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端州石玉質金聲 因形構硯傳世寶

端州石玉質金聲 因形構硯傳世寶

端硯制作技藝傳承人楊焯忠正在創作中。 南方日報記者 張由瓊 攝

端州石玉質金聲 因形構硯傳世寶

程文作品《丹鳳朝陽》。 通訊員 文木 攝

端州石玉質金聲 因形構硯傳世寶

程文作品《八仙鬧海》。 通訊員 文木 攝

端硯

非遺百科

端硯制作技藝 國家級非遺

端硯,又名端溪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因産于肇慶端州而得名。清代書法家陳齡總結了端硯水岩的“八德”:溫潤柔嫩,細膩潔美。有這八種“美德”的端硯,被認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瑰寶。

硯石幼嫩滋潤

有詩雲:“割來青紫玉如坭,幾度經營日馭西;一自神君拂袖去,至今魂夢繞端溪。”在端州,硯石主要有兩個産地:羚羊峽以東斧柯山一帶和七星岩背後北嶺山一帶。

兩地皆好山好水、風景幽美,詩人也為之流連忘返:“欲尋斧柯仙何處,久困津梁佛亦疲;返景入林人坐久,昏鴉何事獨歸識。”

清秀的山水孕育了幼嫩滋潤的硯石,制成硯台後,墨堂細膩,蓄墨不涸,潤筆不損。清代書法家陳齡總結了端硯水岩的“八德”:溫潤柔嫩,細膩潔美。有這八種“美德”的端硯,被認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瑰寶。

自唐朝問世便廣泛流行

端硯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自唐朝問世便廣泛流行,唐李肇就記載道:“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彼時端硯仍以實用功能為主,蓄墨多,式樣簡單,造型古雅。

宋代的端硯,實用和欣賞價值并重。抄手硯為當時的主流硯形,由唐代箕形硯演變而來,硯底挖空,兩足如牆立,因可用手抄底而起得名。它形制大方端莊,花紋考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到如今,端硯已成傳世的收藏珍品。

“因石構形” 匠人心血

一塊端硯問世,要曆經漫長的旅途,一個雕硯匠人的成才之路也漫長且艱。采石、選料、堆料、設計、雕刻、配盒、打磨、上墨……采石場面震人心魄,蘇轼雲:“千夫挽绠,百夫運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因石構形”的高要求,需要工匠在設計時傾注大量的心血去設計;“不可修複”的難度,要求工匠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

2006年,“端硯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端硯越發為世人矚目,其收藏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日益凸顯。在傳統文化回歸曆史舞台的當下,端硯必定會在時代潮流中煥發光彩,展現新的魅力。

傳承

硯田苦耕,雕工如神

程文:巧思之中見匠心

程文,非物質文化遺産端硯制作技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程氏端硯技藝第十三代傳人,曾任肇慶市端硯廠廠長、端硯研究所所長。

程家世代制硯,程文從小就在制硯工坊中長大,在十二歲那年正式開始學制硯。從采石到做坯,他踏踏實實地學遍制硯的每一步工序,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程文善于融彙創新。在技術上,他在制硯工藝中創造性地加入灰雕、木雕、磚雕的手法,廟宇祠堂、古牆磚瓦,都成了他雕刻時參考的藝術元素。他在雕刻時常常率性而為,用自如的刀法雕出寫意的造型。

在題材上,他突破固有的曆史題材,在端硯上刻畫家鄉肇慶的山水。在他的雕刀之下,水流湍急靈動、洶湧澎湃,充滿了生命力。在榮獲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别金獎的作品《浪——旭日東升硯》上,一輪旭日被翻騰的浪花環擁着,氣勢磅礴,而旭日主體是用以研墨的硯堂,裝盛墨水時便成了“墨池騰浪圖”,頗具新意。程文說:“有生命的做得更加靈動,無生命的也要做出有生命的感覺,這才是硯的藝術。”

