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學生在制作“唐娃娃”
日前,由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唐人坊非物質文化傳承學院學生參與制作的“唐娃娃”亮相冬奧村運動員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媒體中心、非遺展示區等場地,成為了一道靓麗的風景。
“我感到非常激動、榮幸與自豪!因為我參與制作的‘唐娃娃’能夠作為‘冬奧禮物’送進北京冬奧村。”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唐人坊非物質文化傳承學院民族工藝品制作專業的學生羅芝茂表示,今後會更加用心制作每一個“唐娃娃”,讓它們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現在大衆面前。
“希望‘唐娃娃’越做越好、越走越遠。”同是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唐人坊非物質文化傳承學院民族工藝品制作專業的學生李梅也告訴記者,當她看到視訊中自己參與制作的“唐娃娃”送進北京冬奧村時,她感到非常榮幸、非常驕傲,“我會繼續學習各項技能,争取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唐娃娃。”
“唐娃娃”源于北京絹人的傳統工藝,取材自中國古典文學、戲曲和曆史人物等,再加以專業化設計和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此次亮相北京冬奧村的“唐娃娃”共有4款,分别是孫悟空、楊貴妃、穆桂英和花木蘭,皆由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唐人坊非物質文化傳承學院的學生參與制作。
羅芝茂說,她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經常能接觸到孫悟空、楊貴妃、穆桂英、花木蘭、楊宗保、武媚娘等“唐娃娃”,對“唐娃娃”産生了特别濃厚的興趣。
“在此次參與貴州‘唐娃娃’的制作過程中,我主要負責繪制‘唐娃娃’的面部妝容,一個星期大概能繪制出300-500個‘唐娃娃’的面部妝容。”羅芝茂告訴記者。
此次貴州“唐娃娃”的制作,貴州盛華職業學院唐人坊非物質文化傳承學院民族工藝品制作專業共有9名學生參與其中。
和羅芝茂不一樣,李梅在“唐娃娃”的制作過程中主要負責給“唐娃娃”梳理發型和制作衣服上的各種小配件等,“我做的内容相對要雜一點、多一點,每天大約可以完成20多個吧。”李梅說。
“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手工技藝、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參與制作出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唐娃娃’,為冬奧助力,為祖國添彩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羅芝茂和李梅表示,能以這樣的方式為冬奧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她們感到非常榮幸和自豪,今後将在該領域繼續學習深造。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早在2011年即與北京唐人坊公司進行深度校企合作,開設旅遊工藝品制作專業,精準招收民族地區農村貧困女孩累計近300餘人。提供“獎助學金”、大師悉心指導和企業提供就業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幫扶,實作了她們“零基礎”學藝、“百分百”就業,解決了目前大多數貧困家庭學生入學難、學藝難、就業難的普遍現象。據悉,學生們制作的“唐娃娃”等作品曾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學校“非遺傳承人”制作的作品也曾亮相二十國集團峰會(G20)等國際會議。
如今,“唐娃娃”已成為展示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靓麗名片。
本網記者:洪英傑
一審:曹轶
二審:林萌
三審:王幸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