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盘扣为冬奥祝福

张凤兰是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为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她以雪花为灵感,开发了以旗袍盘扣为核心的文创衍生品。由她创作的雪花盘扣装饰画被送进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展示,她设计的雪花盘扣挂件也被作为小礼物赠送给了冬奥会场馆工作人员。小小盘扣将中国绚烂多姿的非遗文化和冬奥会冰雪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盘扣为冬奥祝福

走进位于石景山区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的张凤兰工作室,只见墙上挂的、桌上摆的、书本里夹的,到处都是美美的“雪花”。既有装裱成框的雪花装饰画,也有美轮美奂的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还有格调风雅的雪花书签、雪花挂历……甚至连喝茶的杯垫都绣上了精致的雪花图案。

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盘扣为冬奥祝福

雪花系列作品的灵感,来自于2018年初的一场瑞雪。当时,站在民俗陈列馆室外的张凤兰欣喜地看到,大朵大朵雪花如搓绵扯絮般飘落,捧一朵在手心里,雪花呈现晶莹剔透、完美的六边形,但转瞬就在掌心融化,只留下丝丝凉意。“为什么不用雪花制作一款冬奥冰雪主题的文创作品?”被大雪激发灵感张凤兰心中一亮,回到屋内很快设计出了雪花盘扣的样式。

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盘扣为冬奥祝福

盘扣是她擅长的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一部分。虽然盘扣造型多种多样,但对于张凤兰来说,雪花样式的盘扣之前还没有尝试过。

要将设计好的雪花盘扣制作出来,并非易事。盘扣主要为手工制作,仅基础材料盘条就要经过24道工序打磨出来。从面料开始,丝绸上要刷4遍浆糊将其硬化,裁剪打条、缉缝、放入铜丝,再经高温熨烫复合双面衬等步骤,才能制成制作盘扣的盘条。

盘条制作出来后,张凤兰带着徒弟们将这些盘条盘制成雪花形状,即便是熟练的学徒也要花至少2个小时才能做出一个完整的雪花盘扣。

为什么这么耗时?张凤兰解释,制作过程中有两大难点:第一,相比仅展示一面的胸针,用雪花盘扣制作而成的雪花挂件、耳环等都要双面展示,这就不能露出缝制的线头,需要使用偷针的技法。第二,雪花盘扣里面还有很多心形的嵌心花扣,这就需要将棉花捻成相应图案,然后手工缝制进行定型,这都需要花费大量功夫和心血。

雪花胸针、雪花耳环、雪花挂件……她用雪花盘扣为冬奥祝福

由她和团队设计制作的迎接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200天、100天雪花盘扣作品,分别汇聚了200颗、100颗心形花扣,如今摆在石景山区文化馆进行展出。

张凤兰自幼就对服装设计情有独钟,初中毕业考入黄庄职业高中学习服装设计与工艺,因为成绩优秀毕业留校当了教师。2006年张凤兰开始涉猎京式旗袍制作,2015年师从京式旗袍第四代传承人李侃,成为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从此和京式旗袍结下不解之缘。

在京式旗袍制作中,张凤兰擅长推陈出新,不仅改良现代旗袍设计样式,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而且立足旗袍开发了一系列以盘扣为核心的文创衍生品,其中就包括冬奥雪花系列文创作品。“我是土生土长的石景山人,这么多年,我看到了冬奥带给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小小的雪花盘扣,不仅寄托了我对冬奥会的美好祝福,也诉说着我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期望。”张凤兰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