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行通濟、打船燈、燒火龍……提花燈笑盈盈

行通濟、打船燈、燒火龍……提花燈笑盈盈
行通濟、打船燈、燒火龍……提花燈笑盈盈

元宵夜,數十萬佛山人高舉風車手拎生菜踏過通濟橋。南都記者 鄭俊彬 攝

行通濟、打船燈、燒火龍……提花燈笑盈盈

汕頭澄海民間,慶豐年。南方新聞網供圖

行通濟、打船燈、燒火龍……提花燈笑盈盈

廣府廟會,醒獅表演,熱鬧非凡。 南都記者 梁炜培 攝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進制複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在廣東,過元宵節又叫做“過十五”,每年的這天可以說是一年當中活動最多、氣氛最熱鬧的節日。那麼廣東的元宵風俗你知道多少呢?

廣州

廣府廟會

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的活動就是廣府廟會,它是廣東省漢族傳統民俗文化,為期7天的廟會,涵蓋了十餘種主題活動,包括醒獅助興,舞龍燈表演等,熱鬧非凡。通過廟會的方式,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傳播廣府文化,熱鬧程度一點不亞于大年初一。

深圳

吃大盆菜

福田“大盆菜”是一種流傳于深圳市福田區下沙村、石廈、新洲、沙嘴等15個城中村的元宵節習俗。元宵佳節,同村鄉親、居港同胞、海外鄉親和社群來深建設者同吃團圓的“大盆菜”,凝聚親情鄉情。

珠海

三竈鶴舞

鶴舞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或元宵慶典表演,分布在珠海市金灣區三竈,源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鶴舞表演時伴有打擊樂,氣氛歡快而熱烈。

汕頭

慶豐年

“賽大豬”是汕頭澄海一種傳統民間慶豐年的儀式,為的是祈求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每年元宵節,這個儀式都要持續一天一夜,結束後還會舉行恭請本境衆神巡遊的儀式。

佛山

行通濟

通濟橋橫跨佛山湧,是通往順德、番禺的必經之路,也是佛山商貿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以,佛山商家為求來年生意順境,便行通濟橋讨好意頭,後漸成習俗,并衍生出“行通濟,無閉翳”這一俗語。

韶關

鬧燈

翁源有“鬧燈”的習俗,分“上燈”和“鬧燈”兩種。“上燈”是在元宵前把燈籠挂在家族祠堂裡的大樑上,然後把灌滿煤油的煤油燈盞點亮放到燈籠上,再放鞭炮為“上燈”。等到元宵節當晚則是“鬧燈”,家主會邀請親朋好友在當天大擺宴席,晚宴後燃放鞭炮助興。

河源

打船燈

“打船燈”是客家特有的節慶活動。表演雙人船燈時,一人藏身船艙以挎帶扛起船燈,船頭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槳邊劃船邊行邊說唱,表演各種船燈小戲;單人船燈船體較小無船篷,由演員一人挂在肩上,邊劃邊唱邊舞蹈。

梅 州

燒火龍

豐順縣的埔寨鎮,每年元宵晚上會舉辦“燒火龍”活動,至今有300多年曆史,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每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扮龍蝦、扮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火龍遊走在人群中,并噴射出各種絢麗的煙火,場面壯觀!

惠州

吃魚龍

惠州傳統美食—魚龍,其實就是年糕,有甜鹹之分,新年期間一定會出現,有不少地區會在元宵節當日吃“魚龍”,寓意甜甜蜜蜜、步步高升。

汕尾

營老爺

将神明從廟裡面請出來,端坐神轎,由村民擡着遊村走巷,以淨土驅邪,祈求風調雨順,全村平安。新婚和生有新兒女的男子打頭陣,作為“營老爺”的主力。

東莞

吃香丸

元宵節東莞人有“結緣”的風俗。香丸,即結丸,與結緣同音。正月十五當天家家戶戶必用紅紅白白的“結丸”祭祀,待親戚朋友互相串門時,送他們“香丸”,吃後就代表以前的恩怨一筆勾銷。目前,吃香丸的風俗已經少有人家持續,但在元宵這天的擺台上,還能看見兩三包紅色白色的香丸,表示與神結緣。

中山

燈酒宴

中山自古就有春節過後開燈、挂燈、唱燈歌和設燈酒宴的習俗。如今南頭鎮依然保留着這一獨有的習俗。每年從農曆十二月開始,由村中的長老負責訂制39盞花燈,之後陸續舉行“開燈”、“祈福”等活動。到了正月十六日上午,還要進行祈燈儀式。

江門

鹹湯圓

過去新會大鳌等地河湧密集,水上人家每到元宵節,就用蝦米、青菜、肉絲等,制作出“鹹湯圓”,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吃“鹹湯圓”是江門地區一大特色。

陽 江

仙師公

元宵節,在陽春市三甲鎮由當地村民組成一支鬧元宵隊伍,簇擁着村民心目中的“仙師公”(對一方神靈的稱謂)出行,沿途所到之處,鞭炮聲噼裡啪啦,鑼鼓喧天。

湛江

舞人龍

每逢元宵,湛江市東海島的東山鎮必連舞幾個晚上“人龍”。東西兩街戶戶張燈結彩,萬人空巷,熱鬧非凡。東山鎮人龍舞獨具特色,被譽為“東方一絕”。

茂 名

年例

“年例”是茂名農村的第一大節日,是娛神祭祀的節日。茂名人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出門在外的人,春節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趕回來。

肇慶

包公送福

元宵當晚有花式醒獅、太極劍、詠春拳、刀棍國術加旌旗隊等精彩表演,“包公”還将連同四大護衛及“展昭”霸氣出巡,為市民派送喜慶福袋,大大氣氣地“鬧”一番。

清遠

火麒麟

每年元宵夜,清遠英德大灣鎮熱鬧非凡,火光四射。由火麒麟、飄色和花燈組成的大灣傳統元宵節目,當天就有光着上身的年輕人在火光中舞動着火麒麟,圍觀村民中傳出陣陣歡呼聲。接着就沿街巡遊、挨家舞拜。

潮州

吊喜燈

元宵節潮汕家家戶戶有點燈、吊燈的習俗,因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和添丁是近音,故潮人認為點燈即為添丁的佳兆。如果當年有添丁的人家,自農曆正月十一日起,就陸續到鄉中宗族祠堂挂燈。

揭陽

做丁桌

在揭陽的鄉村,上一年添丁的人家,元宵夜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席式有兩種,一是用好多隻方桌并在一起,形同龍船,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飯,叫“龍船席”;二是無論鄉裡人、過路的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下一批客人接連不斷地上來吃,主人不斷地續上菜肴,叫“走馬席”。

雲浮

搶花炮

新興縣搶花炮的習俗曆史悠久,相傳始于明末清初,至清乾隆末年開始流傳并世代相傳,一直延續至今。搶花炮又名“燒大炮”,經過多年演變,現在已經形成了集燒炮、搶炮、舞獅、八音、曲藝、歌舞表演等于一身的群衆文化活動。

統籌:朱林

綜合:南方+、南方雜志、南方新聞網、廣州日報、鶴山釋出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