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負面纏身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終于迎來了一個好消息。FF官方宣布與Myoung Shin簽定合約,後者将在南韓于2024年開始生産FF的第二款電動車型FF 81。同時法拉第未來還宣布,計劃于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量産FF 91。

公開資料顯示,Myoung Shin是一家總部位于南韓群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整車制造商。它在南韓、美國、中國等多個國家設有工廠,擁有規模性和靈活性的生産能力,成立近40年已經連續為戴姆勒、現代起亞、雷諾日産、特斯拉等全球知名車企提供核心零部件。
合約内容顯示,Myoung Shin将按照法拉第未來的預期産量,為FF 81提供足夠的生産能力和産能。據了解,盡管FF 81依然主打智能與豪華,但是為了在短時間内實作走量,并且大規模覆寫市場,這款新車的價格會下探30萬元區間,其産品定位将會遠低于售價高達上百萬的FF 91。
此FF 81非彼FF 81
FF上市檔案顯示,它旗下的FF 91作為對标勞斯萊斯、邁巴赫的旗艦車型起售價就已經高達18萬美元,這一定價加上稅收,到國内的總費用預計将會達到200萬元左右。如此高昂的售價也就注定了FF 91隻适合站在神壇上,它的産品力再強,它的閱聽人也無法讓FF實作盈利。
是以,FF必須要在FF 91之後繼續推出更加低端,能夠走量的車型。事實上FF确實規劃了FF 81、FF 71等相對低端的階梯式産品線。然而在小雷看來,未來在Myoung Shin工廠代工生産的FF 81絕對不會是FF原本規劃的FF 81。
盡管在FF此前的産品規劃當中并沒有對FF 91、FF 81、FF71等車型進行明碼标價,但是我們隻要稍加分析,都能看出其中的不合理性。
小雷曾經對FF的産品價格作出過預測,FF91作為旗艦車型,它主要負責撐起品牌駕駛,主攻100萬元級别以上的市場,FF81負責70-100萬元價位段,而FF71則負責40-70萬元的價位段。
至此,這三款車型即可形成一條完整的高端汽車産品線。未來如果需要開發跟低端的車型,那麼FF隻需要按照這個規律繼續延順,推出FF 61、FF 51即可。
按照小雷此前的預測規律,如果FF81的定位不是僅次于FF 91,而是直接殺進30萬元級别這一目前競争最為激烈的高端電動車價位區間,那麼它未來它的FF 71車型不得直接跟五菱宏光MINI EV展開競争?假如真是這樣,那麼FF憑借FF 91以及近幾年百億資金建立起來的高端優勢瞬間就會蕩然無存。
FF之是以會将FF 81的定位定在30萬元級别,并且一改FF 91的量産模式,采用代工模式進行量産,主要是因為已經内外交困的FF缺少資金支援。它既需要一款能夠快速走量的車型來刺激市場對其的信心,也需要将通過代工模式轉移成本與資金上的壓力。
30萬的FF 81是一柄雙刃劍
在小雷看來,倉促推出的FF 81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可能緩解FF的燃眉之急,也有可能是一次自掘墳墓之舉。
小雷認為,FF之是以将FF 81的定位下放到30萬元級别,主要是這個價位的高端汽車市場已經趨近成熟,FF 81向這個市場發起進攻可以省去不少試錯空間。要知道,目前已經有不少車企對30萬元價位區間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探索,并且也有了諸多的成功案例。
事實證明,無論是傳統車企旗下的比亞迪漢EV,還是造車新勢力當中的小鵬P7,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以理想ONE為首的增程式混動車型,在這個價位段當中都有着不俗的銷量表現。
另一方面,FF 81 30萬元級别的定價也就意味着FF将走下神壇,走向消費者。要知道,此前FF的産品規劃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制定的,而如今卻是形勢比人強。FF此前的産品規劃并不适合現階段的FF,是以它想要走出困局,謀求活路就必須要放下身段。
至于FF 81定價30萬會帶來的弊端則主要展現在品牌、産品這兩個層面。
