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無論你是拔掉SIM卡還是關機,或者使用的非智能手機,隻要你手機随身攜帶,營運商就能利用神通廣大的大資料,在短時間内将你的行動軌迹找出來。由此看來,營運商如影如随,你的所有行程,它都一目了然。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大資料到底有多厲害?

你可能也有過疑惑,當你使用手機看過某樣東西,轉手再打開購物類APP時,這些APP都會優先推薦你剛才看過的東西。

再比如,你在一個美食視訊上有過停留,那麼接下來将會持續推薦相關視訊給你。

這就是大資料的運用,這基于APP對你的行為習慣,進行檢測并分析,以便更好的迎合你。

其實,營運商大資料的“精準定位”更進階。

它可以實作使用者區分,抓取我們浏覽過的網站或APP資訊,連消耗的多少流量也一清二楚。

同時,我們的日常通話,資訊交流,所表現的通話時長,終端偏好和消費資料等資訊,營運商都能擷取。

而營運商在抓取這些資料後,就可以分析出你的年齡,性别,婚否,所在位置,手機品牌等資訊,可見人在大資料之下“無隐私”。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行程碼靠什麼知道你的行蹤?1、基站定位

基站,簡稱BS,特指公用移動通信基站,顧名思義,基站是給手機提供信号的,隻要我們手機有信号,基站就像空氣一樣,永遠充滿在我們四周。

我們也能看到,在不同的場合,手機的信号強弱不一樣,這是源于基站輻射距離固定的原因,通常情況下,手機信号都是接入周圍信号最優的基站。

目前,三大營運商修建的基站,基本覆寫了全國,當我們帶着手機移動時,接入的基站也會不斷變化,就好比信号超強的B基站,搶了信号較弱的A基站生意一般。

不管怎樣,A和B兩個基站,都會将接收到的手機信号參數,再通過一系列專業代碼分析後,就能确定該部手機所在位置。

基站是手機定位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式,行程碼(通信大資料行程卡)知道你去過哪裡,主要是它的功勞。

2、無線網定位

我們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就相當于基站的縮小版,且每一個路由器都有一個獨特的MAC位址,當手機成功連接配接時,手機的位置資訊就會回報給路由器終端系統。

比如,你始終感覺自家無線網速度慢,你可以請專業人士幫你資料分析一下,就能找到誰在偷用你家Wi-Fi,并可以從終端把他拉進黑名單,在之後,他再也連不上你家Wi-Fi了。

3、GPS定位

手機一般都有位置資訊服務功能,例如地圖、位置資訊、導航功能等。這些都是接入天上的衛星導航系統的,隻要天上的衛星還在,必然會留下位置資訊。

基站和無線定位是找出你所在的範圍,存在一定位置偏差,而GPS定位非常精準,誤差不會超過15米。小時候用衛星鍋搜信号看電視,就屬于GPS定位。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4、内置定位

一人買了同型号的兩部手機,以為是一模一樣的,其實不一樣,就好比雙胞胎,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而每一部手機在出廠時,也被賜予了“身份證”。

這就是手機的IMEI号識别碼,識别碼主要以IMEI、MEID或S/N構成,做到了精準區分,它是能被基站檢測出來的,在通過基站的資料分析後,就能形成你的行動軌迹。

感興趣的夥伴可以試試,用手機撥号鍵輸入,就能看見自己手機獨一無二的識别碼。

由此看來,就算你拔掉了SIM卡或者關機,隻不過是逃過了基站信号定位、無線網定位和GPS定位,在一番功夫下,專業人士還是能利用基站專業代碼,找到你手機的IMEI号識别碼,再把你的行動軌迹描繪出來。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什麼情況下行程碼不會産生記錄?

