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盤扣為冬奧祝福

張鳳蘭是京式旗袍傳統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為表達對北京冬奧會的美好祝願,她以雪花為靈感,開發了以旗袍盤扣為核心的文創衍生品。由她創作的雪花盤扣裝飾畫被送進冬奧會主媒體中心展示,她設計的雪花盤扣挂件也被作為小禮物贈送給了冬奧會場館從業人員。小小盤扣将中國絢爛多姿的非遺文化和冬奧會冰雪文化完美結合起來。

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盤扣為冬奧祝福

走進位于石景山區京西五裡坨民俗陳列館的張鳳蘭工作室,隻見牆上挂的、桌上擺的、書本裡夾的,到處都是美美的“雪花”。既有裝裱成框的雪花裝飾畫,也有美輪美奂的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還有格調風雅的雪花書簽、雪花挂曆……甚至連喝茶的杯墊都繡上了精緻的雪花圖案。

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盤扣為冬奧祝福

雪花系列作品的靈感,來自于2018年初的一場瑞雪。當時,站在民俗陳列館室外的張鳳蘭欣喜地看到,大朵大朵雪花如搓綿扯絮般飄落,捧一朵在手心裡,雪花呈現晶瑩剔透、完美的六邊形,但轉瞬就在掌心融化,隻留下絲絲涼意。“為什麼不用雪花制作一款冬奧冰雪主題的文創作品?”被大雪激發靈感張鳳蘭心中一亮,回到屋内很快設計出了雪花盤扣的樣式。

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盤扣為冬奧祝福

盤扣是她擅長的京式旗袍傳統制作技藝中的一部分。雖然盤扣造型多種多樣,但對于張鳳蘭來說,雪花樣式的盤扣之前還沒有嘗試過。

要将設計好的雪花盤扣制作出來,并非易事。盤扣主要為手工制作,僅基礎材料盤條就要經過24道工序打磨出來。從面料開始,絲綢上要刷4遍漿糊将其硬化,裁剪打條、緝縫、放入銅絲,再經高溫熨燙複合雙面襯等步驟,才能制成制作盤扣的盤條。

盤條制作出來後,張鳳蘭帶着徒弟們将這些盤條盤制成雪花形狀,即便是熟練的學徒也要花至少2個小時才能做出一個完整的雪花盤扣。

為什麼這麼耗時?張鳳蘭解釋,制作過程中有兩大難點:第一,相比僅展示一面的胸針,用雪花盤扣制作而成的雪花挂件、耳環等都要雙面展示,這就不能露出縫制的線頭,需要使用偷針的技法。第二,雪花盤扣裡面還有很多心形的嵌心花扣,這就需要将棉花撚成相應圖案,然後手工縫制進行定型,這都需要花費大量功夫和心血。

雪花胸針、雪花耳環、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盤扣為冬奧祝福

由她和團隊設計制作的迎接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200天、100天雪花盤扣作品,分别彙聚了200顆、100顆心形花扣,如今擺在石景山區文化館進行展出。

張鳳蘭自幼就對服裝設計情有獨鐘,國中畢業考入黃莊職業高中學習服裝設計與工藝,因為成績優秀畢業留校當了教師。2006年張鳳蘭開始涉獵京式旗袍制作,2015年師從京式旗袍第四代傳承人李侃,成為京式旗袍傳統制作技藝第五代傳人,從此和京式旗袍結下不解之緣。

在京式旗袍制作中,張鳳蘭擅長推陳出新,不僅改良現代旗袍設計樣式,使其更加符合現代女性的審美,而且立足旗袍開發了一系列以盤扣為核心的文創衍生品,其中就包括冬奧雪花系列文創作品。“我是土生土長的石景山人,這麼多年,我看到了冬奧帶給這座城市的巨大變化,小小的雪花盤扣,不僅寄托了我對冬奧會的美好祝福,也訴說着我對這座城市的愛與期望。”張鳳蘭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