在品牌層面,小雷認為售價30萬元的FF 81将會直接摧毀FF的高端靈魂。要知道,在從115萬起售的FF 91到30萬左右的FF81這兩款車型的推出過程中,受傷最深的就是FF 91使用者,而FF 91使用者又是FF最死忠的粉絲,最堅定的支援者。毫不誇張的說,相比起FF的投資者,FF 91使用者才是用鈔票陪着FF走過至暗時刻的那一批人。
對于FF 91使用者而言,他們要麼就是一起陪老賈做夢的死忠粉,要麼就是在下訂之初可能真的是相信了老賈的鬼話,認為FF這個品牌在動力上能夠腳踢法拉利,在豪華上能拳打勞斯萊斯。
然而,售價僅為30萬左右的FF 81卻狠狠地往他們臉上扇了一巴掌,告訴他們FF最終對标的可能隻是蔚來、小鵬這類原本讓它們不屑一顧的造車新勢力,而他們隻是被FF狠心收割的韭菜。
從産品層面上來看,這款定位在30萬左右的FF 81并不符合此前FF的産品規劃。顯然,從目前來看,這款車型就是FF在困境之下臨時抱佛腳才急于推出的産物。在小雷看來,一款沒有經過精雕細琢而倉促推出的産品,很難在競争激烈的30萬元價位區間擷取競争力。
要知道,FF 81最快也要到2024年才能量産上市,而它的競争對手産品力經過數年發展也會更加趨近成熟。無論是站在品牌知名度的角度上來看,還是成品成熟度的角度上來看,2024款漢EV、2024款小鵬G9,或者更多大廠出來的最新産品都會是更受消費者待見的選擇。
另外,即便Myoung Shin真的具備幫助FF 81在2024年實作量産的實力,如今内外交困,風雨飄搖的FF也未必能夠堅持到2024年。
FF能否熬到2024年還是個未知數
FF想要熬到2024年,首要任務就是先如期将旗下首款車型FF 91量産傳遞。按照FF首席執行官畢福康在2021年7月份上市FF上市日的說法,FF将在上市後的第9個月傳遞第一台FF 91,在第12個月實作量産。這也就意味着,FF要在今年7月份實作大規模量産傳遞。在小雷看來,7月份能否大規模量産FF 91就像是FF的一場大考。
如果能夠做得到,即便這款車型的三百張有效訂單給FF帶來的營收如同九牛一毛,但是卻對外将增強投資者與消費者對它的信心,對内也可以提升FF内部的士氣。
按照常理來說,“如期傳遞”并不是一個多高的要求,但是對于如今的FF而言,小雷卻認為有點懸。
要知道,FF 91原計劃是在2018年就應該完成量産上市,如今即便它真能夠在2022年7月份實作“如期傳遞”,也已經意味着這款車的傳遞時間整整推遲了4年。是以在很多人看來,“如期傳遞”就像是FF創始人賈躍亭口中的“下周回國”一樣不靠譜。
另外,在2021年12月8日的線上投資者溝通交流會上,FF第一次想偉傑展示了它的工廠建設進度。據了解,直到12月份,FF加州漢福德工廠才剛剛完成準量産車的生産裝置安裝,并且獲得生産使用資質。
在畢福康看來,這或許是一個喜人的進展,但是在小雷看來,這樣的進度還不夠快。要知道,生産裝置的安裝、生産資質的擷取都隻是一家工廠具備能力的基礎條件。
在安裝了生産裝置之後還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對裝置進行調試,在汽車量産出來之後也還需要對其進行測試。總而言之,想要如期完成量産傳遞,FF還得再加把勁兒才行。
另外,在FF上市之前,有專家稱FF上市後的市值預期将會達到4000億人民币,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家萬億市值的獨角獸。然而,上市後的FF卻成功地打腫了這位專家的臉。FF雖然在2021年7月22日就完成了挂牌上市,但是它在股市上的情況卻并不樂觀。
FF在上市當日的市值達到了45.1億美元,但是這也是它上市以來的市值最高點。如今,FF的市值已經跌到了13.79億美元。由此可見FF非但沒能在股市獲得資金,反倒是把自己上市時投入的30億美元本錢都賠進去了。
在小雷看來,FF 91能否如期傳遞已經成為了FF在股市上為數不多的市值增長點,如果這款受萬衆期待的車型能夠如期傳遞,那麼它的市值有上漲的可能性。反之,FF甚至有可能在上市一年之後就面臨退市的風險。
總結
沖擊低端市場是任何一個高端品牌實作走量的必經之路。是以,30萬元級别的車型肯定會出現在FF的産品規劃當中。然而,按照FF此前的産品規劃,FF81絕不會是一款30萬元級别的車型,現在這款FF81的出現打亂了FF此前所有的産品規劃布局。
FF81或許能夠救FF于水火之中,但是危機重重的FF能否熬到2024年FF81量産還是一個問題。是以,在小雷看來,目前FF要做的就是猥瑣發育,保命要緊,千萬别浪。
注: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