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也會蹭熱點。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驿兵變,楊貴妃被勒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一個老婦人機緣巧合撿到了貴妃遺留在現場的一隻襪子

作者:三瘋讀書

古人也會蹭熱點。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驿兵變,楊貴妃被勒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一個老婦人機緣巧合撿到了貴妃遺留在現場的一隻襪子,悄悄收了起來。事後,老婦人居然把襪子拿出來展覽,要價100文一次。

老婦人這屬于蹭大V的熱點。有人來看嗎?有,并且是絡繹不絕,老婦人居然靠此大賺一筆。

楊貴妃的襪子有啥特點呢,為啥這麼引人注目?首先此襪不是普通的棉襪子,而是羅襪,絲羅是一種獨特的蠶絲編織方法,編織出來的織物質地結實,還很漂亮,有獨特的沙空眼,透氣涼爽,是以按理來說羅襪很貴,并且不捂腳。

曹植曾在《洛神賦》中借助羅襪這種道具寫仙子玉樹淩風的步伐:“陵波微步,羅襪生塵“。看來羅襪曆史悠久,這種編織技術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有了。穿上後,此襪應該能凸顯氣質,穿着者行走起來也會更顯輕盈。

其次,此襪還香。《玄宗遺錄》中記載,“羅襪羅襪,香塵生不絕”,唐朝的大詩人劉禹錫的詩《馬嵬行》中有寫:“不見岩畔人,空見淩波襪。郵童愛蹤迹,私手解鞶結。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歇。“殘留的這隻襪子香,還能經得起歲月的蹉跎,香氣生不絕。

有史料記載,楊貴妃得過禦賜的香料龍腦,貴妃活着的時候,曾經落了一方絲巾在琴師賀懷智的幞頭上。賀懷智回去後,幞頭上的香氣經久不散。于是乎,老賀就把幞頭供起來了。安史之亂結束後,賀懷智把自己的幞頭送給了郁郁寡歡的唐玄宗。幞頭上的香氣曆久彌香,玄宗捧着幞頭想起了楊貴妃,老淚縱橫。

看到了吧,貴妃留下的襪子不普通,是高檔貨,還留着貴妃獨特的香氣,再加上楊貴妃自身名氣的加持,老婦人一拿出這隻羅襪,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100文錢在當時能買多少米呢?唐朝的米價變動還是很大的,據史料《貞觀政要》記載,安史之亂發生的100年前的某一年,貞觀三年,關中豐熟,米價低至“米鬥三四錢”。一鬥米不過三、四文。到了天寶五載(746),“米鬥十三錢,青、齊間三錢”。但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的數年内,米價飛升。

唐朝一鬥米12.5斤重,老婦人的貴妃襪展覽,一次收費百文,按照13錢一鬥,那觀摩一次就需要花費上百斤米,費用屬實不低,但前來的獵奇者仍絡繹不絕。這說明在未飽受到安史之亂影響的地方,人們仍體會不到戰亂帶來的巨大苦難;甚至他們看到唐玄宗和太子李享等人逃了出來,對唐王室熄滅戰亂,恢複開元盛世仍抱着極大的希冀。是以他們仍願拿出閑錢來,去觀摩一個大V的襪子,還不是一雙,僅一隻。

安史之亂帶給大唐的危機遠比百姓想象的要嚴重得多。盛世大唐就如一個上有老下有小負擔極重的中年人突然失了業,從此後一蹶不振,雄風不再。

古人也會蹭熱點。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驿兵變,楊貴妃被勒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一個老婦人機緣巧合撿到了貴妃遺留在現場的一隻襪子
古人也會蹭熱點。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驿兵變,楊貴妃被勒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一個老婦人機緣巧合撿到了貴妃遺留在現場的一隻襪子
古人也會蹭熱點。唐天寶十五年,馬嵬驿兵變,楊貴妃被勒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一個老婦人機緣巧合撿到了貴妃遺留在現場的一隻襪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