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國際金融城最新規劃:116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2月17日,廣州市天河區舉行廣州國際金融城“十四五”産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新聞通氣會。規劃聚焦金融核心、數字賦能、場景應用示範以及産城融合發展,提出了國際化綜合金融中心、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引領區、珠江濱水活力典範區“兩區一中心”發展定位。

規劃提出,廣州國際金融城将着力以金融業為發展核心,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為推動産業數字化發展内芯,現代商貿、高端專業服務業、新興産業作為“數字+”賦能的重點産業,建構“一核一芯三翼”産業體系。

到2025年,廣州國際金融城地區生産總值将達700億元。“十四五”時期,天河區将着力推進廣州國際金融城116個重大項目建設,涉及總投資超1800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最新規劃:116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航拍圖。

最新目标

到2025年地區生産總值将達700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位于廣州市天河區東南部,北起中山大道、黃埔大道,南臨珠江,東至天河區界,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廣州沿江經濟帶、廣州科技創新軸的交彙點。

片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約8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設定起步區、東區、北區和西區四個功能片區。目前,廣州國際金融城在建甲級寫字樓25棟,建築面積約240萬平方米。

起步區已引入廣州金控、廣發銀行、太平洋保險等12家金融機構,東區已引入澳門國際銀行、酷狗音樂、尚品宅配等龍頭企業。北區數字創意産業加速發展,羊城創意産業園成為國家文化産業示範基地和廣東國家音樂創意産業基地,已集聚120多家資訊科技、文化傳媒企業。西區正加快推進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産業園、廣州T.I.T智慧園等園區建設。

此次規劃明确了廣州國際金融城“兩區一中心”的發展定位,同時還提出廣州國際金融城将着力以金融業為發展核心,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為推動産業數字化發展内芯,現代商貿、高端專業服務業、新興産業作為“數字+”賦能的重點産業,建構“一核一芯三翼”産業體系。

廣州國際金融城最新規劃:116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

其中,金融業作為片區産業核心和品牌名片,要充分發揮區内金融業高度集聚優勢,着力推動金融業多元化綜合發展,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示範區、金融科技先行示範區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财和資産管理中心城區集聚區。

新一代資訊技術在現有産業基礎上,更注重聚焦金融、商貿、專業服務業、新興産業等産業數字化發展所需的關鍵數字技術研發,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鍊、大資料和雲計算等領域。

商貿業、高端專業服務業以及新興産業更突出“數字+”業态和模式,加快培育形成産業新動能,強化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加快催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

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州國際金融城地區生産總值将達700億元;金融業核心地位突出,增加值達250億元,占GDP比重約1/3;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持續壯大,營業收入規模超300億元;經濟發展效益進一步提升,新增四上企業300家,新增稅收超億元樓宇達8-10棟。“十四五”時期,将着力推進116個重大項目建設,涉及總投資超1800億元,助力片區規劃有效落地實施。

國際化綜合金融中心

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建設

2025年目标金融業增加值達250億元

作為廣州金融中心,天河區大力發展總部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金融業已成為天河區第一大主導産業。“十三五”期間,天河區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半壁江山。

廣州國際金融城“國際化綜合金融中心”的定位,其中隐含三大關鍵詞:綜合服務、國際化以及中心。此次規劃提出,到2025年,金融業增加值達250億元,占GDP比重約1/3。

對比深圳香港,深圳主要聚焦科技金融、交易金融和深港金融合作,優勢和特色比較明顯。香港是國際航運金融中心,也是服務中國大陸走出去引進來的金融服務樞紐和視窗,這個地位不可撼動。廣州突出優勢在于金融綜合服務能力突出,尤其是服務實體經濟轉型更新方面優勢明顯。天河區發展改革局副局長張昶表示,天河區作為全市金融業最集聚區域,更應突出金融綜合服務功能。

作為片區産業核心和品牌名片,廣州國際金融城金融業高度集聚的優勢明顯。目前,金融城起步區已成功引進12家金融機構,包括廣發銀行、廣州銀行、南粵銀行、華興銀行、農業銀行等5家銀行機構的全國總部或區域總部,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太平保險、新華人壽等5家保險機構的區域總部,以及廣州金控(萬聯證券)、省産權交易集團等2家機構;東區已成功引進澳門國際銀行廣州分行、九江銀行廣州分行等2家金融機構。

廣州國際金融城最新規劃:116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被規劃為數字金融總部核心區。

