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健康的“頭号殺手”,癌症常常和死亡聯系在一起。即使醫學水準發展到今天,人們仍然“談癌色變”。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其實不然,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委員會曾明确指出,2/3的癌症可以早期篩查和治愈。
癌症的防治已成為公共健康的重要議題,世界衛生組織将每年的2月4日定為世界癌症日。今年的世界癌症日以“整合衛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為主題,旨在呼籲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援和參與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事業。同時,随着“預防為主、關口前移”癌症防控戰略的提出,也讓更多人重視癌症的早期篩查和治療。而在消化道疾病領域,胃腸鏡檢查是實作早篩的重要手段。以胃癌為例,如果在早期通過内鏡進行篩查和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0%;相反,若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進展期胃癌5年的生存率僅有30%左右。
是以,癌症預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要提高公衆對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認知,進而實作癌症早篩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通過整合各醫療衛生組織和機構資源,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醫療服務。作為人類生命健康産業中的重要一環,奧林巴斯等醫療技術企業便通過整合優勢資源,為大衆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療設施和服務,讓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光學科技助力精準診斷
胃腸鏡檢查是胃腸道疾病診治的金标準,醫生通過内鏡檢查,能更直覺地對消化道發炎、潰瘍、良性和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以及肝、膽、胰腺管道系統的良、惡性病變等疾病進行診斷。胃鏡檢查就是将前端帶有攝像頭的内窺鏡通過嘴或鼻腔進入人體内,觀察食道、胃的全貌和部分十二指腸;而腸鏡則是從肛門進入,觀察整個結腸、直腸、回腸末端的情況。
然而早期消化道癌症沒有明顯症狀,如何識别微小的早癌、提升消化道早癌診斷率,成為了内鏡醫生共同的課題。作為一家以醫療為主的百年光學科技企業,奧林巴斯從1950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實用性的胃内照相機開始,讓胃腸癌診斷成為可能。為了實作精準診斷,奧林巴斯創新研發的窄帶成像技術(NBI),能幫助醫生觀察黏膜下的血管形态,尤其對于有大量血管聚集的惡性良性腫瘤位置其圖像能立體顯示微小病竈,可大大提升早癌診斷的準确率。不僅如此,通過應用3D、4K等技術,奧林巴斯開發出了高畫質、高品質的差異化産品,助力提升大陸消化道疾病的診療水準。
雖然胃腸鏡技術在不斷發展,但許多人仍對胃腸鏡檢查持有恐懼心理,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胃腸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許多人認為這一體驗十分“難受”、“痛苦”。其實随着技術的進步,現在的胃腸鏡裝置已變得柔軟纖細,大大減輕了患者的不适感。針對胃腸鏡檢查依舊恐懼的患者,還可以選擇無痛的胃腸鏡檢查,它會讓患者處于一種鎮靜的睡眠狀态,既不讓患者感到不适,又友善醫生完成胃腸鏡檢查。
奧林巴斯胃腸鏡的組成
整合醫療資源提升診療水準
在惡性良性腫瘤治療方面,不斷整合不同水準的醫療資源,才能推動癌症防治工作全面開展。對此,今年的世界癌症日倡導整合衛生資源,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實作平等醫療權。然而面對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消化道内窺鏡設施以及醫生的數量仍處于短缺的狀态,資料顯示,日本每10萬人中就有25名内鏡醫師,中國隻有2.2名。如何實作目标人群癌症早篩是一大難題,尤其是需要較高技能的胃腸鏡早篩手段。
為了解決中國内鏡醫師不足難題,奧林巴斯早在2009年起,先後在上海、北京和廣州成立了醫療技術教育訓練中心(C-TEC),通過為中國醫療人員提供先進的醫療裝置與教育訓練平台,提升其專業能力、規範術式操作,每年約有6000名醫療相關人士接受教育訓練,有效提升中國醫生對内鏡安全使用的正确認識并培養專業人才,以推廣早期篩查和普及内鏡微創手術,進而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減輕個人家庭乃至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負擔。
奧林巴斯北京C-TEC醫療技術教育訓練中心
除此之外,奧林巴斯還攜手醫療機構和行業協會,共同開展各種主題的線上或線下專項教育訓練項目,通過邀請國内外專家進行授課、病例讨論、指導和操作示範等豐富多樣的形式,提高大陸内鏡醫師的理論知識與實操能力,推動醫師培養。同時,奧林巴斯還通過網站、手機APP等平台,為大陸基層醫生提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助力中國癌症早診早治事業的發展。
開展科普教育守護健康未來
今年的世界癌症日以“整合衛生資源,醫療人人共享”為主題,聚焦癌症全程管理的核心科普知識。面對公衆防治和早篩意識薄弱的現狀,社會各界都在積極開展公益教育活動,普及癌症防治知識,以增強社會公衆的健康理念。奧林巴斯自2010年起,将每年10月定為“愛胃月”,開展豐富多彩的腸胃健康公益活動,通過科普提升公衆健康意識、提高健康素養。經過十餘年的付出和努力,奧林巴斯“愛胃月”影響人群超過一億人次。
奧林巴斯豐富多彩的“愛胃月”活動
人類與癌症的鬥争從未停止,在醫學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下,越來越多的疾病被攻克。由世界抗癌聯盟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起的世界癌症日,正全力倡導各組織間協同為攻克癌症難題做貢獻,作為關系大衆生命健康的重要産業,奧林巴斯這樣的醫療科技企業也投身于防癌、抗癌的隊伍中,通過整合自身資源探索新型醫療技術,共同推進癌症防治事業發展,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