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前不久,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召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系列年度研究成果釋出會”,提出了2021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九大動向,其中“內建混動專用發動機、機電耦合系統、大功率電機等專用部件的重度混動系統技術實作油耗降到4L/100km以下”引發關注。

自《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20年釋出以來,行業發展混動技術的熱情在極短的時間内被再度點燃,及至2021年年底,幾乎所有主流自主品牌車企都推出了自家的混動系統架構。而随着市場的發展,對混動系統專用部件的需求也成為題中應有之義。具體到電池上,混動汽車究竟需要什麼類型的電池,又是什麼因素決定着市場的選擇?這些問題少有人談及,但卻很有必要深入探讨。

1

混動汽車

平台化成為趨勢

混動熱潮席卷而來,多家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技術和産品方案,但“混動”這一個語義包含了太多内容,不僅普通消費者容易一頭霧水,即便業内人士想要在某一語境下厘清所指恐怕也需費一番工夫。目前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歸入了新能源汽車序列,而混合動力汽車(HEV)則屬于節能汽車的範疇。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根據工信部2020年6月釋出的《關于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的決定》,插混汽車可以獲得1.6個新能源汽車積分;而混動汽車(HEV)則歸入“低油耗乘用車”;同時,“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低油耗乘用車的生産量或進口量分别按照其數量的0.5倍、0.3倍、0.2倍計算”的規定也堅定了企業發展混動技術的決心。

從市場回報情況來看,比如2021年12月,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當月純電動汽車産銷量分别為43.4萬輛、44.8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插混汽車産銷量分别為8.4萬輛和8.2萬輛,同比增長1.6倍、1.2倍,其中,比亞迪、理想汽車、上汽大衆、寶馬、上汽乘用車是主要的市場參與者。另據相關機構的統計,2021年上半年,大陸混動乘用車(HEV)銷量合計約為24.7萬輛,同比增長72%,代表企業以本田系、豐田系為主,自主品牌車企暫未取得較大突破。

在行業政策及市場發展的背景下,大部分自主品牌車企推出的混動系統架構,都從整車開發設計的一緻性,以及市場營銷等不同角度出發,将目标定位在實作包含混動(HEV)和插混的“大一統”混動技術發展上。

以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為例,據官方介紹,該系統內建了1.5L/1.5T混動專用發動機、發電/驅動雙電機、定軸式變速器、雙電機控制器、內建DC/DC。“由于混動(HEV)和插混系統都是由高效率混動燃油發動機、高內建度雙電機混動變速器、高效能混合動力電池三大部分組成,擁有相同的架構,是以檸檬混動DHT可以适用于這兩種動力形式。”長城汽車相關人士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

2

不同混動構型

電池需求各異

“混動對于零部件的需求非常獨特,從大的構型來看,混動(HEV)和插混汽車對于電池的要求與純電動汽車大不相同,而前兩者之間又有不小的差異;同樣是發動機和變速器,混動汽車的需求與傳統燃油車也是截然不同。”廣汽乘用車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産品技術室主任劉建國介紹道。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蜂巢能源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純電動汽車采用能量型電池,插混汽車采用能量兼功率型電池,而混動汽車(HEV)采用的是功率型電池。目前,純電動汽車在純電模式下行駛裡程一般超過350km,前期在補貼政策的影響下,企業主要追求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電量普遍大于40kWh。電池電量大對功率有較大貢獻。是以,除低SOC、低溫等極限情況外,純電動汽車對功率密度需求普遍不高。

插混汽車具備純電動和混動兩種模式,前者針對城市通勤的使用場景,後期兼顧長裡程需求,解決裡程焦慮。插混汽車在純電模式下行駛裡程一般為50~80km,電量普遍不大,根據産品的不同定位,配套電池的電量為8~25kWh。

換句話說,對于插混汽車,企業一般會綜合考慮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能量密度與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相比略低,功率密度是其1.5~2倍;而且,為保證混動模式的動力性及助力性能,SOC使用範圍一般為15%~95%;同時,因車輛兼具純電動及混動特性,也需要特别關注純電動裡程的占比,在80km每循環的前提下,純電動裡程占比高,對電池循環壽命的挑戰較大。

