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甄嬛傳》華妃被端妃送安胎藥,告訴你幾個關于人性的殘酷真相

《甄嬛傳》常看常新。最近重刷,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沒有那碗安胎藥,華妃會和端妃成為好姐妹嗎?就像甄嬛和眉莊那樣。

衆所周知,華妃曾經懷過一個男孩。可惜皇上忌憚年羹堯的勢力,唯恐年羹堯挾幼子篡奪皇位。于是皇上聯手太後,讓端妃去給孕中的華妃送了一碗“安胎藥”,華妃飲畢,孩子就小産了。

皇上和太後,借端妃的手,除掉了華妃的孩子,從根源上毀滅了年羹堯自立為王的資本。

華妃誤以為是端妃所害,盛怒之下,将大量的紅花強行灌入端妃口中,導緻端妃身體受損,不僅不能生育,更是多年纏綿病榻。

華妃自此徹底與端妃交惡,視若仇敵。以前看隻圖個熱鬧,現在看不禁一陣唏噓。一段可能形成的友情就這樣被冰冷的權術破壞。

人無法獨立于世,擁有一個好的智囊團事半功倍,放棄端妃這個朋友,是華妃走的最差的一步棋。

安胎藥事件,也讓我們看清了這幾個關于人性的真相。

《甄嬛傳》華妃被端妃送安胎藥,告訴你幾個關于人性的殘酷真相

1愛意和恨意是成正比的

華妃曾對曹琴默說過:“後宮中哪來的什麼情同姐妹,不過是勢弱依附勢強,愚笨聽從聰明。”

不難看出,華妃這個人不相信友情,甚至有一絲不屑。

然而華妃一開始,是向往并相信友情的。她所信任的這位朋友,就是端妃。

雖然沒有過多的劇情對端華二人前期的友情進行描述,但細品之後會發現,在王府的時候,華妃是把端妃當成閨中密友了。

華妃願意喝下端妃送來的那碗安胎藥,就是二人友情最好的證明。

華妃親口對端妃說:“那碗安胎藥是你親手端給我的,整個王府就你與世無争,我才信你兩分。”這份信任,一方面确實是因為端妃心性淡泊,但不全是。欣嫔安分守己,敬妃也不争不搶,也不見華妃與她倆交好。

先說出身,華妃身為年家的掌上明珠,心高氣傲,一般人入不了華妃的眼,唯有端妃,同為将門之女,同樣家世顯赫,華妃與端妃更容易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生活經曆。就像眉莊和甄嬛,同為官家貴女,才更有共同話題。不在同一個層次的人,是很難做朋友的,比如硬擠進來的安陵容。

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再說性格,華妃張揚外露,端妃沉靜内斂,兩個人擁有平等的家世以及共同語言,卻在性格上不會發生沖突,這已經具備了成熟的交友條件。

最後說恩寵,在這段友情裡,很明顯,華妃是強勢的那一方。好就好在皇上明顯更喜歡鳳儀萬千的華妃,雖然皇上也很欣賞端妃,但論起寵愛,還是不能和華妃比拟。是以,強勢的華妃不會擔心端妃分了恩寵,心性淡泊的端妃也不會計較華妃受寵。

華妃是一個情感相當充沛的人。既然華妃相信愛情,願意掏心掏肺地愛皇上,就可以合理推測,以華妃的性格,如果一旦認定了一位朋友,華妃必然也會認真對待這份友情。

連皇上和太後都知道,華妃信任端妃,隻有端妃送的藥,華妃才會喝下去。

是以當華妃痛失孩子,誤以為是端妃所為之後,才會對端妃産生滔天恨意。

一個陌生人捅你一刀,你隻會感覺到肉體上的痛苦,但如果是親近之人捅你一刀,你才會痛徹心扉,身心俱損。

愛意和恨意向來成正比,如果沒有洶湧的愛,何來洶湧的恨。感情向來如此,親情愛情友情皆是如此。

《甄嬛傳》華妃被端妃送安胎藥,告訴你幾個關于人性的殘酷真相

2被情緒主宰的人生,必定是失控的

華妃的一生,是被失控的情緒,一步步拖入了深淵。她的每一個決定,每一次行為,都是情緒作祟。

比起如何冷靜下來分析局勢,處理問題,華妃更傾向發洩情緒并沉溺情緒。

按理說,如果端妃真的在安胎藥裡做了手腳,謀害皇嗣是大罪,皇上必定不會輕饒。可是皇上不僅沒有重罰端妃,甚至登基後,尊端妃為妃位,和華妃平起平坐。每次見面時,皇上都對端妃敬重有加。

如果端妃真的謀害皇嗣,怎會被如此優待?甚至端妃話裡話外都已經暗示華妃:“如果我真的罪大惡極,皇上也不會留我苟活至今。”

事出反常必有妖。可惜華妃始終不願意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不願意細思一下這碗“安胎藥”的古怪之處。

華妃對此事做出的最大的反擊,就是每次宮裡妃嫔有孕,心受刺激之時,跑到端妃宮裡大鬧一場出口氣,然後惡狠狠地指令内務府不許給端妃封賞,不許浣衣局給端妃洗衣服,不許提供新鮮的吃食。試圖長久地折磨端妃,以洩私憤。

以上這些做法,都是出于情緒的發洩。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不能證明任何真相,不能真正意義上給逝去的孩子報仇。

