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秋雨92.回歸守常的平民生态——善良、健康、快樂

中國文化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邊的枯藤、老樹、昏鴉!坐在餘秋雨中國文化必修課的講堂上,品味中國文化的潤物無聲和磅礴生機。

你瞧,眼前的大樹,多麼挺拔悠揚。

風來了,它就笑。

雨來了,它就張開雙臂歡迎。

霜來了,染紅了它的頭發,讓它變得五彩斑斓,它何嘗不歡喜?!

它仿佛從來不曾煩惱。

——佚名

一個人如能讓自己經常維持像孩子一般純潔的心靈,用樂觀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腸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樂得多。——羅曼·羅蘭
餘秋雨92.回歸守常的平民生态——善良、健康、快樂

我上次講到中國古代很多的哲學家、思想家、文人、詩人,他們所有的人生歸結的描寫都放在淡化競争上。這不是他們裝模作樣,他們沒有理由裝模作樣,他們一個人在寫,一個人在抒情,沒有任何表演意識,他們真正地表達了中國文化終點性的一種追求。

對這一點,我很想來說一說我自己的感受,來說明這種把别人比下去的競争是多麼無聊,而淡化競争怎麼會在中國的生活當中如此的普及,這也等于是給年輕的朋友講一講我們的曆史了。

正教授和老大爺

大家都知道,我在30年前做了當時中國大陸最年輕的高校校長,這個高校就是出現過很多非常著名的演員的上海戲劇學院。我在做院長的時候,學院的情況非常好,但是我制定了很多非常新的政策,這使得大家有一點跟不上了。 比如我們在評職稱或者評教授、副教授的時候,我們非常嚴格。

我記得每一次隻要評教授,總會在我的辦公桌上出現很多很多控告信,都是幾個副教授控告另外一個副教授,有各種各樣的嫌疑,學術論文的來源有問題,和女學生關系不正常,或者曾經講過幾句不正确的話呀等等,這樣的信有很多。 仔細調查一下往往會發現,其實最有可能成為教授競争對手的那幾個副教授也互相都在寫,他們一個也不漏,他們不會兩個人合起來對付兩個人。如果有四個競争對手的話,他肯定是一個人把另外三個人全部告倒,隻不過都是用信,有的信是署名的,有的是匿名信。

我對這個現象非常的感興趣。 平心而論,他們有寫信給院長的權力。我一開始就覺得寫信是不好的,但問題是我們也不能因為寫信來取消他們評教授的權利。因為他們寫的信很可能是真實的,是以我就把它們擱在一邊了。我告訴大家,我們不理會這些信,除非你有太大的事情,你可以報警,否則不予理會這些信,我們還是看他的學術成就。

評、評、評,終于評出來了。 好,有一個60歲的副教授終于評成了教授。勝敗的關系是這樣,就是在他的教研室裡邊,另外三個副教授就成了他的敵人,而他也每時每刻防範着他們。那三個副教授都有自己的學生,學生也可能成了講師、助教。結果,評上教授的這位60歲的人成了孤家寡人。他幾乎不願意回到教研室,他匆匆忙忙地來到了教室,教完課以後就離開。有的時候中間有很長時間的休息,有的時候中間休息十分鐘,有的時候休息20分鐘。

20分鐘的休息時間他到哪裡去呢?他一般會到我們學院的門房裡邊去,冬天那兒有個火爐,還有個老大爺。好,我就做對比了,這個門房老大爺和他一樣,也是60歲,這個老大爺教育程度不高,什麼職稱也沒有,工資也比較低,但是這個門房老大爺太可愛了,他永遠開心,他的門房裡邊總是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我記得那時我還非常年輕,這個門房老大爺天天站在門口。

餘秋雨92.回歸守常的平民生态——善良、健康、快樂

今天可能學校裡邊又鬥争了,或者誰又在批判哪個老師了,被批判老師晚上離開學院,回家的時候總是滿臉沮喪,但是這個老大爺聽到消息以後,他總是站在門口,非常快樂的跟他們說要保重身體,你現在樣子還挺好,好好鍛煉吧,或者給一個受委屈的老師講,這位老師啊,我最喜歡偷偷地在做衛生工作的時候聽你的課啦,你講課真棒等等等等,是以經常會出現這個情景就是滿臉沮喪的出校門,但遇到這個當時還不是老大爺,他就是個門房的從業人員以後呢,所有的人都開心了,那麼第二天早晨我們去上班的時候,第一個遇到的也是他,他和陽光一樣,使我們對新的一天充滿了信心。

是以這個門房老大爺和那個沒地方可去的正教授相比,你說哪個人日子過得更好一點?表面上那個正教授是大大成功了,而這個門房老頭什麼也不是,但是我認為人生的天平一定有它自己的傾斜,是以當這位門房老大爺去世的時候,我出席了他的追悼會。大家知道一個學校的校長連名教授去世,他也不見得一定要到追悼會去,但是我是認真的出席了他的追悼會,并且在追悼會緻悼詞的時候說他的滿臉的笑容給這個學校帶來多大的安慰,是以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人。

而那個成了正教授的人呢?其實不太成功。這樣對比,大家就能了解我所說的成功和不成功的差別,你要把别人比下去,這種成功我們不要,而那個門房老大爺呢,他把事情做好了,他的事情是什麼?能每天對進進出出的人進行心理安慰,成了大家所有的朋友,是以他這個呢是我所喜歡的成功。而把别人比下去,在權威、财富、職稱、名聲方面把人家比下去的這個成功是我們不可取的,這就是我為什麼題詞最喜歡用的就是善良、健康、快樂,而不是一般意義的成功。

中國有個出版家叫龔曙光先生,我想出版界的人都知道他寫了一本散文集,回憶自己人生很年輕的時候的小鎮裡邊的生活,那麼平和而又那麼的辛酸,又那麼的溫暖,他希望我能夠看一看,而且為它寫幾句話。我很喜歡他在寫這些小鎮生活的時候說的一段話:

小鎮是守常的力量。春秋代序,守四時農事之常;甲子輪回,守生老病死之常。不以豐盈而得意,不以虧損而頹唐。人生的酸甜苦辣,被小鎮人在鄉野的日曬雨淋中釀成了一缸可口的醬,無論天順地利,還是天災地荒,年景雖異,生活卻一直是簡樸平淡的味道。

春茶再苦也回甘,辣酒再淡也醉人,生子是喜也是憂,死去是悲也是福。喧嚣世事淡漠看,無常人生守常過。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一代一代,說迷糊,小鎮的日子真是迷糊,說清白,小鎮的日子還真是清白。

這是龔曙光先生所寫的一段話,我不能不有點感慨了,我也是從小鎮出來的人,我們在面對大災難的時候有悲苦,有忙碌,但是最後都回到了一種平民生态,然後在這個平民生态當中,享受着自己覺得很好的味道。

這樣的一種生活,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其實是中國民間長期以來的最正常的生活。我們可以富裕,我們可以發達,但最終控制我們靈魂核心的,還是這種安安靜靜的生活。這種生活、這種生态讓中國文化長壽了,也讓我們的身心健康了,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以我給學生提的善良、健康、快樂,都和這種思維有關。

餘秋雨92.回歸守常的平民生态——善良、健康、快樂

我們如果為了打引号的、沒有标準的、沒有終點的所謂成功,把巨大的生命消耗在無聊的期盼中,這恰恰和中華文化的基本思路是無關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