天河區商務金融局副局長潘晟在解讀規劃時表示,天河區将聚焦綜合功能集聚,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尤其是服務珠三角實體經濟轉型更新能力建設,着力打造粵港澳金融合作示範區,發展供應鍊金融、科創金融、綠色金融、跨境資産管理、财富管理等特色金融。

在發展金融科技、數字金融等金融新業态方面,天河區将大力推進金融科技先行示範區建設,推動金融科技産業集聚,積極争取數字人民币試點落地,積極争取廣東數字金融創新産業園在廣州國際金融城挂牌落戶,關聯天河中央商務區,适度錯位、協同發展。

此外,天河區還将充分發揮廣州期貨交易所核心聚集作用,建設期貨特色樓宇(片區),以廣期所為核心,引導期貨交易和資産配置相關金融機構集聚,并培育發展優質的期貨經營機構、風險管理機構,健全期貨相關産業鍊。

數字經濟融合創新引領區

“數字+”賦能四大主導産業

2020年,廣州國際金融城整體納入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廣州數字經濟“1号檔案”中明确,廣州國際金融城以金融貿易等現代服務業資源優勢為基礎,大力發展數字金融、數字創意以及各種消費新業态、新模式。

在市層面的發展導向下,天河區在現有産業基礎上,将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作為天河區數字經濟發展的特色方向。

此次規劃提到,廣州國際金融城數字經濟發展定位是:做大做強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推動數字型、科技型總部集聚,關聯天河智慧城、科韻路軟體集聚區,共同打造數字技術産業化集聚區。通過“數字+”賦能金融、商貿、文化、高端專業服務業等,促進形成産業發展新優勢,加快形成數字技術賦能産業發展、産業發展助推數字技術應用的良性互促格局,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到2025年,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持續壯大,營業收入規模超300億元,“數字+”賦能效應凸顯,形成與其他産業互促發展格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5G、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充電樁等區域資訊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數字技術與城市場景深度融合,形成5-10個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廣州國際金融城最新規劃:116個項目總投資超1800億元

天河區科工信局副局長周首介紹,在推進數字産業化方面,天河區将加快推進中國人工智能(廣州)産業園等重點園區建設,以應用示範項目和優勢産業為牽引,吸引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和聯合實驗室,強化人工智能基礎軟體與算法研發,全力推動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産業集聚發展。此次,還将大力吸引內建電路設計、分布式資料庫、超融合等人工智能基礎層企業在廣州國際金融城落戶發展。

在産業數字化方面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文創領域開發,加強遊戲、動漫、音樂、影視産品、出版作品等數字文娛領域内容開發,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的數字文化企業和産品。二是加強電競産業培育,加強電競體育頭部賽事、俱樂部、戰隊招引和培育,積極推進中小型賽事、中高品質休閑娛樂電競發展,與天河智慧城、沙河片區等共同建構集賽事舉辦、内容制作、娛樂體驗等為一體的泛娛樂電競生态,全面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三是推動定制家居總部集聚,重點引進高端定制家居企業總部,鼓勵企業向産業鍊上下遊延伸,建設智慧家居體驗中心,打造全球定制家居核心區、數字定制消費體驗區。

建設進度

起步區已出讓30宗地塊

廣州國際金融城起步區西起科韻路、東至車陂路、北起黃埔大道、南至珠江岸線,總用地面積1.32平方公裡,規劃計容建築面積506.9萬平方米。起步區着眼于打造數字金融總部核心區,是廣州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15年全面啟動建設。

金融城起步區完成建設後,将提供約460萬平方米産業面積(含地下商業面積),産生約1200億産值,成為廣州市和天河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天河區住建園林局副局長曹建強介紹,金融城起步區規劃可供出讓的商業地塊41宗,目前已成功出讓30宗,用地面積31.6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築面積268.28萬平方米,未出讓地塊11宗,用地面積11.5萬平方米,規劃計容建築面積132.34萬平方米,集體物業計容建築面積37.97萬平方米。

目前,棠下新墟村民複建房已建成并回遷,棠下、石東、車陂集體物業全面推進建設;綠地中心、保利金融大都彙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保利金融大都彙寫字樓120米以下已完成驗收并投入使用,共計24.5萬平方米;平安财富大廈項目完成竣工驗收備案,彙金中心、廣州金控總部大樓、南方财經大廈、越秀金融城、城投AT090955、AT090958、AT090960地塊、金融城交通樞紐等8個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共計96.8萬平方米,預計将于今年底至2024年陸續投入使用。

此外,9個項目正在開展主體結構施工,7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啟程和員熱2個變電站及供水加壓站已建成并投産,其他基礎設施也在加快推進。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