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薛寶钗用四個字,說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難怪薛家賴在賈府不肯走

作為一位貴族小姐,薛寶钗小小年齡,就承擔了很多自己不該承擔的職責。

薛寶钗用四個字,說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難怪薛家賴在賈府不肯走

當年薛寶钗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她也是父親的掌上明珠,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以做任何一件自己最喜歡的事,可以偷着看自己喜歡的書,可以跟着父親學習畫畫寫字,可以在父親膝下盡情地撒嬌。薛寶钗的童年,可能比《紅樓夢》中任何一位千金小姐的童年,都要幸福。

可是,這種幸福的生活,随着薛父的過世,戛然而止。随之而來的,是這位養尊處優的貴族少女,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享樂,開始承擔起家中生活的擔子。

自父親死後,(薛寶钗)見哥哥不能體貼母懷,她便不以讀書為事,隻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彼時的薛寶钗,也不過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父親早逝,哥哥不成器,母親沒什麼文化,家裡有許多生意要料理。可想而知,其實此時的薛寶钗,已經成了薛家的半個“頂梁柱”,不僅要幫着母親參謀家裡的生意,還要三更半夜做針線活計。

關于這一點,薛姨媽後來也曾經和林黛玉說過,“你這個姐姐,就像鳳姐兒在老太太跟前一樣,有了正經事,就和她商議,沒了事,幸虧她開開我的心”。

因為家中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薛寶钗還開始厲行節約,她摒棄了所有的“富麗閑妝”,穿着樸素,不用花兒粉兒,連卧室也總是布置得非常樸素。因為這種風格,薛寶钗還曾經遭到了賈母的“嫌棄”。

薛寶钗用四個字,說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難怪薛家賴在賈府不肯走

可是,這真的是薛寶钗想要的生活嗎?絕對不是,她曾經說出了四個字,透露出什麼樣的人生,才是自己最向往的,最渴盼的。

寶钗道:“還得我送你一個号吧,有最俗的一個号,卻與你最當。天下最難得的是富貴,又難得的是閑散,這兩項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貴閑人’也罷了。”

這是探春開辦了“海棠詩社”之後,衆人都在給自己取号時,薛寶钗送給賈寶玉的号。從薛寶钗的口氣中不難看出來,“富貴閑人”,才是她最向往的生活。手裡永遠不缺錢,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想想就覺得太美好。

這種美好的生活,對于賈寶玉來說,是唾手可得,對于薛寶钗來說,卻根本不可能。還是那句話,她要幫着母親打理家中的生意,還要有事沒事哄着母親開心,每天晚上還要打點了針線活,在房間内做女紅。

薛寶钗用四個字,說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難怪薛家賴在賈府不肯走

兩個女人,終究撐不起來薛家的生意,薛家的經濟狀況日漸局促,薛寶钗的節儉風也越來越明顯,甚至因為一個碧玉佩,提前開始教育自己未來的弟媳婦邢岫煙:“……這些妝飾原出自富貴人家的小姐,你看我從頭到腳可有這些富麗閑妝?然七八年之先,我就是這麼過來的,如今一時比不得一時了,是以我都自己該省的都省了……咱們如今比不得她們了,總要一色從實守分為主,不比她們才是。”

富貴和閑散,是薛家最缺少的,但又是賈家最不缺的。一心想過上“富貴閑人”生活的薛寶钗,自然不願意離開賈家。更何況,還有所謂“金玉良緣”的說法。若是能成就了“金玉良緣”,她薛寶钗自然就成了寶情婦奶,就可以和丈夫賈寶玉一起,過上“富貴閑人”的生活,再也不用每天操心勞碌,還要想法設法儉省節約。

而且,很顯然,不僅僅是薛寶钗有這種想法,她的母親薛姨媽也是抱着同樣的念頭不肯放棄。是以,雖然最初薛家進賈府時,隻是說要與姐姐王夫人好好聚一聚,說幾天話,但是自從他們住進了賈家,就再也不肯走了。

富貴閑人的生活,就在眼前晃蕩,讓薛家人羨慕不已,他們肯定要長長久久地賴在賈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