巧思之中見匠心,在早已蜚聲海外的光環之下,他仍自視為普通的“石匠藝人”,沉浸在制硯的世界裡,一月一硯,一心一意。

程文希望端硯的制作工藝能發揚光大,于是他廣收弟子,開創肇慶市端硯界開班授徒的先河,如今他的弟子已達數百人。桃李芬芳滿天下,硯田苦耕見匠心,端硯制作技藝在如今能不斷發展,離不開像程文這樣傾力教學的大師們。

楊焯忠:切磋琢磨,天人合一

楊焯忠,楊氏制硯第十二代傳人,廣東省“活力非遺”2013年度十大緻敬人物,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進階工藝美術師、進階技師,2018年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産端硯制作技藝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楊焯忠對端硯的熱愛,始于兒時跟随父親去硯石洞的經曆。彼時,他在洞裡四處探險,觀摩大人雕硯,自己也拿着廢棄石料跟着學。耳濡目染下,他漸漸愛上了雕刻端硯。于是在高中畢業後,他正式拜師學藝,成為楊氏制硯第十二代傳人。

楊焯忠在長年累月的雕刻實踐中,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楊氏刀法,名為“斜口刀雕硯技藝”,斜口雕刻能讓刀鋒運轉靈活自如,雕刻出來的線條流暢厚重,圖案凹凸有度,更為生動。

在藝術追求上,楊焯忠總結道:“因石構圖,因材施藝,天人合一,這是我追求的創作境界。”手工是硯石和心靈對話的橋梁,好的設計能最大程度地展現硯石的質地和紋路,過度雕琢反而破壞硯石本來的質感。楊焯忠的得意之作《踏雪尋梅》,就利用了硯石天然的“浮雲凍”花紋,設計出大雪紛飛的場景,輔以幾枝寒梅傲立,象征淩霜傲雪之意。整個作品渾然天成,達到了楊焯忠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楊焯忠還擅長用端硯雕刻曆史故事,他認為,雕刻端硯需要人文内涵,更需要用心。他的代表作之一《夜半鐘聲到客船》,就利用硯石上原有的弧形的火捺作為橋梁,以端堂中心凸起的豬肝凍為客船,稍加雕刻,讓人如臨夜泊羁旅之境。

在2013年的“活力非遺”高峰論壇上,楊焯忠談到他最關心的“人文斷層”問題。制硯需要豐富知識,曆史繪畫,書法金石,缺一不可。制硯藝人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提升内涵,修養素質。如今他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開課傳授端硯技藝,寄希望于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将端硯知識及技藝發揚光大。

羅建泉:以人文情懷入硯

羅建泉,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産端硯制作技藝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進階技師、正進階工藝美術師,羅氏硯雕世家第十六代傳人。

羅建泉出身于端硯世家,師從爺爺羅鑒培和父親羅海,繼承家傳的人物雕技,将“人文硯”作為自己主攻方向,并且善于從傳統文化和經典名著中汲取養分,特别重視史學、文學、書法藝術的融通。

端硯的原材料硯石并非每一塊都佳質天成,硯石的“瑕疵”也是羅建泉設計的靈感源泉。他擅于用古典文化作依托,結合硯石的特點進行設計,做到人文、天工、藝術并臻,達到“大璞不雕、空靈悅性”的藝術境界。

在作品《代代封侯》中,硯石上的天然石眼被羅建泉設計為猴子的眼睛,猴子的雕刻精細到纖毫畢現,活潑機敏的猴子栩栩如生。硯堂則成了猴子猴孫手中的口袋,切合“代代封侯”之意,是對古典意象的生動演繹。

作為羅氏雕硯世家的第十六代傳人,羅建泉以傳承端硯制作技藝為己任。他表示為了守護端硯,守護國粹,一定會廣收門徒,不僅要将羅家的家傳刀法傳承下去,還要為擦亮端硯制作技藝的名片出一分力。

采寫:南都記者 周佩文 通訊員 文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