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夫妻感情不和,感情淡的表象下,隐藏着問題才是導緻距離的根本

不難發現一個生活現實,那就是婚前非常恩愛的情侶,和起初小日子過得特别甜蜜的小兩口,夫妻間則漸漸地都會變得疏遠,關系也顯異常不和。

老人們常說:無怨不成夫妻,無仇不成父子;恩愛夫妻不到頭;吵吵鬧鬧一輩子,這才是普通夫妻關系的常态。

夫妻感情不和,感情淡的表象下,隐藏着問題才是導緻距離的根本

的确,哪怕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想離婚的念頭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瞬間,因為即便你找到那個夫妻再好,生活中也總有把你氣到窒息的時候。

最終婚姻從美好的伊甸園變成了困住兩個人的牢房,夫妻也在這個叫家的地方,無休止經曆着互相内耗與折磨。

有人覺得兩口子在一起久了這是常态,夫妻變成了親情的必然結果,但其實感情淡的表象下,隐藏着問題才是導緻距離的根本。

一直在試圖改變甚至控制對方

夫妻都會不自覺地想改造甚至控制對方,因為我們在擇偶的時候都想要一個自己理想的伴侶。

戀愛的時候,對方是自己眼中的夢中情人,白馬王子,完美的或全能的,随着時間的流逝,人最真實的一面就會逐漸浮現,而當我們幻想中虛構的人與現實互相重合的時候,就會産生不安和排斥心理。

而我們人對于不可控無法把握的事,本來就會産生焦慮和不安,是以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将它納入安全狀态裡,也就形成了我們想讓對方把對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以此來擷取安全感。

與此同時,人也會存在童年的缺失和遺憾,是以我們會不自覺希望對方來填補遺憾。而當對方無法滿足的時候,我們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手段,讓對方滿足成全。可這種逼迫的交往模式,隻會讓對方在産生壓迫感後漸漸産生距離和不滿,繼而關系也會慢慢變得更加地惡劣和冷淡。

《囧媽》裡有一段台詞非常經典:

“一直以來,我們總是在争吵,可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對彼此的愛,隻不過,這份愛是希望對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像我對你一樣。這六天的旅行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什麼是尊重?尊重對方,并不是單純不和你吵架。然後站在道德至高點上用居高臨下的态度充滿着不屑和“包容”,也不是冷眼旁觀對于夫妻的一切都無視和滿不在乎。

每個人的生活教育環境都是不一樣的,是以說,沒有絕對相同的三觀,我們對于彼此的差異,如果持續在自己的立場上,去點評,甚至情緒化地攻擊,就會盡顯鋒芒,進而給對方産生壓力。

是以在婚姻關系裡讓對方心遠離的根本不單純是一方的改造目的,而是這個行為過程中讓他(她)産生了不被尊重的感受。

針尖對麥芽的争鬥,無休止的持續,煩了也累了,幹脆保持距離,說是什麼都是親情不用那麼親近了。說穿了就是對這個人已經開始反感抵觸了,不得不用距離和冷淡的方式來維系關系的常态進行。

夫妻感情不和,感情淡的表象下,隐藏着問題才是導緻距離的根本

價值比對不均勻與不公平

任何關系都是價值互換的過程,當然也一定包括婚姻,談戀愛的時候自然有愛飲水飽,可真到了結婚過日子,就需要兩個人各司其職都付出自己的一份實質的價值。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杆秤,個人可以付出價值的不比對與不公平,則也是導緻夫妻并不和睦的根本誘因。

羅曼·羅蘭說過:“在婚姻中,每個人都要付出,同時也要收回點什麼:這是供求規律。”

任何付出都需要相應的回報,當無法給予時,關系就會産生失衡,換句話說,當你的價值地位無法比對時,就要在其他方面讓夫妻心中獲得平衡感,比如說體貼,迎合甚至屈從,可當這一方不願或意識不到做不好時,就會繼而産生更多的分歧和沖突。

這也是一直強調門當戶對的根源,差異過大,付出能力不對等的人,不單純是看不慣對方,更會讓對方産生虧欠自己的心理。

哪裡有無緣無故的冷淡,親情本該是互相依偎,不該視對方如空氣還稱之為自己人。夫妻感情不和根源就在于有無法療愈與不可改變的雞肋關系,如果不恰當地溝通調整,隻能把關系拉得更遠,讓彼此生活更糟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