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醫療保障為何那麼難

冬奧醫療保障為何那麼難

冬奧會精彩的賽事賺足了大家的眼球,為此津津樂道的同時,人們很少關注冬奧會背後的醫療保障團隊。其實,相對夏季奧運會而言,為一場冬奧會提供醫療保障,其複雜和困難程度都會明顯增加,而此次冬奧會,大陸的醫護人員還要兼顧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挑戰又升高了一個級别。那麼,難題都在哪裡?我們智慧又勤奮的醫務工作者是如何應對的呢?

“争分奪秒”不容易

高山滑雪等項目的瞬時速度最高可達140千米/小時,各種雪上運動的受傷機率高達14%,一旦發生意外,往往傷情嚴重,救治難度高。

國際雪聯要求,醫生要在4分鐘之内到達受傷運動員身邊,要在第一時間将受傷運動員轉診到有救治能力的綜合醫院,因為隻有快速得到救治,才能最大限度保護傷員。

但是,此次冬奧會建在山上的“雪遊龍”賽道,彎彎曲曲,落差40層樓高,長達1.9千米。還有北京延慶賽區的小海陀山,最高峰海拔2000多米,7條賽道全長21千米,落差達到900米。在這種客觀條件下,如何在發生意外的第一時間,鎖定傷員位置、到達救治地點緊急處理,進而将傷員快速轉運到救治中心?由此,“争分奪秒”成為很多救援人員最在意的事情。

根據以往冬奧會的經驗,如果發生意外,滑雪醫生和救援人員需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判斷傷員傷情,傷情不重,可通過雪車等工具運送下山到就近的醫療站,如果傷情較重,必須使用直升機進行救援。為此,今年大陸為冬奧會配備了兩台救援型直升機和兩台醫療轉運型直升機。

北京市紅十字會救援服務中心副主任田振彪介紹,盡管挑選了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但賽場雪道落差大、地形複雜、纜車等障礙物多,以及可能遇到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都對直升機救援造成巨大困擾。在一次演練中,直升機就遇到了相當于7級風的狀況,不僅增加了駕駛難度,對于懸吊在外的患者更增加了風險。據報道,在國外直升機救援中,就曾是以造成懸吊患者在1分鐘内旋轉了175圈,成為直升機救援造成二次傷害的典型案例。為避免這種情況,大陸學者在救生吊袋尾部設計了定風翼,在懸吊過程中救生員可通過這個小小的“方向舵”,減少滞空過程中的旋轉。

直升機怕風也怕冷。今年2月,小海陀山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這讓前來考察的國際奧委會官員也捏了一把汗。這麼冷的天氣,直升機能飛嗎?畢竟直升機需要潤滑油達到10攝氏度以上才能起飛,在以往的冬奧會中,這個原因曾導緻直升機轉運足足用了80分鐘。田振彪說:“我們的解決方法是建設充氣式保溫機庫,給直升機一個‘暖被窩’。”

比賽過程中,直升機排程員會密切注意轉播,如果看到有人受傷,尤其是在坡度大、難救援的上2/3賽道時,第一時間通知機組讓直升機熱身,并用車把直升機推出機庫。一旦滑雪醫生和賽道醫生确認需要直升機救援,就可以立即起飛。

經過各方不斷努力、不斷探索,最終的演練結果為:北京賽區各場館傷員轉診到重點醫院的時間為5~15分鐘,張家口賽區為16分鐘,延慶賽區為23分鐘。三個賽區的轉診時間全部達到國際奧委會30分鐘内的轉診要求。

“協調關聯”考智商

為做好冬奧會的保障工作,北京市、河北省41家醫療機構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定點醫院。來自各個醫院的3100多名醫護人員參與到冬奧會的醫療保障工作中,大家分布在3個綜合門診和138個比賽場館醫療站。有98輛救護車和4架直升機随時待命。3個綜合門診每天要完成16個小時的基本門診和24小時緊急救治。3個賽區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不同比賽項目,龐大的醫療保障體系該如何運作呢?

