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作者:鐘銘聊科學

随着"天與"核心艙與"天輪"貨運飛船的成功對接,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已初具規模,屆時中國将在6月派出三名航天員,将"神舟十二号"飛船送入天空和核心艙,進入空間站長達3個月。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根據目前公布的資訊,中國第一批和第二批16名宇航員都參加了教育訓練,最後選擇了三名宇航員執行空間站任務。

根據目前公布的名單,神舟十二号的三名宇航員是博海生,他執行了兩次太空任務;鄧清明,最早沒有執行太空任務但也在服役的宇航員中唯一一個;還有第二位宇航員葉光複。待命的三名宇航員是:劉伯明、陳東和張璐。

除了六名宇航員,其他10名宇航員也在選項之列,包括56歲的楊立偉和更熟悉的荊海鵬。

據楊麗偉介紹,雖然神舟十二号上最終隻有三人能夠執行太空任務,但第一批和第二批16名宇航員都參與了訓練,其餘的如果需要的話可以上去。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對此,有人表示懷疑,為什麼榮民也是另類選擇,為什麼不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呢?為什麼不讓沒有降落在太空的宇航員夢想太空呢?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為什麼<h1級"pgc-h-arrow-right-right"資料軌道""7">榮民也是一種選擇?</h1>

其實并不是我們國家的榮民不給年輕人機會,而是現在我國現役航天員人數不多,滿員也不少于20人。

中國首批14名航天員分别是楊立偉、博海生、張曉光、翟志剛、劉博明、荊海鵬、費俊龍、吳傑、劉王、李慶龍、陳權、潘占春、趙傳東、鄧慶明。其中五人已經退役,九人目前正在服役。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第一批宇航員)

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總數隻有7人,分别是陳東、蔡旭哲、劉洋、王亞平、葉廣福、唐洪波、張璐。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我國第三批航天員于今年3月剛剛完成選拔,共有18名航天員入選,男女兼備。但宇航員也必須接受系統訓練,至少3-4年的訓練才能執行任務。

也就是說,目前隻有16名現役宇航員具備執行太空任務的能力,為了保證太空任務萬無一失,所有現役宇航員都要經過魔鬼訓練。經過魔鬼訓練,三名宇航員被選中執行空間站任務。

是以,這并不是說榮民不給年輕人機會,而是現在的宇航員太少了,榮民必須堅持下去。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h1級"pgc-h-right-arrow資料跟蹤"15>為什麼不讓沒有降落在太空的宇航員做夢呢?</h1>

雖然中國隻有16名宇航員,但也有不少宇航員經過多年的訓練,具備飛行能力,但從未執行過太空任務,如:鄧清明。他已經連續三次成為神舟系列賽的替補,但看着隊友們一次又一次地飛向太空,滿懷榮譽歸來。現年55歲,如果他不執行太空任務,他可能無法前往太空(從公布的名單來看,他将執行神舟十二号任務)。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鄧清明)

我們知道,訓練宇航員是非常昂貴的,那麼為什麼不讓每個宇航員降落在太空中并執行太空任務呢?但是浪費一些人才?

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過去中國載人航天任務規模小到很多航天員雖然具備飛行能力,卻沒有機會在太空着陸。随着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國未來發射載人着陸任務将變得更加頻繁,屆時将有更多宇航員降落在太空中。

例如,在空間站建設階段,将有四次神舟任務,16名宇航員選擇四名機組人員同時進行相應的訓練。到那時,許多尚未降落在太空中的宇航員将夢想着太空。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16選3,56歲的楊利偉也是備選,年輕人哪去了?老将為何也是備選?為何不讓沒有登陸過太空的航天員圓夢?

新來者也有機會在太空着陸,中國第三批宇航員主要服務于空間站的飛行工作,直到他們的訓練結束,還将執行空間站任務。

另一方面,選擇航天員執行太空任務是非常嚴格的,不是采取輪換制,而是每個飛行機組人員都要從所有航天員中選,根據考核結果排名确定主要後備人選,有的甚至有的後備,如:楊麗偉是神舟十二号的後備。

無論最終選擇誰來執行太空任務,替代方案甚至備用備份都将在整個過程中進行訓練,并且訓練的強度和難度不亞于實際登陸太空的人,是以替代方案是英雄,但我們通常不了解他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