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有人說生活要多用一點“半糖主義”。尤其是對于自己愛的人,更是這樣。

那麼什麼是“半糖主義”呢?

所謂“半糖主義”,就是把一半的愛給對方,而另一半地愛給我們自己,通俗地來說,就是愛别人的同時,也愛我們自己。

而不是把所有的愛都給對方,自己一味地付出。正如有人說過,聰明的人對待另一半從來都不是靠拼命付出,而是靠既愛自己又愛别人,這也是持續保持新鮮感的一種秘訣。

确實是這樣,一方一味地付出,最後大多數收獲的是不被珍惜。就好比是一個把所有感情,都給了對方,願意為對方付出所有,在外人看起來,他的感情是真的,确實他也付出了很多。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但是在對方看來,你的愛是唾手可得的,他是能夠輕易讓你付出的,那麼他就不會去珍惜你了, 因為隻要他想随時都能夠從你的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沒有了愛的價值。

可是我們要知道的是,決定我們感情的并不是你對他有多好,而是你對他的方式,這才是決定我們感情發展方向和品質。

就好像是我們生活中的男男女女,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明明我是那麼地喜歡他,為了他付出了所有,可是最後為什麼還是以遺憾告終。

這也就是因為我們的相處方式出現了問題。人有時候就真的是這樣,一個人對你越好你就越是不會去珍惜。

可能一開始你還會感動,可是當時間長了以後,你就會覺得他這樣地付出好像就是應該的。就好像是擁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一樣。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記得看過一部電視劇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裡面的主人公小莫就是這種性格的人。在工作機關中,他的形象就是屬于“老好人”。他一直小心翼翼地和同僚相處,不管是新同僚還是舊同僚。隻要是他們請求他幫忙做事,即使是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也不會拒絕。

可是這換來的并不是同僚的尊重,反而被同僚給邊緣化,善良、真誠地消磨,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同僚的請求,可是最後卻被當成了理所當然。

劇中有這樣一段讓我記憶特别深刻,他身邊的同僚們都在KTV唱歌,有一個人想到有東西沒有做,就打電話給小莫,問她能不能幫自己做一下ppt。而當時的小莫已經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還是回答“好的”。

可是他這樣地去讨好,換來的卻并不是大家的喜歡,反而是忽視和理所當然,認為這些都是他應該要做的事情。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這其實和我們的感情相處何其相似,愛也是需要有度的。這個度其實就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你不能通過傷害、委屈自己,來獲得别人的愛。要知道這樣的愛情并不是好的愛情。真正好的愛情應該是勢均力敵,而不是委曲求全。

記得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提出,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也就是說,我們在交往的過程中都是在尋找一種平衡,比如情感、物質或者是其他的平衡。

我們更多的時候希望的是在相處的過程中,付出和收獲是相似的,至少不能夠相差太多。而當這平衡被打破之後,時間長了,人終究是保持不了自身心理上的平衡。

于是就會想,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可是獲得的卻那麼地少,你是不是已經不愛我了,于是這段感情就會出現問題。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畢竟,情感關系說到底也是人際交往。如果你想要實作人際交往最優化,那麼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就尤為重要。

而影響相處模式的重要因素就是你給對方的。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注意的是,不要輕易地給對方,要知道給對方什麼樣的東西,該給對方的一定大方地給對方。

說白了就是,你的付出應該讓對方覺得得來不易,這樣對方才能夠珍惜。而給的人應該是懂得你的付出,并且會給你回應。同時你們也不會吝啬付出。

是以,我才會一直去強調,不是說對他好,一味付出,就是真的喜歡或者是愛。愛并不是靠誰給得多就證明誰最愛。

愛情應該是互相平衡的,就像是我們學的能量守恒定律一樣,愛情也是一樣。也需要達到平衡,隻有這樣才能夠持續正常地運作。

成年人的愛應該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

也就是說你對他好的同時,也要告訴對方你應該也是要有回應的,而不是一個人的付出。這并不是說感情需要計較。

這裡所說的是,兩個人的感情應該是勢均力敵,互相的付出。能夠時時有回應。而不是一個人單向地付出,愛應該是雙向的。

而想要做好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半糖主義”。也就是一半愛自己,一半愛别人。正如有人說過,感情裡面弱勢的一方就是被壓制的一方。

是以說,愛不僅僅需要真心付出,也需要知道一些相處套路,而“半糖主義”就是你需要知道的一種相處模式。最後也希望所有人的感情都能夠越來越好。

文|明浮生

圖|圖檔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