對比一下華妃的老對手甄嬛,甄嬛也曾痛失過孩子,在撕心裂肺的痛哭之後,甄嬛的做法是,思考自己為何會小産,真的隻是因為罰跪嗎?還是因為之前被餘氏投毒損害了身體?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然後立刻向溫太醫求證,以求事情的真相。

一個人如果被情緒蠱惑心智,是永遠無法做出正确判斷的。

試想一下,如果華妃不那麼情緒化,能夠收斂心神,試着查明事情真相,而不是固執地仇恨端妃,那麼她和端妃的友情是否還有回溫的餘地。那麼華妃的隊友很可能就是端妃了,而不是聰明卻陰險的曹琴默和美麗卻愚蠢的麗嫔。

然而皇上斷不會讓兩位将門之女結為好友的,于是一碗安胎藥,一石二鳥,兩敗俱傷。

當然,華妃是絕對不會懷疑皇上的,華妃從主觀上也不願意懷疑皇上。情緒化加上戀愛腦,等于自取滅亡。

人們常說人的格局有大有小,華妃的格局,确實是小了。巨大的仇恨情緒使她忘卻了端妃有着溫良的人品和通透的智慧。

縱使抛開私人感情不說,單從職場角度來看,選擇一個好的團隊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端妃,足以勝過千萬個曹琴默和麗嫔。

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華妃都可以沉溺情緒無法自拔,更别說平日裡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華妃也總是在情緒的驅使下出口傷人,頤指氣使,栽贓陷害,作威作福,到處給自己樹敵,最終牆倒衆人推,也就不奇怪了,其實根本沒必要。

《甄嬛傳》華妃被端妃送安胎藥,告訴你幾個關于人性的殘酷真相

3越是懂得隐忍的人,越是懂得反擊

蘇轼有句話,叫做“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做學問如此,做人亦如此,說的就是端妃。

安胎藥事件發生,華妃是受害者,端妃也是。

換成一般人,或辯駁,或哭訴,都是合理的行為,稍微腹黑一點的,雖然不聲張,但以此為籌碼,默默讨要個封賞什麼的,也不無可能。可端妃什麼都清楚,卻什麼都沒做,不聲不響地接受了一切,裝病避世。

端妃可太懂得人性了。

端妃非常了解皇上的為人。身為帝王,皇上确實有心狠的一面,但不能否認,皇上是一個有良心的男人。

有良心,就會心懷愧疚。這份愧疚感足以保全端妃的後半生無虞。

是以當她識破皇上的計謀,醒悟過來自己被利用了,于是幹脆就背下這個黑鍋。甚至自己被華妃灌紅花,失去了生育能力,這對女性來說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情,端妃也忍耐了下來。

後續被華妃虐待折磨,端妃也沒有去向皇上哭訴求援。

端妃始終是安靜的,蟄伏的,忍耐的。

還記得甄嬛被華妃罰跪小産,醒來後哭鬧着要皇上殺了華妃嗎?這點來看,前期的甄嬛是真的曆練不夠,還真不如端妃通透。前期的甄嬛或許鬥得過華妃,但真鬥不過端妃。因為端妃知道,皇上離不開年羹堯,年羹堯在,華妃就永遠不會倒。

多說無益,不如隐忍,越是隐忍不發,逆來順受,皇上的愧疚感才會越發強烈。哭哭鬧鬧像個怨婦,除了惹人生厭,什麼都改變不了。

得理讓三分,永遠比得理不饒人,更讓人敬重。

如果你是一個有良心的男人,你會虧待端妃嗎?當然不會啊。

然而想要生存下去,光隐忍是不夠的。如果一直隐忍,縱使皇上憐愛,以端妃的病體,估計早晚也得折在華妃手裡。

體弱多病,就是最好的僞裝。看似病怏怏,一副不問世事的模樣,其實一直在尋覓突破口,等待一個機會,将華妃扳倒。

人都有求生欲,都想過好日子,誰願意一直穿髒衣服吃冷馊飯呢?

這個突破口就是甄嬛。當端妃看到甄嬛的第一眼,就知道反擊的時候到了。一身綠色華服的甄嬛,一如當年的純元皇後。端妃是王府時期的老人了,皇上有多愛純元,沒有人比端妃看得更清楚。

甄嬛就是她用來對付華妃的武器。其實,是甄嬛運氣好,因為隻要端妃有意相助,結局是必勝的。

不為别的,就因為端妃擁有一種極其稀缺的能力:隐忍。越是會隐忍的人,反擊的能量就越強大。因為在這個隐忍的過程中,人需要足夠耐得住寂寞,剔除雜念,心态經過磨砺,已經超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欲則剛,是以看待問題異常冷靜客觀,一擊即破。

這種境界,皇後做不到,甄嬛做不到,華妃做不到,眉莊也做不到,因為她們都心境紛雜,心亂則智亂。唯有端妃,跳脫事外,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樣的人,惹不起。隻要她想謀,沒有謀不成的事情。

是以端妃赢到了最後。端妃始終不會出錯。

《甄嬛傳》華妃被端妃送安胎藥,告訴你幾個關于人性的殘酷真相

4修煉内心,戒驕戒躁

經典之是以稱為經典,是因為我們可以從内容當中不斷汲取養分,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

做人莫學華妃,過于感性,極易沖動。隻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而不是客觀分析局勢,不願意追根溯源,突破困局。

修心當看端妃,氣度沉穩,處變不驚。能把紛亂的局勢看得真真切切,也能每一步都進退有度。忍得了别人忍不了的苦,才能享别人享不來的福。

共勉。

作者:九葦。湯小小老師寫作班29期學員;影評班第4期學員。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