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深吸一口氣,全身肌肉緊繃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在冰面推着雪車助跑幾步,竄上,他以軀體為車身,猶如一顆子彈向着終點發射,呼嘯着在賽道上穿行……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出發 新華社圖

這是昨晚北京冬奧會上鋼架雪車比賽的鏡頭。在最後一輪滑行中,中國選手闫文港以4分01秒77的成績獲得一枚寶貴的銅牌。這也是中國在鋼架雪車項目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在第四輪比賽中,闫文港的最高速度高達每小時129公裡,不少網友評論:“這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一枚獎牌啊!”

被推下去的季軍

推車出發、加速、俯卧雪車頭部向前、沿着彎曲的滑道風馳電掣……鋼架雪車項目也被稱作“雪上F1”。

有這樣一種說法,冬奧會最刺激的項目就是鋼架雪車——運動員在賽道中滑行的速度每小時高達120-135公裡,近乎“貼地飛行”。垂直落差有110多米,失重感、窒息感、恐懼感……運動員需要克服各種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适。因為該運動過于驚險刺激,曾兩次被冬奧會取消,直到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才重返奧運大家庭,并延續至今。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貼地飛行” 新華社圖

24歲的闫文港如今已非常享受這種高速滑行的感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剛接觸這項運動時,他也曾害怕。

在參加雪車隊以前,闫文港就連遊樂園的過山車都沒有坐過。第一次滑行是在加拿大的卡爾加裡賽道,“那是被教練從半山腰的賽道上‘推下去’的。”人生第一次的滑行,速度隻有每小時四五十公裡。整個過程,他的心始終揪着,但沖線的刹那,那種強大的釋放感又讓他感覺格外痛快,“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這個項目。”

從進入集訓隊到站上冬奧會舞台、為中國鋼架雪車隊摘下銅牌,背後是闫文港成百上千次的滑行訓練和克服恐懼的結果。闫文港說,随着對項目的越發熟悉,他早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恐懼,反而非常享受高速滑行的感覺。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賽後與教練慶祝 網絡圖

不敢觀賽的媽媽

鋼架雪車比賽是在用混凝土或鋼管、木材及其他合成材料架設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槽狀滑道内進行,整個線路由起跑區﹑出發區、滑行區及減速區4個區段組成。運動員在起跑區推着雪橇跑,腳部用力蹬地面制造加速度,然後迅速趴在雪橇上面,通過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調節方向,在賽道上順暢滑行——整項運動的核心關鍵,其實就在助跑的爆發力。

2016年,中國鋼架雪車國家隊成立。參照國際經驗及國内現實情況,國内第一批鋼架雪車隊員都是“跨界跨項”,其中大多數是田徑運動員。闫文港就是其中之一。出生于1997年的闫文港來自天津。2016年,還在天津田徑隊練跳遠項目的闫文港,通過選才進入剛剛組建的國家鋼架雪車集訓隊。7年的跳遠生涯讓闫文港擁有出色的爆發力,這是鋼架雪車起跑階段必需的身體素質。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在比賽中 新華社圖

剛開始練習鋼架雪車的時候,闫文港坦言自己是咬着牙挺過來的。因為動作不熟練,全身被撞得都是淤青,第二天還要繼續訓練。如此日複一日,“整整一個冬天,身上的腫痛和淤青都消不下去。”但闫文港依然享受每一次高速滑行的過程。他不再恐懼碰撞、側翻帶來的危險,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想太多,就會撞得很慘,是以必須專注,通過一次次滑行不斷提高水準。”

雖然進入到一個陌生的領域,但性格穩重、刻苦勤奮的闫文港還是戰勝了來自技術、心理、經驗等多方面的困難,很快便在鋼架雪車項目上站穩腳跟,成績也随之突飛猛進。2018年12月,闫文港在德國一舉奪得中國鋼架雪車曆史上首枚世界比賽的金牌。在本賽季世界杯兩次跻身前十,他也曾保持着中國選手在世錦賽的最好成績。

延慶賽道,對于闫文港而言,早已爛熟于心,每一個賽道細節、每一個彎道角度都已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中。主場作戰,他知道,“隻有身體變強了,心理上才能真正變得強大。”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賽後發聲

與延慶相隔兩百多公裡,昨天比賽時,在天津市冬季和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看比賽的闫文港媽媽卻在最後一輪比賽時,躲在休息室不敢看比賽。每一次比賽都為兒子揪着心,對于兒子的參賽,闫媽媽的心情很是複雜,“我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的,但是也希望他能把平時的水準發揮出來,為國家争光。”

看到兒子最終為中國鋼架雪車項目創造曆史,闫媽媽說,自己若能見到兒子,想要“先給他來一個擁抱。這麼長時間,我很想他……”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闫文港媽媽 網絡圖

“參加北京冬奧會是我的夢想,希望能在這裡充分展示自己,因為這幾年努力了那麼多,就要把更好的我展現出來,不辜負大家的期待和支援。”闫文港在賽前曾這樣表示。從首次參賽再到冬奧會舞台,闫文港在5年多裡展現了在鋼架雪車項目上的能力,這枚沉甸甸的獎牌也是對他所有付出和努力的回報。對闫文港來說,一切付出都值了;而對中國鋼架雪車隊來說,獎牌“零突破”同樣值得銘記。(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厲苒苒 北京今日電)

記者手記丨F1彎道超車的秘密

與F1相同,雪車項目尤其是鋼架雪車,每一次速度的提升背後,是科技的力量在閃耀。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國鋼架雪車隊重新整理曆史的背後,還有一支上海的科技團隊。據悉,上海體育學院作為中國鋼架雪車隊夏訓常駐基地,在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高炳宏教授的帶領下為鋼架雪車隊提供多方面的科技攻關服務。

2019年至今,該團隊中共有20餘人參與備戰科技攻關服務,為鋼架雪車隊建立了訓練品質監控系統,包括機能狀态、訓練負荷、專項能力、訓練方法、動作技術和心理狀态的監測與調控,同時還在個性化體能訓練、傷病預防與康複、醫療監督與治療、疲勞消除與恢複、營養調節與保障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技術支援。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圖說:中國選手闫文港(右)在比賽後和隊友殷正握手 新華社圖

将所有細微的動作分解進行研究,龔敏已在中國鋼架雪車隊工作870多天,是科研醫務團隊的核心人員,主要負責重點運動員陸上和冰上推撬動作技術分析與專項體能訓練關系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研究發現,不同運動員小腿三頭肌、臀大肌對他們落地緩沖以及快速蹬伸具有重要作用。該研究為教練員與運動員改善推橇技術、提高推橇運動表現提供強大的基礎支撐,進而有效提升重點運動員推撬的專項速度。

在訓練結束後為運動員制定微高壓氧、超低溫冷療、下肢負壓、推拿按摩和營養結合的疲勞消除計劃,協助重點運動員實作疲勞快速消除,上體的團隊也為運動員體能的快速恢複提供保障。

科技冬奧,除了場館賽道上的科技展現,中國運動隊中的科技力量同樣令人矚目。硬體與軟體相輔相成,在科技的加持下,中國的雪上F1彎道超車,賽出了杆位速度。(厲苒苒)

從恐懼到享受 闫文港滑出“中國速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