混動汽車(HEV)的電池主要用于加速助力及能量回收,電量普遍較小,根據車型不同,約為0.8~2.1kWh;此外,由于僅有混動模式,其對電池的功率及循環壽命有很高的要求。

“增程式插混汽車由于發動機不直接參與驅動,而是依靠電機,對電池也有自己的要求。”劉建國補充道,增程式插混技術路線中,發動機(增程器)僅用來發電,車輛電控政策相對簡單。

“由于增程式插混汽車對電池電量需求較大,純電動模式下行駛裡程一般要達到200km甚至更長,增程器在高效率區間發電,延長車輛的續駛裡程,比對40kWh或更高電量的電池,通常采用高能量密度電芯進行方案設計。”蜂巢能源相關人士表示。

3

追求安全、高倍率、長壽命

不過,記者也了解到,遵循整車企業的設計思路,不同混動構型對電池的需求也有共性可循。“目前,自主品牌車企常見的混動技術路線,基本還是動力分流和雙電機串并聯兩大類。從這個角度來看,行業對于混動電池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一緻性。”劉建國認為。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科力遠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混動技術更關注電池的瞬間功率、脈沖循環壽命、月曆壽命及低溫啟動性能等,需要的是更具瞬間爆發力的功率型電池。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核心是能量密度、成本、循環壽命和安全性,更傾向于擴大續駛裡程優勢,需要的是可持續輸出的能量密度型電池。”

“電池的安全性始終是整車企業的首要關注點。現階段,在混動汽車(HEV)的電池選型中有兩條比較主流的路線,一是鎳氫電池,一是NCM523三元锂電池。插混汽車采用的一般為三元锂和磷酸鐵锂電池。”劉建國告訴記者,“無論NCM523锂電池,還是鎳氫電池,都已有大量的應用實績,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那麼,排在第二位的關注點就是如何幫助混動系統及整車盡可能的省油。以混動汽車(HEV)為例,研發人員需要通過各部件的配合,讓發動機始終在最節油、最經濟的工況區間運作,需要關注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對比來看,一般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放電倍率約為1~3C,而混動汽車(HEV)專用電池的放電倍率要達到10C。”

除此之外,混動汽車(HEV)專用電池的循環壽命非常重要。劉建國介紹說,從設計經驗及測試結論來看,電池充放電深度一般為40%~80%,但由于在行駛過程中需要頻繁充放電,循環壽命一般要超過2萬次(約等于30萬km的行駛裡程),而這一名額(盡管充放電深度有所不同)在純電動或插混汽車上約為2千次。

科力遠相關人士佐證了這一觀點:“不同混動車型以追求發動機效率最高目标來制定電池配套政策。功率分流路線以發動機為主,以動力電池為輔,需要快速大功率放電能力的電池;串并聯路線以電驅動(動力電池)為主,以發動機為輔,對電池的功率要求更高。”

“自主品牌車企的混動架構,以雙電機串并聯路線為主。插混汽車由于有更長的純電續駛裡程,必然會要求一個容量較大的電池包,電芯一般70Ah左右,而混動汽車(HEV)的電池容量隻有5Ah左右。這意味着,混動電池要在體積小的前提下,做到較高的充放電倍率,對隔膜、電芯、塗層材料等關鍵部件要求更高,加工工藝也會更複雜,精度誤差控制要更精确。”劉建國解釋道。

4

混動市場的電池博弈

随着不同技術路線混動汽車的發展,相關整車的電池配套正沿着各自的産業邏輯不斷進化。通過比亞迪超混系列車型的上市,刀片式磷酸鐵锂電池開始在插混汽車上應用,而混動汽車(HEV)領域,本田大量應用三元锂電池,豐田還堅持着鎳氫電池路線,并不斷進行新的嘗試。這是原有格局出現變化的信号,抑或是一種新博弈的開始?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三元锂、鎳氫、磷酸鐵锂電池在特性上各有所長,三元锂電池能量密度高,但成本也較高;磷酸鐵锂電池成本低,穩定性好,但低溫下放電性能相對較差;鎳氫電池環保、可靠性更高、充放電倍率高,但能量密度再次之,且有一定記憶效應。”劉建國表示,“是以,整車企業還是要根據車輛設計要求,系統考慮電機、電控、發動機、變速器等重要零部件後再選擇電池類型。”

