實作中迅速更新:在鎖廠立足後,希望能夠去跑供銷,多賺點錢在奔牛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跑供銷很快就遊刃有餘,銷售業績遙遙領先後,他開始想當幹部,做個供銷科長、副廠長、廠長。

1992年,年僅28周歲的董才平當上了“将軍”,正式擔任武進鎖廠廠長。“我要做常州最大的企業”,才做将軍就想當元帥,當時鎖廠在武進企業中的排名是第96位。

“做常州最大的企業!”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這個華美瑰麗的夢想,當年在兩把“薪柴”的助燃下,悄悄地在董才平心頭燃燒,并愈演愈烈。第一把柴火是一本雜志《中國企業管理》,踏上上司管理崗位的董才平開始看書“充電”,發現書上的許多企業管理理論和經營理念,與自己的實踐做法不謀而合,信心倍增。第二把柴火是春蘭集團掌門人陶建幸的千億夢想,90年代初,陶建幸應邀到常州傳經送寶,“我的夢是1000億”這句豪情萬丈的話語,深深地觸動并烙刻在現場認真聆聽講座的董才平心中。

1996年,武進許多國有集體企業面臨困境。在一次非正式交流中,武進區委組織部希望他到武進鐵合金廠當廠長,但董才平主動請纓,希望調任更加困難、瀕臨倒閉的武進鋼廠。“鋼材大進大出,有盼頭,隻有去鋼廠,才有可能做全市最大的企業。” 董才平在鎖廠做過鎖、賣過鎖,在文化宮的鋼材市場做過鋼材買賣,他熟悉鋼材市場。

事後證明,他當年的決策是正确的,憑着超人的膽識和正确的發展思路,2005年,他讓一家年産6萬噸的小鋼廠一舉成為常州第一家産銷雙超百億企業,又反過來收購了武進鎖廠和武進鐵合金廠。

中天鋼鐵董事長:一開始我的夢想隻是成為一名合同制勞工....

從瀕臨倒閉向“中國500強”跨越

中天鋼鐵集團前身為江蘇武進鋼鐵集團,由于各種原因,1997年企業已瀕臨倒閉,在這危難時刻,上級委派董才平出任瀕臨倒閉的武進鋼鐵一把手,并交代三件事:千方百計讓勞工有活幹,千方百計把工資發出去,不低于600塊,堅持兩年準備破産,将廠房留給旁邊的合資企業大衆鋼鐵做倉儲。

産品積壓、開工不足、資金奇缺、虧損嚴重、貸款貸不到、工資發不出……當時的武鋼可謂一團亂麻。然而,當董才平面對數千職工吃飯、養家糊口的問題,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企業徹底帶出困境。他進廠第一件事就是鼓舞士氣:“我不是為了關門來的,而是為了把企業做大做強。三年内,我要重建武鋼。”他心想,他能在短短幾年間讓一個産銷不足500萬元的鎖廠成長為年銷售額上億元的企業,就有信心讓武鋼“起死回生”。不僅如此,他還要“做常州最大的企業,做1000億規模的企業”。

“但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大家吃飯的問題,必須盡快讓生産正常起來,而要生産燃眉之急是要破解資金難題。”董才平說,他先從親朋好友處借錢給職工發工資,穩定住職工情緒,接着從改革供銷入手,對銷售、采購人員分别簽訂承包合同,以銷促産,并清理聯營、合資企業及下屬經濟實體,加大清收應收款力度。經過一番改革,一年後,在全國冶金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武鋼實作了産品無積壓、資金快回轉、生産滿負荷,比上年減虧2295萬元。

緊接着,董才平于1998年建設高線工程,增強了産品的市場競争力;1999年建設6萬千瓦熱電工程,為連續穩定生産提供了保障;2000年建設90噸超高功率電爐——連鑄工程,既能充分發揮電廠優勢,又能滿足高線滿負荷生産,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三年推出“三大工程”,實作扭虧為盈,也标志着他“三年重建武鋼”的目标實作了。

2001年,武鋼由國企改制為民企,公司也更名為中天鋼鐵。在當時鋼材價格持續下跌、經營難度增大的情況下,公司改制做到了無一人下崗、無一人上訪鬧事、生産經營秩序井然。

在“三大工程”讓武鋼重獲新生後,董才平又發動了“三輪規劃”。2004年晉升為國家級企業集團;2005年成為常州首家産銷雙超百億元的企業、首家五星級企業,并首次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名單;2008年實作了500萬噸鋼的跨越;2012年實作了1000萬噸鋼産能的突破。到了2018年,中天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36位、制造業500強第51位、江蘇省百強民營企業第7位。

而立之年,臨危受命,他用鋼鐵意志支撐起搖搖欲墜的國企集團,在鐵與火的淬煉中百煉成鋼;興鋼創業19年,帶領1.3萬名中天人,他書寫中國民營鋼鐵史的輝煌傳奇;堅守實業,帶領朝氣蓬勃的新中天人,“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他托舉中國制造的脊梁。

資料來源:中鋼網《緻敬傳奇:董才平,書寫傳統企業如日中天的傳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