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媽媽宋頌|第37篇育兒文章|原創

今天這篇文章,是筆者親身經曆,希望能給和筆者有類似困惑的你們,一點參考。

“家庭教育指導師”,這并不是一個新的名詞,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但,最近火得一塌糊塗,不管是業内人士還是我們這些父母們,都深刻感受到了它的熱度。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我查了一下某度指數,這個詞,在去年的12月,搜尋熱度陡然上升,堪稱現象級,為什麼突然那麼多人關注,這絕對是有原因的,我們來看看政策背景:

2021年9月1日:雙減政策正式實施。

課外教育訓練機構,迎來了寒冬,還有沒有春天,不知道。但,逐利的資本把方向從“學生課外輔導”調轉到“父母家庭教育”,圍繞家庭,他們從一個痛點(成績),迅速又找到了另一個痛點(育兒+持證上崗),即家庭教育指導師證。

宣傳語直擊父母的痛處: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持證上崗的職業。學校教育影響一代人,家庭教育影響三代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等等。

2021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家庭教育進入立法,大家仿佛發現了風口,前赴後繼的往“家庭教育”行業靠攏。借用考證企業的話:“我們自己都蒙了,最近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真的很多人報考。”

當然,我也是想要考“家庭教育指導師”證的一員,因為我也擋不住這股風,直到現在,我咨詢了不下10家教培機構,聽試聽課,曆經半個月的篩選甄别,我對“家庭教育指導師”有了新的看法。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首先,它不是資格證書。

自從2017年國家取消了一批資格證書的頒發後,像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等這樣的證書,都變成了教育訓練證書,或者叫技能證書。

什麼意思?有這個證,說明你參加了教育訓練,并且通過了教育訓練企業的考核,然後,教育訓練企業通過合作的發證機關,給你頒發一個證書。

記住,沒有最權威、含金量最高之說,因為它不是國家認可的資格證書,資格證書有哪些?比如教師資格證,律師資格證,沒有資格證,不能入行。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其次,頒證一片混亂。

我上網查了下,發證機關多的吓人,教培老師也告訴我:“你自己都可以給自己發證”,這句話就很吓人,我不敢多想,我也不好把他們一一羅列出來,稍微了解過的應該都知道。

頒發的證書,也有N多個版本,有發1個證的,有發2個證的,有時候就連同一家發證機關,咨詢不同的教培企業,看到的證書樣本都不一樣,大家想想。

再來說說教培企業,目前家庭教育指導師,個人無法單獨報名,都是通過教培企業報名,然後教培企業告訴你,他們給你發哪個機關的證書。

有的教培企業,同時可以發幾家機關的證書。1家機關的證書,同時與N多家教培企業合作。也有宣稱獨家合作的,但你多問幾家就會發現,其他家也可以頒發這個機關的證書。

然後,我就失去了甄别能力,一片混亂。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再次,價格懸殊。

有1000以下的,有2000以下的,有3-5000的,有5000以上的,看到别個還有1萬以上的。

最後,考試。

有線上考試的,有線下考試的,考試時間有固定的3、6、9、12月,也有不固定的,你學完就能考。

說了這麼多,認真總結一下:

雖然,教培企業會跟我們說:“再不抓緊報名,之後門檻就高了,要有相關學曆背景和從業經驗。“”要從初級開始考,現在直接可以考進階。“”會漲價。”……

最終我還是決定暫緩報考。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1、 父母想做好家庭教育,不是一個證能解決的。

做好家庭教育這件事,父母需要終身學習,從書本、從實踐、從人生閱曆、從投入時間和經曆……

2、 這麼容易考到的證,我暫時不要。

站在父母的角度,這個證,我希望它更難考一點,管理的更嚴厲一點,因為父母不僅要證,還要真的學有所獲,系統性的解讀家庭教育裡的方方面面。

3、 把錢花在更值得花的地方。

比如,買書,買課,自己學習。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帶孩子一起旅行。……

當然,我也不一棍子打死,如果接受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現狀,還是願意花錢學習考證,那麼,這個選擇就是一個邏輯自洽的過程,外界的聲音和對這個證的評價就變得不再重要,因為另有所圖。

雙減後,家庭教育指導師挺“上頭”,但最終我沒選

大家好,我是媽媽宋頌,家有倆男孩,關注我,一起用心做個好媽媽~專注男孩養育|媽媽成長|育兒書評|親子關系|家庭文化|媽媽自用好物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