科力遠相關人士介紹道:“混動汽車(HEV)專用電池目前可在零下30℃環境下快速低溫啟動,淺充淺放下能做到循環壽命1萬次以上,相當于與汽車同壽命或行駛20萬km。鎳氫電池具有高安全、長壽命、大功率、寬溫域、易回收等産品特點,其正極由球鎳制成,負極活性物質則由儲氫合金構成,屬于相對穩定的材料,堿性水系電解液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不會發生爆炸燃燒事故;淺充淺放狀态下循環壽命可達1萬次以上;在零下40℃~60℃環境下保持高倍率充放電。”

記者整理相關資訊後發現,作為混動汽車市場重要一極的豐田,采用了THS功率分流技術路線,并堅持以鎳氫電池為主,其混動車型的經濟性、安全性、耐久性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而2021年8月,由科力遠與豐田中國、新中源和豐田通商等合資成立、專門生産供應鎳氫動力電池的企業科力美,完成了最新一期擴産,總産能達到48萬台。由此可見,在一定時期内,鎳氫電池對于混動汽車(HEV)的發展意義仍十分重要。

“三元锂電池在低溫、功率密度等領域有一定優勢,在插混和混動汽車(HEV)上均有比較廣泛的應用;磷酸鐵锂電池則主要應用于插混汽車。”蜂巢能源相關人士表示。

5

未來多技術路線

仍将共存

“大陸幅員遼闊,跨越了多個氣候帶,單一技術路線無法應對複雜的工況需求。比如,在東北三省等冬季溫度較低的北方區域,锂電池充放電性能都會下降,影響車輛運作狀态。在高熱地區,過高的溫度也會給電池的安全性帶來考驗。鎳氫電池具備更好的低溫性和穩定性,由于采用堿性電解質水溶液,工作溫度可以低至零下40℃。”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科力遠相關人士認為,“從技術角度講,鎳氫、三元锂、刀片式磷酸锂電池各有其使用場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混動架構。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和寬溫幅等關鍵性能名額的平衡上進行客觀分析,鎳氫電池和锂電池并不是替代關系,在很長的時間内,不同體系的電池技術将長期共存,并在各自适用的細分市場領域創新發展。此外,從全球電池材料資源特性以及大陸的資源禀賦來看,不同材料體系的動力電池共同發展,對于緩解電池材料供需、實作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新能源汽車都以提高續駛裡程為目标,動力電池在向CTP(無模組)方向發展。刀片電池隻是一種電芯的結構形式,能提高電池系統的空間使用率,相同空間實作更多的電量儲備,提升了磷酸鐵锂電池車型的競争力。短刀電池布置靈活,相容性更好,是我們未來産品的重點布局之一。”蜂巢能源相關人士也較認同不同類型電池将共存的看法。

從整車企業的角度來看,未來混動汽車的發展趨勢是一個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在劉建國看來,理論上,随着“綠電”比例提升,純電動汽車的應用規模将不斷擴大,進一步展現出節能減排的優勢。插混汽車在短期内還會享受新能源汽車政策紅利,首先在一些區域市場能夠獲得專用牌照,享受使用便利,其次目前依然享受免購置稅政策。

另外,由于插混汽車“可油可電”,不少消費者出于對消費習慣和使用場景的考慮,對其情有獨鐘。而且,在這一細分市場将出現長續駛、短續駛版本共存的情況。不過,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混動汽車(HEV)是幫助傳統燃油車實作碳達峰目标的重要途徑。“以廣汽傳祺GS8為例,配裝混動專用發動機的HEV車型,2噸多的整備品質NEDC油耗5.3L/100km相當優秀。”他說。

科力遠相關人士告訴記者,2021年,大陸混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21.6%,國内外車企紛紛加快了混動布局,技術路線和車型不斷豐富,帶動配套專用電池的市場規模持續提升,1~3年内的市場占比有望達到20%。“‘雙積分’等行業政策将有效提升車企發展混動的積極性。混動将成為快速替代燃油車的最佳選擇,配套專用電池的市場規模有着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混動電池将朝着耐久性更強、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功率更大的方向進化,由此帶來更好的經濟性與行駛體驗。”

文:馬鑫 張雅慧 編輯:龐國霞 版式:王琨

混合動力汽車需要什麼樣的電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