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丁•路德》精要:學霸信仰堅定的改良家固執善變的解說者

作者:i瞭i

馬丁•路德虔誠的基督徒,《聖經》的堅定支援者,善于學習固執己見的改良家。使人人都有解讀《聖經》的權利,使衆信徒與聖徒,牧師,教皇人人平等;由于時代無限在改良的路上不得不借助世俗權力,而依附于世俗權力。在二戰期間為何希特勒可以給德國群眾洗腦,一方面也受路德的思想影響。世俗權力也是上帝侵權管理世間,是以屬靈信徒也要服從。

《馬丁•路德》精要:學霸信仰堅定的改良家固執善變的解說者

第1章 世事虛妄 一心向道

苦盡甘來 前途光明

1483年11月10日漢斯•路德的妻子生下了一男嬰。次日神父以聖徒聖馬丁之名為這個嬰兒施洗,是以漢斯給他的兒子取名為馬丁•路德。

漢斯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議員并有了自己公司,他與妻子一道嚴格管教孩子。馬丁4歲半就送進學校讀書學習拉丁文,在讀大學時有300名學生結束在文學院的學習時,隻有十七人通過了碩士學位考試,而路德排名第二。他們學習“三藝”:亞裡士多德的邏輯、文法和修辭。除此之外還學習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這“四藝”。

違背父命 出家修道

在光明的前途道路上,在那時社會基督教大肆渲染上天堂和下地獄兩種完全不同的景象,路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思索。在一次返校的路上,路德遇上了雷暴雨,雷聲炸響在他身邊,頓時吓得他魂不附體,他許願決志:“聖安娜,救我!我願意去做修士!”又據說路德曾患過重病,幾乎死去,因而為死亡問題所困擾。

虔誠苦修 渴求救恩

在經曆“哭泣,靜默和靜養”的考核期成為了一個見習期,經過刻苦的苦修成為一個正式修士。在兩年後1507年5月,路德獲得主理第一堂彌撒。

羅馬朝聖 幸被放逐

1507年在神學院獲得《聖經》學士學位和神學碩士學位,取得講授《聖經》和《箴言四書》。1510路德所在教會反對統一管理推薦路德前往羅馬尋求支援。此行雖然沒有完成受托之事卻讓他認識到了當時教會的腐敗和堕落。在反對聯合統一管理的内部投票中,路德和朋友投了贊成票,因為他們認為一味頑固地反對有損教會的事業,也違背了修士的順從誓言,進而被放逐到維滕堡。在維滕堡路德獲得一位出色的靈修導師:施道比茨。他贈送給路德一本珍貴的聖經,被常常不耐其煩的聽路德悔罪。

第2章上下求索 豁然開朗

路德在施道比茨的忽悠下攻讀了神學博士學位,并接替了自己在維滕堡《聖經》學院教授。

苦心孤詣 親證傳統

路德接觸的傳統大緻可以分為三種:經院哲學、人文主義和神秘主義。對于經院哲學路德曾宣傳一裡屬于“奧康學派”,即當人與上帝立下盟約,人可以憑借自己的行為,會蒙上帝悅納獲得救恩。而人文主義主張神恩合作說,認為人在救恩上仍然有主動性,人可以運用能力來完善自己,純潔自身,赢得救恩。神秘主義強調謙卑、順從,放棄自身之類的善工來獲得救恩。路德獲得聖經博士學位後是教授、主管,一方面需要講解聖經為學生答疑解惑,一方面要監督和巡視修道院。

大廈體驗 形成突破

獲得救恩的關鍵是如何與上帝建立盟約,必須獲得上帝的“稱義”才能獲得救恩。上帝存在一個主動的義和被動的義,主動的義即公平、正義,嚴厲的審判,而被動的義,人必然經受不起主動的義的審判,必然會被上帝定罪,但上帝滿懷慈悲和憐憫,他将公義賜予人類,将人看作義人,赦免人的罪。“人總是罪人、悔罪者、義人”路德在自己主管的地方推行神學理論。

在稱義的問題上,路德的思想不但與羅馬教延的正統主張不同。正統的觀點認為稱義去

除了人的罪性,使之轉變為義,得以重生,但是路德認為稱義隻是改變了人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人被上帝算作義人,人稱義之後仍然有罪,直至死亡,進入天堂後才能重生,徹底改變罪的本性。

第3章堅貞不屈 抵制“權威”

路德反對兜售贖罪券,認為隻購買贖罪券不能獲得救贖,并承認教皇的權利。

《九十五條論綱》:新時代的宣言

對于通過金錢與上帝溝通和和解的方令路德忍無可忍,他擔心這會敗壞信徒的屬機密生活,有礙教會的健康發展,于是寫下了拉開宗教改革序幕的《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

