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年味濃處是故鄉(李興甲)

年味濃處是故鄉/李興甲

青未了|年味濃處是故鄉(李興甲)

小時候總盼望着過年。一進臘月,零星的鞭炮聲響起,于是天天掰着指頭盼望着年的到來。

臘月初八是農村過年的前奏,這天要吃臘八粥,臘八粥是用紅豆、豇豆、小米、花生、大棗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來年五谷豐登之意。

到了臘月二十三,北方俗稱“小年”,是“竈王爺上天之日。” 小年,春節序曲。是日,人們開始祭竈祈福、除塵布新、喜貼春聯,年味逐漸濃了,近鄉遊子情漸怯……不如,就讓思念載着祝福先起飛……

傳統“小年”與“祭竈”息息相關。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報一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是以“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擺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又甜又粘,取意竈君顧了吃顧不上說,上天後嘴被粘住,免生是非。這些儀式完成後,就要将竈君神像拿下來燒掉,“送神上天”。直到大年三十晚,再将竈君接回來過年,當天還有各種“接竈”儀式。

不過如今竈台越來越少了,祭竈儀式也越來越淡了。有些人在這天會象征性吃些糖果,圖個吉利。

這之後,年味也越來越濃了,家家戶戶都要忙着置辦年貨,殺豬宰羊,蒸饅頭、炸過油菜。老家的風俗是當鄰居炸過油菜時,是不能随便到人家去串門的,否則人家會不高興。調皮的孩子此時會在村裡大街小巷肆無忌憚的把點燃的鞭炮往行人面前仍過去,看到路人驚慌失措的表情,往往引來孩子們的陣陣壞笑……

“祭竈”過後,每年從臘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家家戶戶大掃除,幹幹淨淨迎新年。大掃除用意是把一切“窮運”“晦氣”“黴氣”統統掃地出門,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健康,同時除“陳”(塵)布新,吐“故”納新。除此之外,古代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即官家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古時傳統到今日變成了北方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臘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小年夜。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盡管小年在時間上存在差異,但人們辭舊迎新、祈求好運與平安的心願卻是一緻的。迎小年主要民俗活動還有貼春聯、剪窗花、吃餃子、吃糖粘等。

小年不“小”,從這天開始,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民間《臘月歌》有雲:二十三,糖瓜粘(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雞(殺竈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夜深人靜的時候是想家的時候,其實,越是年節越思鄉。爆竹聲聲,敲打着遊子的心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方魂牽夢萦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她,失意時想到她。逢年過節,觸景生情,随時随地想到她。距離愈遠,鄉愁這匝線扯得愈長。時間愈久,鄉愁這壇酒釀得愈烈。鄉愁呵!鄉愁!隻敢在夜深人靜時揭起的簾幕……

作家柯靈說,鄉愁似童年的烙印,一磚一瓦,一碗一筷,一輩子附在身上。人第一眼看見的世界——幾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鄉土。他從母親的懷抱,父親的眼神,親族的逗弄中開始體會愛。鄉土的一山一水,一蟲一鳥,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時一俗,一絲一縷,一飲一啜,都溶化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輩輩都植根在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歡離合的家史。在聽祖母講故事的同時,就種在小小的心坎裡。鄰裡鄉親,早晚在街頭巷尾、橋上井邊、田塍籬角相見,音容笑貌,閉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橫豎呼吸着同一的空氣,濡染着同一的風習,千絲萬縷沾着邊。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調定向定位,要經過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滿未知數,但童年的烙印,卻像春蠶作繭,緊緊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紋,一輩子附在身上。

在詩人三毛的眼裡,鄉愁如一首盤旋在思念上空的曲,情至濃時,不等哼完,早已淚如雨下。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榄樹,橄榄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鄉愁又何嘗不是打濕了枕巾的夢?夢裡尋她千百度,蓦然醒來,竟無語凝噎。夢,最能“暴露”和“揭發”一個人靈魂深處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向往”和“眷戀”。這時我忽然醒了,睜開眼……在枕上不禁回溯起故鄉的年味兒,這年味裡充滿着鄉愁的味道,我的眼淚湧了出來……

作者李興甲簡介: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出版散文集《村裡春外》、新聞集《夯歌》。散文《麥收如歌》在學習強國學習平台發表并入選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共同編著的《拾掇70年的片段:我和我的祖國》一書。散文《父親的樹》《聽蟬》入選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校本教材。

壹點号 尼山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