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代大型建築基址首次在連雲港被發現!

近日,連雲港市博物館表示,連雲港市海州區發現唐代大型建築基址。該發掘項目東側緊鄰孔望山,西距明清海州古城5.2公裡。共發掘清理魏晉南北朝至清代墓葬44座、唐宋時期建築基址2處、井3口、灰坑19座、灰溝2處,出土各類文物及标本共計260件(套)。此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獲是發現了一處大型唐代建築基址,儲存較好,為連雲港地區首次發現。

唐代大型建築基址首次在連雲港被發現!

圖檔來源:文博中國

發現的唐代建築基址位于發掘區中部偏西南,其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1475.72平方米。露出的遺迹顯示,該建築基址為一處坐北朝南的兩進院落,自南向北共保留有21個遺迹機關。

唐代大型建築基址首次在連雲港被發現!

該建築基址四圍牆基以石砌牆基為主,北正房、西廂房儲存較好,東廂房儲存較差。甬路和回廊儲存較好,造型規整,采用瓦片鋪成,頂面龜背形,中間較兩側高出,寬92厘米。其鋪設方法為:豎向立瓦包邊,中間橫向錯縫立瓦,部分間隔石塊點綴。

南正門位于南基槽中部,門前有一層硬化面摻雜料姜石,中部偏西殘存有瓦石混合砌成的踏步。北正房平面呈長方形,儲存較好,由牆基槽、石牆基、柱洞、門道組成。東西長31.6、南北寬9.7米,占地面積為306.52平方米。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内有南北縱向石牆基隔牆4列。

北正房内部各間房間面積大小不同。其中最東側兩間面積較小,最中間面積最大,西北角有區隔一方形獨立小間和過道走廊。在該建築基址内出土較多碎磚瓦、陶瓷片,可辨器形有陶插座、蓮瓣紋瓦當、闆瓦、筒瓦、瓷碗、瓷缽、陶罐等,另外發現8枚“開元通寶”銅錢。

唐代大型建築基址首次在連雲港被發現!

據業内人士介紹,此次發掘的建築基址均未發現帶有明确紀年的遺物,是以隻能依據其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層位打破關系來初步推斷年代。

唐朝時期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中曾記載“西岸有海龍王廟”。此處提到的海龍王廟,與該建築基址的地望及存續時間基本相符。據此推測該建築基址的興建年代大緻為盛、中唐時期,廢棄年代大緻為晚唐五代時期,其性質用途可能為衙署或廟宇類建築。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