海德堡論辯:十字架神學的提出

十字架神學認為上帝隐藏在十字架的苦難與羞辱之下,他在人不堪忍受和厭棄的羞辱、苦難和死亡中啟示自身。

奧格斯堡會談:上訴羅馬和大公會議

反對路德者大談教皇的權威高于《聖經》和整個教會,而路德堅決否認這種說法,宣稱教皇也可能犯錯,如果教皇妄用《聖經》,那麼。他否認教皇高于《聖經》。最後路德另一位特使達成和解,并上書表示自己從未試圖損害教皇的權威,認可教皇的權利。

萊比錫論戰:“薩克森的胡斯”

在這一場論戰中,路德再一次否定教皇的權利,提出基督才是教會真正的、唯一的元首。羅馬教廷頒布了《逐路德出教》的著名通谕“主啊,求你起來”。當通谕被帶到德意志,很多地方消極對待,擱置不公布,甚至有些地方公開抵制。路德收到通谕,撰寫了《反對敵基督的通谕》,稱呼教皇是“敵基督”,說“我在上帝、我主耶稣及其衆天使和世人面前抗議,對該通谕中的譴責表達異議,我詛咒且厭惡它對上帝之子我主基督的亵渎和輕視。”

第4章 批判舊制 奠定新基

1520年路德撰寫了《論善工》、《緻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教會被擄于巴比倫》和《論基督徒的自由》合稱為“宗教改革的四大著作”,共同确立了宗教改革的綱領和基石

《論善工》:福音的善工觀和律法觀

成全和遵守上帝的誡命就是善工,但是人隻有相信和信靠上帝才能成全它們,使一切行為成為義的。對“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孝敬父母”等誡命進行解說。路德批評了屬靈的權威而對世俗政權态度比較寬容。

《緻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宗教改革的“出師表”

路德主張君主和諸侯上司改革推倒羅馬教會的三道圍牆:“宗教的權利在俗世權力之上,隻有教皇才能解釋《聖經》,隻有教皇能召集宗教會議。”路德推倒了三道圍牆使教皇與平信徒一樣都處在俗世的權力之下,沒有特殊權柄解釋《聖經》,也沒有權柄阻止和限制宗教會議。接着,路德提出了二十七條可行的改革建議:限制教皇和教廷權力,與世俗進行分割,強調婚姻自由,改革大學教育等等。

《教會被擄于巴比倫》:新聖禮觀

路德認為隻有聖餐和受洗兩項聖禮,其他補贖禮、婚禮和按立禮他并不否認它們是神聖得,隻是認為這些并非真聖禮,同樣強調信心在這些儀式中的關鍵作用。

《論基督徒的自由》:屬靈生活的指南

路德提出一對有關心靈自由和捆綁的命題:“基督徒是全然自由的衆人之主,不受任何人轄管;基督徒是全然忠順的衆人之仆,受任何人轄管。”

我們因信而自由,以自由之态而成衆人之住;因信而愛而困,以忠順之态而成衆人之仆。

第五章 矢志不渝 實踐真道

沃爾娒斯帝國會議:堅守真道 甘為要犯

帝國皇帝為了尋得教皇的支援決定公開審判路德,召喚路德進帝國進行辯解。路德有機會以否定自己的著作獲得無罪,然而他依然堅持真道,甘為要犯。皇帝也遵守自己的承諾,給路德二十一天的安全期。

瓦特堡的“喬治貴族”:隐居古堡 潛心譯經

在回來的路上路德被腓特烈有計謀的綁架走,化身為喬治貴族。潛心翻譯聖經,并寫信支援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實踐:革新教會 牧靈導師

改革的路線走上了偏激甚至偏激路德的路線,路德不得不親自出面主持大局。提出了推進教會的統一化、規範化的管理;普及教育;充當教會的牧師和牧師的精神導師。還提出在崇拜儀式中充分地運用了音樂。後人稱路德是會衆唱詩之父。

修士修女的婚姻:躬親示範 恩愛伉俪

42歲的路德與26歲的波拉結為夫妻。他說上帝行迹捉弄世人,用婚姻之轭俘獲了他,他要結婚了,邀請他們參加修士和修女的這場讓天使歡笑、令魔鬼哭泣的婚禮。在他看來,婚姻是陶冶德性的學校,它教會夫妻雙方忍耐和富有愛心。

第六章 嚴守立場 四面樹敵

由于路德不主張采取激進的改革革命,而隻願意進行适度的更新。并強調屬靈應該接受世俗權力的限制,不主張暴力或者暴動解決問題。在聖餐餅和酒的問題:路德主張當神父念祝聖禱文時,餅和酒的外在性質雖然還在,但其實質已經變成了基督的身體和寶血。另一個改革派認為餅和酒隻具有象征意義。導緻了改革拍的的分裂!

1546年2月18日去世

1555年《奧格斯堡帝國及宗教和約》簽訂,确立了路德宗的合法地位。

路德曾說:“我請求世人不提我的名,不稱自己是路德宗的信徒,隻稱是基督徒。路德算什麼?教訓不是我的,我也不曾為誰釘十字架。我不是,也不願做人的師傅。我和普世的教會都一同主張基督的一貫的教訓,唯有他是我們的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