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廈門14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

廈門日報訊(記者 郭睿)福建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廈門市推薦申報的"詩詞閩南方言吟誦"等 14 個項目入選,涵蓋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 5 大類非遺門類。至此,我市省級及以上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增至 62 個(其中國家級 15 個)。

據悉,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 188 項,其中新增項目名錄 157 項,第一批至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充項目 31 項。廈門入選的 14 項中新增項目名錄 12 項,擴充項目 2 項,均是閩南民間文化的代表。

14 個項目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展現了廈門非遺保護傳承成果。近年來,我市開展三次全市性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建構起四級非遺代表性保護傳承體系,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區、保護試點等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下一步,廈門将進一步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體系,開展市級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申報與認定工作,重點補充《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明确應當列入的項目和一批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新項目,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全面有效保護。

廈門14個項目入選省級非遺

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資料圖)

新增項目

●民俗類(4 項)

寒單爺習俗

集美後溪霞城城隍廟廟會習俗

同安朝元觀玉皇信俗

馬隊迎王儀式

●傳統技藝類(3 項)

閩南土筍凍制作技藝(海滄)

鼓浪嶼餡餅手工制作技藝

南普陀素餅手工制作技藝

●傳統美術類(3 項)

廈門微雕(許通海微雕制作技藝)

閩派盆景技藝(廈門)

傳統紙紮技藝

●傳統醫藥類(1 項)

閩台青草藥(廈門)

●民間文學類(1 項)

詩詞閩南方言吟誦

擴充項目

福船制造技藝(湖裡)

翔安丁瓯儀式

繼續閱讀