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保時捷中國換帥:新總裁在華曾任首席營運官 嚴博禹“轉戰”奧迪歐洲業務

本報記者 夏治斌 石英婧 上海報道

2月15日,保時捷全球宣布,自2022年6月1日起,任命Michael Kirsch出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業務。據悉,Michael Kirsch目前擔任保時捷日本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保時捷中國換帥:新總裁在華曾任首席營運官 嚴博禹“轉戰”奧迪歐洲業務

(Michael Kirsch 圖檔來自保時捷新聞中心)

而現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嚴博禹則被奧迪集團任命為奧迪品牌歐洲區(含德國)的銷售負責人。對于上述高管的職位變動,保時捷中國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是集團正常的人事調動。

在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看來,保時捷目前在中國的發展局面很好,這證明了保時捷當下在中國實施的市場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嚴博禹也用保時捷在中國的業績表現,證明了自己的上司能力。此次被調任至掌管奧迪歐洲銷售業務,也是奧迪集團想借由他的才華,去提升在歐洲的市場銷量。”

對于嚴博禹執掌下的中國區業務,保時捷中國方面表示,“嚴博禹自2018年7月開始全面負責保時捷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和澳門特别行政區的業務,對于保時捷品牌在中國的長足發展貢獻顯著。”

中國區總裁更疊

“Michael Kirsch在之前多個市場的任期内對保時捷在亞洲業務的成功拓展貢獻頗多,加之他曾在保時捷中國的管理經驗,我們認為他完全勝任保時捷中國這一重要戰略市場的掌舵人。他擁有出色的上司力,特别是在管理客戶滿意度和服務品質上卓有成效。”負責銷售與市場的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馮佩德說道。

其進一步表示:“我們相信在他的帶領下,保時捷将以更多創新性舉措進一步加深與中國市場和中國客戶的共鳴,進一步提升保時捷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

資料顯示,Kirsch自2019年擔任保時捷日本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此前三年他曾掌印保時捷南韓市場。除此之外,Kirsch還曾在BMW和國際酒店集團擔任過多個管理崗位。

實際上,對于保時捷中國市場,Kirsch并不陌生。2012年至2016年期間,Kirsch曾擔任保時捷中國首席營運官,負責銷售、經銷商發展及直營業務等。

記者注意到,Kirsch即将接手的保時捷中國市場,成績可謂是亮眼。在嚴博禹的任期内,中國連續多年穩居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近些年保時捷在國内的發展雖有起伏,但也享受了國内車市消費更新的紅利。”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說道。

在過去的2021年裡,保時捷中國市場創下了傳遞量曆史新高的95,671輛,同比增長8%,連續第七年成為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張翔告訴記者,保時捷之是以能在中國市場取得亮眼的成績,與它采用的市場政策有關系。“保時捷會經常舉辦一些線下活動,除了老車主,也會邀請一些潛在的車主來參加。這樣不僅能夠保持老車主的品牌忠誠度,也會吸引新的車主加入。”

電動化轉型重任

除了銷量的增長外,因為中國市場的巨大活力和創新力量對保時捷全球的戰略意義與日俱增,中國也成為保時捷打造未來核心競争力的主要陣地。

保時捷中國換帥:新總裁在華曾任首席營運官 嚴博禹“轉戰”奧迪歐洲業務

(嚴博禹)

記者了解到,在嚴博禹的上司下,保時捷在中國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在數字化、電氣化、創新業務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保時捷中國數字團隊于2019年成立,2021年初獨立成為保時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嚴博禹在任期内,還為在中國設立保時捷研發分支打下了堅實基礎,該研發分支會在2022年正式啟動。

“嚴博禹博士帶領保時捷中國團隊不斷深耕品牌文化、拓廣客戶社群和布局更多元化的銷售網絡,不斷加深保時捷品牌與充滿活力的中國市場的互動融合。我們非常感謝嚴博禹在過去四年間的付出,并祝願他新的征程一帆風順。”馮佩德如是評價道。

對于Kirsch而言,保時捷的電動化轉型将成為其在華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電動化的行業浪潮下,包括BBA(寶馬、奔馳、奧迪)在内的衆多豪華車品牌紛紛加快電動化的轉型。

按照保時捷計劃,到2025年,公司将投資150億歐元用于開發面向未來的技術,包括可持續、移動出行和數字化轉型。

記者注意到,在産品端,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車Taycan已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資料顯示,Taycan 2021年在華傳遞7,315輛,超越了保時捷傳統旗艦車型911的4,002輛。此外,保時捷純電和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新車傳遞量份額在2021年明顯提升,占比達到18%。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目前全球發展最好的,除了市場規模大之外,還有較多的政策支援,保時捷在中國的電動化轉型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車Taycan開局不錯,獲得了衆多使用者的認可。”張翔說道。

(編輯:石英婧 校對:彭玉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