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首次在连云港被发现!

近日,连云港市博物馆表示,连云港市海州区发现唐代大型建筑基址。该发掘项目东侧紧邻孔望山,西距明清海州古城5.2公里。共发掘清理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墓葬44座、唐宋时期建筑基址2处、井3口、灰坑19座、灰沟2处,出土各类文物及标本共计260件(套)。此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发现了一处大型唐代建筑基址,保存较好,为连云港地区首次发现。

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首次在连云港被发现!

图片来源:文博中国

发现的唐代建筑基址位于发掘区中部偏西南,其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75.72平方米。露出的遗迹显示,该建筑基址为一处坐北朝南的两进院落,自南向北共保留有21个遗迹单位。

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首次在连云港被发现!

该建筑基址四围墙基以石砌墙基为主,北正房、西厢房保存较好,东厢房保存较差。甬路和回廊保存较好,造型规整,采用瓦片铺成,顶面龟背形,中间较两侧高出,宽92厘米。其铺设方法为:竖向立瓦包边,中间横向错缝立瓦,部分间隔石块点缀。

南正门位于南基槽中部,门前有一层硬化面掺杂料姜石,中部偏西残存有瓦石混合砌成的踏步。北正房平面呈长方形,保存较好,由墙基槽、石墙基、柱洞、门道组成。东西长31.6、南北宽9.7米,占地面积为306.52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内有南北纵向石墙基隔墙4列。

北正房内部各间房间面积大小不同。其中最东侧两间面积较小,最中间面积最大,西北角有区隔一方形独立小间和过道走廊。在该建筑基址内出土较多碎砖瓦、陶瓷片,可辨器形有陶插座、莲瓣纹瓦当、板瓦、筒瓦、瓷碗、瓷钵、陶罐等,另外发现8枚“开元通宝”铜钱。

唐代大型建筑基址首次在连云港被发现!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次发掘的建筑基址均未发现带有明确纪年的遗物,因此只能依据其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层位打破关系来初步推断年代。

唐朝时期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中曾记载“西岸有海龙王庙”。此处提到的海龙王庙,与该建筑基址的地望及存续时间基本相符。据此推测该建筑基址的兴建年代大致为盛、中唐时期,废弃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其性质用途可能为衙署或庙宇类建筑。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