1、新開戶的使用者未超過14天

結合疫情特性,行程碼采集的資料是過去14天的資料,是以,新開戶未滿14天的手機使用者,因采集不到完整的14天資料,行程碼上就不會産生任何記錄。當然,再等一天就有了。

2、在一個地區未停留超過4小時

比如,我明明從南京坐大巴車去了馬鞍山,可是沒有記錄,這源于行程碼記錄行蹤時,需要觸發停留4個小時的條件。

再比如,一次早上8點我坐飛機來到成都,到9點又坐高鐵去了重慶,之後在重慶待了一天,此時,行程碼上不會記錄隻待了1個小時的成都,隻會記錄重慶。

如果我隻是到重慶邊緣,基站又是用的成都的話,那麼行程碼上隻會記錄成都,而不會記錄重慶。

3、理論上來說使用者拔掉電池,同時卸掉SIM卡才能避免被追蹤,對于一些無法拆卸電池的一體機,即便關機也是有被追蹤的可能性的,單純拔掉SIM卡也隻是會提高被追蹤的難度而已。

把手機卡插在手機上的那一刻起,手機預設去連接配接基站信号擷取網絡,這樣基站就獲得了手機的ID資訊,這樣就算把卡拔了,但是開機,基站就會判斷是否有SIM卡。

對于說使用者在關機之後,是否還能夠看到确切的位置,其實這個在理論上面确實還能夠實作,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就無法容易做到,在使用者關機之後,手機連接配接的基站信号,其實是能夠檢視到手機當時所處的位置的。

最穩妥的方法就是摳掉手機電池,在手機沒有電源供應的情況下,等同于和外界切斷了聯系,可鑒于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手機電池都是不可拆卸的,是以,操作起來頗為不便。

什麼情況下,行程碼會有記錄偏差?

行程碼主要依賴手機,如果信号基站覆寫不到、機主自身缺陷等原因,也有可能造成行程碼産生偏差。

1、未停留超過4小時卻被記錄了

就好比上邊提高的重慶邊緣,記錄的卻是成都一樣,誰叫成都的基站信号比重慶的強呢!在基站交叉覆寫的情況下,手機會接收信号較強的基站。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2、人在國内,卻記錄着自己去過國外

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更何況是面對十幾億客戶的營運商了。

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12月,大陸行動電話使用者高達16多億戶,且每戶都可能接入了行程碼,在如此龐大的資料分析下,營運商的伺服器也會出現零星故障。

當基站資料紊亂時,就可以傳輸錯誤的行程碼,比如人在雲南,行程碼上卻出現了越南字樣。這種現象,多數為基站信号、營運商系統出現臨時故障導緻的。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3、人沒去過中高風險區,行程碼上卻帶星号了

畢竟,行程碼隻能定位到市級城市,比如我14天内隻去過樂山市,沒去過峨眉山市(峨眉山市屬于縣級市,隸屬于樂山市管轄),倘若峨眉山市屬于中高風險區,那麼行程碼上的樂山市後邊就會出現“*”标志。

樂山離峨眉山約36.8公裡,疫情不可能傳播這麼遠,我也不可能被隔離,隻要如實報備,等峨眉山市降為低風險區後,星号會自行消失。

或者我離開樂山去成都,在14天後,行程碼上的星号也會消失。

如果14天後,行程碼上的“星号”依然存在,我還可以緻電我手機對應的通訊服務商進行調整。

拔掉SIM卡,關機,使用非智能手機,行程碼就不知道你的行蹤了?

沒有智能手機的人,如何知曉行程碼?

如果不是智能手機,可發送短信“CXMYD#本人身份證後4位”到所屬營運商進行查詢(發送對象:電信10001,移動10086,聯通10010)。

如果本機不是個人身份證辦理的(一主卡多副卡),但是自己在使用,可以發送“CXMYD#本機對應有效登記證件後4位”進行查詢。

由此看來,就算你使用的是非智能手機,隻要你手機随身攜帶,營運商就能利用神通廣大的大資料,在短時間内将你的行動軌迹找出來。

當然了,現在老人機也十分進階,一種是老人智能機,使用的是GPS定位和網絡定位。另一種是老人按鍵機,一般使用的是基站定位,如果遇到程式高手,也能輕易調出行動軌迹。

其實,随着防疫工作的深入,目前已支援代申領和查詢健康碼。

如60歲以上的老人或16歲以下兒童單獨出行,可請路人幫忙查詢,路人隻需在支付寶上“防疫健康資訊碼”相關頁面輸入老人或兒童的身份證号,就可展示健康碼10秒。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和地區還支援在部分讀取裝置上刷身份證(如浙江)、市民卡(如杭州)來查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