北京冬奧組委運動會服務部醫療衛生處處長齊士明介紹,經過反複研究,冬奧組委最終決定借鑒醫聯體的經驗,實作統籌安排。所有的競賽場館和非競賽場館都安排了三甲醫院牽頭保障,同時配有合作醫院,讓大家強強聯合,發揮各家醫院的診療優勢。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何忠傑介紹,冬奧會要完成預計3000餘名運動員、随隊官員、國際技術官員、裁判員等人員的保障工作,具體有供電保障、人員保障、交通保障、安全保障、後勤保障以及醫療保障等。其中醫療保障又包含急救醫學、災難醫學、臨床急診學、危重症監護學等。

各種冰雪運動由于速度快等特點,多為運動創傷高發項目,但具體到不同項目,也有不同的風險。看似安靜緩慢的冰壺,運動員會因為疲勞或準備活動不充分,發生肩關節、膝關節和腕部的創傷。速滑的風險可來自急性外傷性損傷如肌肉挫傷、拉傷、割傷和骨折,也可發生慢性疲勞性損傷。花樣滑冰由于跳躍動作多且難度大,運動員容易出現背部和頸部疼痛、臀部和膝蓋挫傷等,若摔倒或用力過猛,常出現腳踝和手腕應力性骨折、膝蓋韌帶撕裂等。還有肢體沖撞頻繁的冰球,更是高競技性、高危的體育運動。冰球的飛速能達到160公裡/小時,這使得冰球是腦出血發病率最高的運動之一。此外冰球運動員還容易發生各種閉合性急性損傷。

雪上項目中,滑雪類運動滑速快、技術動作複雜,容易發生擦傷、撞傷及肌肉拉傷。雪橇、雪車、鋼架雪車的賽道速度可達140千米/小時,一旦出現意外,骨折甚至死亡都可能發生。還有越野滑雪和跳台滑雪等,頭、頸、脊柱、踝、膝以及腰背部都會在運動中受傷。

是以,基于各種運動傷病特點,依照醫療機構和醫生專長,結合比賽場館與醫院間的轉運距離合理配置設定重點醫院,事先做好急救轉運的排兵布陣尤為重要。

“科技冬奧”做加法

冬奧會應急醫學保障技術與裝備研究項目負責人、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主任黎檀實介紹,以5G、AI、雲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為我們創新應急醫學保障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也為實作“科技冬奧”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經過近3年集智攻關,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應急醫學救援保障平台正式線上運作。平台可針對場館坍塌、踩踏、火災等冬奧賽事18種主要應急醫學保障場景,通過計算模組化,科學确定關鍵傷情,完成智能診療體系建構。同時,基于5G與北鬥、雲計算與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建立了指揮排程優化方案的數學模型,大陸學者完成突發事件醫療救援指揮排程系統的建設并應用示範。面對突發事件,應急醫學救援的關鍵就是與時間賽跑。應急醫學救援保障平台通過不斷優化并面向醫護人員開放,在冬奧會前完成了應急醫療救治團隊的專業化、規範化、标準化教育訓練。

此次冬奧會,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移動方艙,冬奧會凍傷及颌面創傷綜合防治及關鍵技術研究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颌面外科教授彭歆表示,該項目基于醫療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診療平台,可有效提高疾病診治的穩定性和反應時間,提高冬奧會現場救治水準。同時,基于5G網絡和語音智能提示技術的專家遠端稽核網絡平台,響應時間短、診療決策準确,解決了人工智能診斷不确定性的問題,保證了在移動方艙内救治的高效與專業。

(本文部分内容根據央視《健康冬奧》整理)

為助力衛生健康行業高品質發展,“醫視野”欄目将聚焦醫學各領域的先進理念和優秀實踐,打造高端醫者智庫,撷取科技創新亮點,凝聚學科發展思路。

作者:健康報記者 鄭穎璠

策劃:方彤

編輯:鄭穎璠

圖檔:北京積水潭醫院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